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传媒行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2021-01-17惠玉兰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惠玉兰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一、引言
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的颠覆性发展,以报刊、广播、电视等三种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三“足”鼎立格局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新媒体快速发展,使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极大变革,传统媒体如何守住主流舆论阵地,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根本问题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如何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怎样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平台、经营、管理、渠道等方面如何才能达到深度融合。本文着重从传统报业、传统广播电视转型升级发展铺陈而开。
二、融媒体时代下传媒行业转型升级主要做法
(一)发挥主流传统媒体自身优势
深度融合,城市党报集团如何作为?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资源整合转型,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传统媒体最大优势在于信息权威,多年的积累,使得受众对于报纸的权威性有着极强的认可。传统媒体可凭借其自身公信力和社会资源积累做强自身新闻产品的同时,发展融媒体。同时,也可以通过过硬的精编能力,有针对性地推出适合受众的新闻产品。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采取总编调度中心制,总编调度中心统一进行资源调度,随后开展集中策划采编制,将当天任务和选题→分发至各相关融媒中心和媒体联动平台精细化生产,融媒中心和媒体联动平台前后道紧密联合分工合作,精心制作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各类新闻产品,往往一个事件会出现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呈现,最后所有新闻成品→进入产品库,供苏报集团旗下全媒体数字产品编辑制作中心、日晚商三报编辑中心、杂志社、出版社等编辑中心选用,这些中心根据各自平台特色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新闻产品,这种融媒体生产模式充分凸显了快、全、深、酷的融媒体特点。最终,经过融媒体的有效传播,建立起庞大的大数据库,对受众用户精准画像,对传播效果进行精准分析、评测,最终积累极具价值的数据资产。
(二)重组核心业务,发展服务、新媒体等新业务
企业转型大体可分为主动转型和被动转型两种,主动转型是指企业发展期提前主动选择转型,此为企业有计划有预见性的转型;被动转型是企业在面临压力和危机时不得不进行的转型。显而易见,诸如苏报集团、苏州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面临的都是被动转型。
传媒行业要转型,必然要推进媒体行业转型升级,以移动优先战略指导进行组织架构重组,生产流程再制造。在转型过程中,先要对企业前景怀有远大的理想,接着是技术变革、政策革新、业务模式改变等因素上进行改变,通过智慧变革应对发展挑战、实现卓越的关键选择,拥有强大洞察力、灵活度和执行力的智慧企业将在未来引领潮头。
以个人拙见来说,传统报业或广播电视台要进行融媒改革,就必须要打破身份限制,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明晰运营模式,加大对突出人才的培养等等。3年前,苏报集团邀请第三方HR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为集团量身定制“定岗定编定责定薪”HR管理方案,该方案于次年在全集团分步实施。
(三)构建人力资源全新体系,优化人才发展新机制
HR转型支撑着企业转型的整合战略,通常来说,HR转型需要持续几年的整合优化,才能架构起支撑未来业务快速增长,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HR)管理体系:HR管理基础的搭建实施,优化人才发展新机制;实施HR管理体系改革,着手基层领导力发展能力建设;提高HR精细化管理水平,对HR管理体系方案进行改进,优化流程,进行人力资源部门的转型。
近年来,苏报集团结合城市特色在内容生产上寻求突破,还引进专业咨询公司,打造出了一支全媒体融媒发展所有需要的复合型精英传媒人才梯队。苏报集团创新举措,在行政职能部门采用“双向选择+竞聘上岗”,按不同岗位职能进行一对一的绩效管理,并进行绩效考核。2018年5月开始,苏报集团开始在融媒中心推行全新绩效考核办法,完全打破原有考核制度,所有采编人员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彻底改变以往的事业单位工薪制。同时,在生产端,重塑采编人员的工作流程和习惯,引导采编团队工作模式向移动优先转变。通过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推进同工同酬分配方案,突出移动优先等创新举措,逐步实现了“考”出引导力,“评”出公信力,从而达到企业效益极速提升的效果。
再以苏州广电总台为例,2015年底,苏州广电总台就组织开展了一次融媒创新大赛,历时三个多月,两百多个方案、三十八个项目路演PK,采编、经营一线人员150多人参与。一批重点“两微”产品依托内容主业,协同发展效应明显,用户增长达到70%。一大批以孵化项目为代表的融媒活动频频亮相,“空中梦想家”“十佳交警评选”等活动数量多、力度大,有效地扩大苏州广电总台在新媒体阵地的市场占有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融媒体时代,传媒行业各类主体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借鉴新媒体的长处,双向赋能,加速自身的转型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竞争日趋激烈、需求持续变化的传媒行业中获得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