文化语言学视域下的淮滨地名研究
2021-01-17张沐荷
摘 要:地名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行政区域的独特文化,记录了每个地名的由来,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地名文化中的自然、经济、政治、社会、人文等信息,是不能被忽略的文化宝藏。河南省淮滨县作为淮水之畔的古县,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本文主要从自然属性、历史属性和社会属性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从现存的资料碎片中拼凑出一幅多彩的地名文化画卷。
关键词:淮滨地名 地名文化 地名历史
自地名出现开始就与文化紧紧相连,不可分离,因地名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认知,从其产生开始,经历发展变化到更替都被文化所制约,因此,地名也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人文活动,自然地理,历史事件及风俗习惯等。后人也能够依据地名了解研究当地文化。
淮滨县处于信阳市东北部地区,早在西周时期,就存在许多诸侯国如申弦、息、申、黄、蓼、蒋、江蓼等,《水经注·淮水篇》中曾记载:“(淮水),又东北,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周公之后。”可见淮滨曾属蒋国,为期思邑。淮滨县原名乌龙集,传说淮水中有白龙作恶,为祸百姓,天神听闻,派乌龙下凡斩杀恶龙保护子民,白龙将乌龙杀死后飞天离去,为纪念其杀死乌龙的功绩,此地命名为乌龙集。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淮滨从古至今都是南北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汇点。淮滨县在建国前属息县管辖,1962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恢复淮滨县,临淮河中下游,定名淮滨县。
一、淮滨地名的通名研究
地名是“社会群体对地理环境中具有特定位置、范围、形态特征以及方位指示意义的地域所共同约定的语言符号。”这一概念下可以分化出通名、专名、地名词缀等不同的要素。淮滨地名则多是“通+专”的形式构成。
(1)以水利工程、地形为主的人文地理实体通名。此类水利工程有“塘、堰、围孜、圩、滩、河套、圩”,其中“圩”是江淮地区在低洼地区建造的用于防水的堤坝。《康熙字典》解释为“江淮闲水高于田,筑堤而扞水曰圩。”主要作护田之用。以“圩”作地名的有:任圩、梁圩、曹圩、小圩村等。在当地方言中多在村名后加后缀词“子”,如“梁圩子”。此类地形相关有“岗、洼、台、坡、凹”等。其中“洼”有所不同,原指低凹的地方。“洼,下也。”——《广雅·释诂一》,也有解释为低凹从而积水的面积不大的水池,但在淮滨当地方言,对于地势低凹的地方,不管是否有水,都称之为“洼”。因此多作前一种解释。地名的构词格式多为“姓氏+通名”如金湾、宋湾、曹塘、任围、梁圩、陈洼、刘台等;“通名+方位词”,方位词可置于通名前后,如“塘南、围里、东河套、下围子、台头、半坡”等;两个水利工程通名如“港坝子、河湾、沙湾”等。
(2)以历史及产业活动为专名。因淮滨靠近淮河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名演变难免受其影响。如文化名城期思,西周时为蒋国故里,戰国时期为楚国期思邑。《左传》杜预注指出“蒋在弋阳期思县”;《水经注·淮水篇》载“(淮水),又东北,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周公之后。”另有固城,固城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城镇。明代《成化总志》及光绪十九年《扶沟县志》中记载:“城系砖墙,四门严峻,有城隍庙、戏楼、天爷阁,周围环水,其势甚固。”固城因此而得名。而军事相关地名有“铁炉营、防胡、侉营、寨、岗”等。
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是南北经济的集散地,同时沟通了淮河上下游之间的往来。在地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产业活动一度繁荣,如地名中多含“集、油坊、店、园、埠口、香铺”等。马其中埠口是历史上较久远的商贸往来繁盛,沟通淮河两岸的知名埠口之一。时有:“马埠口渡口,舟载排运,生意日隆,渐成巨族,筑一巨大城堡,容往来客旅,自成集市。”后人有记载:“日观万人头,夜看千盏灯。”正是描述当时繁荣的景象,又有“马埠口,银钱殿,囤子集,破猪圈”之说,“囤子集乃马埠口旁一集镇,与马埠口比,此集镇不过一破猪圈尔。”①当时马埠口作为淮河流域上重要港口的繁荣程度可见一斑。
(3)因宗族文化而形成的通名及因社会心理构成的专名。除了“村、庄”外还有“门、祠堂、家”等宗族文化浓厚的通名,如“老焦家”是淮滨唯一一个以“老+姓氏+家”构词方式的地名。此外,地名中呈现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在蕴含吉祥、教育、时代意义等方面。如以祥瑞为词汇含祝愿意义的龙泉村、龙窝村等;含教育意义的学礼村、学理村、学地村等;为记录时年历史大事或迎合政治具备时代意义的五一村、光明村等。
此外还有以数字命名的村庄如九里村、八里村、五一村、八里沙场等;以事物名称命名如梓树村、莲花村、白布村、董瓦房村、磨盘村、鲫鱼坑村等;如区别性地名如邻近的同姓村庄为相互区分,在原有村庄名称上以“大—小、东—西、新”等进行标记。如毛庄—大毛庄、董庄—大董庄、小王庄—大王庄、东刘庄—西刘庄、李庄—李新庄等;以方位命名的如宋湖沿、南小台、前楼、后刘庄、汝西、王角村等。较为特殊的一个村庄名为“倒座村”,因整个村庄与中国传统风水学不符,为坐南朝北格局得此名。
二、淮滨地名的文化特征及成因
人们对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长久的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存在于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淮滨地名体现着其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时也受到中原文化与淮河文化的制约,同时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许多信息已不可寻,沧海桑田世事变幻,或许以山为名的地区已没有山,但我们依旧可以在地名中寻得踪迹。
(一)淮河之滨独特的自然地理
淮滨县位于中原大地,地形比较平坦,淮河以北,地势由西向东缓倾;淮河以南,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全县以岗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26〖WTB3〗%〖WTBZ〗。地面高程变化在325米—520米之间)、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457〖WTB3〗%〖WTBZ〗。地面高程330—420米之间,相对高差10米以下)和洼地(占全县总面积的39045〖WTB3〗%〖WTBZ〗。地面高程变化在250—330米之间)三种地貌类型为主。由此可见,淮滨地形整体较缓和,相对高差小。淮河冲刷岸边,在岁月的长河里平原不断改变着样貌,尽管现今高岗与低原都已改变,但坡、台、岗等地名已记录在册,淮滨县地势高处有台头、范岗,地势低处确有宋凹。
淮滨位于淮水沿岸,地处秦岭淮河一线位于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气候条件优越,适于植被生长且在历史的进程中,为灌溉土地,多次引流改道,其地名中也多和水文关系密切相关,如:湾、塘、河、河套、堰等。又因地处中原,地势平坦,淮滨历代受到洪涝灾害的侵袭,人们筑堤修坝、开沟凿渠用以保卫家园。此外淮滨因受中原地域古老的传统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十分看重风水。晋代郭璞《葬书》道:“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因此豪门绅士在修建宅院时多喜欢在住宅周围掘土造塘,建造设施较为精美的水塘成为某区域地标,如:塘南。在淮滨以“塘”字为地名的村庄,地理位置或高或低,可见有些地方确是建立堤坝导致地势升高,而低处多为挖塘聚居而成。如:曹塘、藕塘、张塘坡等。
也正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淮水之畔的淮滨成为沟通南北经济的桥梁,其古时阡陌交通多会于此,陆路便利与驿站安设自不用说,水路也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便更加畅通,统治者大力修筑水利设施,治理淮水,极大的方便了淮河两岸农业灌溉,促使农业经济的提高,同时对淮河干流漕路进行开发,交通的便利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即使随着历史的变迁,淮河多次改道,许多地方因自然环境、历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商业繁荣的景象一去不返,我们仍能从地名中窥其中之一二。
(二)南北交界必争的军事重地
淮河上游是中原、荆楚、江淮三大区域的交通要道,淮河作为天然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上多次南北分峙时期,多以淮河作为界线。从春秋起到清朝灭亡,淮滨土地上的战火从未熄灭,有人在此建国,有人在此征战,有人在此贸易经商,有人南北相迁。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五《河南五·汝宁府》中对于淮河上游各州军事战略地位有详细全面的总结。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蔡州“屏蔽淮、泗,控带颍、洛”;光州“襟带长淮,控扼颍、蔡”。淮滨当时名为乌龙集,隶属于光州。在文化、军事、经济及战乱时期的迁移活动影响下,淮滨地名显示出其独有的特色。
“寨”作为北方地名中广泛使用的通名,在淮滨地名的历史上也有所考,主要在明清末年和咸丰年间出现,源于淮滨地区当时的地主武装对明末李自成和清咸丰捻军农民起义军的抵抗。《息县志》载:“明崇祯八年,李自成分兵河南,自西北入息县境,又从东南去,哨骑遍村落,屯次朱家店,长陵、台子头……屯聚息县东乡者最久。”说明李自成义军曾屯聚息县东乡即今淮滨地区。这一时期,淮滨地区以退休官员和地方豪强为代表的地主階级纷纷修墙筑寨,纠集乡勇,举办团练,帮助明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旧志、墓碑,地方庙宇重修碑刻对这些地主武装的抵抗行为多有记载。从此,淮滨一带以寨为名的地主武装据点保留下来,成为今天自然聚落的村名。在新里乡黄李寨村发现的明朝黄用学木主碑位序文对当时地主武装筑寨,抵抗农民起义是这样记载的:“公万历乙卯举人也,任山东平阴县,有政声。因明季之乱挂冠归里,筑寨以自固。县邑皆受其害,惟我黄李寨安堵无恐焉……兹于咸丰七年,皖匪扰境,固其旧迹而重修之……以后虽群寇蜂起,未有敢躏吾境者……”对淮滨一带“寨”的来历作了详细说明。
《金史·地理志》载:“金之壤地封疆……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取淮之中流为界,而与宋相表里。”淮滨当时正处于金和南宋交界处,兵营驻扎并不罕见。如防胡,“胡”是古时对北方地区游牧渔猎民族的称谓。淮河作为地理屏障,屡次发生战乱,抵御各异族进攻,南宋时期与金的对立正是以淮河作为分据。防胡乡曾挖掘出冷兵器残片,由此可见历史上曾在此地发生过中原汉族与胡人的战役;而侉营,则是在中原腹地居住的人的方言词汇,因自古以来中原作为南北交界处,既是天然分界线,又是军队驻扎重地,南北方人们因经济、军事、文化等等原因于此相会,当地人便依据口音将北方地区的人称为侉子,将南方地区的人成为蛮子,江淮地区老人常言“南蛮子,北侉子”。古时“营”主要指军队行军中临时休息处,因此侉营在当时是北方军队行至淮滨安营扎寨的地区,被当地人成为“侉营”,后沿用成为地名。
营、岗、寨,三者原本都与军事活动相关,指军队驻扎的地方及岗位,在历史的演变中,已经成为村庄的一种通用名称。《金史·地理志》载:“金之壤地封疆……南以唐、邓西南皆四十里,取淮之中流为界,而与宋相表里。”淮滨当时正处于金和南宋交界处,兵营驻扎并不罕见。以“营”命名的村落如:周营、郭营、冷营、吴营、章营、宋营、徐营、罗营等,以“岗”命名的村落前文已经提到。
(三)中原腹地悠久的传统文化
淮河流域当属黄河流域文化,既深受中原腹地悠久厚重的传统文化影响也有其独特的淮河文化。文化的发展有着由强势向弱势文化圈辐射、渗透的普遍规律,中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宗族文化也在淮河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祠堂、族谱、族田、族长、族权的意识形态必然在地名上也有所体现。而淮滨地处于三省交界、淮河流域、楚国故里,因此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即虽地区狭小但极具包容性与融合力。
从姓氏文化的起源来看,“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来自于始祖时期的姓,氏是姓的分支,后来在词义中逐渐成为同一含义。姓氏的确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一种是以部落所在地和所处国家确定,如鲁、陈、赵、楚等本是国家名称,后来发展为姓氏,由此可见,姓氏和地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自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确立,姓氏的阶级性尤为突出,后来有“郡望”一说,即用地名代表当地名门望族之姓,如彭城刘、颍川陈、太原王、京兆杜等。淮滨县域内的姓氏大约210个左右,其中人口较多的姓有任、孙、符、刘、郑、吴、吕、杜、简、王、张、李等。蒋姓、白姓及孙姓的一支于淮滨地区都能寻得源头。
而宗教文化也是淮滨地名成因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淮滨本地宗教以佛教为主,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达到极盛,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也不为夸张,并且因统治者和世家贵族的大力追捧,影响颇为深远。实际上魏晋南北朝时所修寺庙达2000余座,淮滨地区不少寺庙就是南北朝时期修建的。以庙为名,如北庙、吉庙、龙王庙、付庙村、双庙村、皇册庙村、玉皇阁庙、戴庙等。从名称的角度来看,其一是直接以庙宇作为村名,如龙王庙,淮滨临近淮水,古代劳动人民面对难以治理,多发水涝的淮水,修建龙王庙,供奉主水的龙王,以祈求淮河风调雨水;皇册庙传说是为了镇压一龟精而建,自建成起,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此地举行庙会,形成集镇。其二是以其他因素和庙宇的关系定村名,如北庙,文革前有文昌宫,此地因处于庙北定名北庙;吉庙,原是吉营的人在此建庙供奉药王爷和三位奶奶,每年祭祀的人越来越多,遂改名吉庙。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对淮滨地名的文化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随着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淮滨经济中开始凸显其重要价值,而地名文化为旅游景点的传播创造了大量素材;其次,对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淮滨县而言,城乡多次重新规划导致地名更迭,许多独特的地名已不可考,保护地名文化传承刻不容缓;再者,对淮滨县地名进行探究也能帮助我们找到地名中蕴含的问题,如重复、错读、误认、雅俗名并存等现象,并在将来的地名命名中避免此类情况出现。河南省淮滨县经历千年岁月,然可寻史料有限,实地考证较少,地名中文化内涵只呈其一二,只能对地名中的历史、经济、社会属性以及地名的来源稍作探究,许多地名如今已难以考证,还待补充。
注释:
①马埠口章氏源流考辨[OL].滨淮论坛,2018-4-11.
参考文献:
[1]陈隆文.从乌龙集到淮滨县:以淮河水运为中心的考察[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鲁峰.淮河流域战争多发的动因与战略地位[J].人文地理,2000(4).
[3]邓慧蓉.从中国地名透视汉族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J].学术交流,2003(12).
[4]黄纯艳.宋代的疆界形态与疆界意识[J].历史研究,2019(5).
[5]淮滨县志办公室.淮滨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简介:张沐荷(1997-),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教育学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