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视域下智能环保装备制造人才双主体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1-01-17詹晓华
詹晓华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364021)
机械产业是龙岩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机械产业比上年同期增长11.4%,龙岩市现有环保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50 多家,目前龙岩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龙净环保、卫东环保、龙马环卫为龙头的大气污染治理环保装备和环卫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品销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远销全球40 余个国家,是我国首个出口环保机械装备质量安全示范区。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生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广物联网、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软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从环保装备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装调检测、维护维修等构成的传统环保装备产业链转型升级到基于物联网的环保装备工装设计、智能制造、云平台监测管理的智能环保装备产业链,需要大批装备改造设计、加工制造、智能化控制、装调检测维护、信息化管理等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到2025年,龙岩将培育形成千亿级机械装备产业,大概需要增加智能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2000 名。
双主体培养体系构建是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础,其教学强调实践技能提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利用高校和企业各自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精技能、重人文的专业技能过硬的智能环保装备制造复合型人才[1]。2019 年M学院智能环保装备制造专业群申报国家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根据机械产业人才短缺的现状,以提升专业群服务环保机械产业的能力为核心,对智能环保装备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构建和实践。
一、M 学院智能环保装备制造专业群校企合作基础
智能环保装备制造专业群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核心,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3 个专业为支撑组成专业群。专业群密切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以服务地方机械产业为目的,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在技术服务、双师培养、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等方面有着紧密的合作,近几年与学院签订的校企合作单位约20 多家。
二、双主体协同育人平台搭建
(一)成立智慧环保产业职教联盟,搭建稳固的校企合作平台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环保机械产业需求,契合环保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升级,深化智能环保装备制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内涵,进一步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深化与龙净环保、龙马环卫等企业合作,结合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组建基于环保装备制造产业职教联盟,服务全市30 多家会员企业。聚焦环保装备制造产业的“设计与加工、生产装调、电气控制、智能化控制”等上下游全产业链,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开创专业群人才培养新模式[2],与企业开展二元制、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和企业员工培训,探索智能环保装备专业群对多个企业“1+N”协同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课程教材开发等。企业通过平台可以获得技术支持、员工继续教育、招聘、项目合作等,保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效开展。
(二)校企共建“双师工作室”,校企“双主体”育人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教学理念[3]。学院契合环保装备制造产业,以“产教研创”深度融合为主线,建立集企业名师工作室、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一体的“双师工作室”,将劳模工匠请进来、讲起来,企业文化深度融入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立足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开设“卓越环保班”“卓越创新班”等特色小班,提升拔尖人才培养水平,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校企共同商定、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提升“双元”育人水平,助力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
(一)由点变面,全面覆盖环保机械产业链,建立双主体运行机制
针对企业缺少专门机构对接校企合作,单一企业无法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有限等诸多问题。在当地政府主导下,学院牵头组建以龙净环保、龙马环卫等龙头企业为主,联合上下游企业的智慧环保职教联盟,建立健全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育人、技术协同创新的双主体运行机制,推动企业需求更好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校企融合发展格局,完善职教联盟组织及制度,开展职教联盟年度研讨会,制定年度目标,优选联盟内企业及校企实训基地,共建智慧环保产业学院,完成一批校企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的项目任务[4]。以职教联盟为基础,牵头构建产业信息化平台,完善产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引导产业内企业入驻信息平台,更好地服务环保机械产业发展。由环保机械产业上下游30 多家企业共同组成智慧环保产业学院理事会,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合作,成员单位间资源共享、校企深度融合,增强办学活力。
(二)面向环保机械产业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反向设计课程体系
专业群主要围绕环保装备制造产业的“设计与加工、生产装调、电气控制、智能化控制”四大核心岗位,贯通上下游全产业链,构建科学稳定的技术技能培养链式结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侧重装备设计与加工岗位,机电一体技术专业侧重生产装调岗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侧重电气控制岗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侧重智能化控制岗位。以满足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将环保理念、智能制造新技术、物联网引入课程,围绕环保装备制造典型环节,反向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了“平台+模块+拓展”专业群课程体系,专业基础平台、专业能力平台、专业群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项目四层实施架构,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周安排一次企业活动,或带领学生走入企业顶岗实习,或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座和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每学期还专门设置2 周的企业生产实践环节,开发了《环保装备概论》《环保装备国家标准测试实验》《环保装备机械拆装实训》《环保装备智能控制实训》《环保装备机械维护与维修实训》等特色培训课程,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在企业技术骨干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实战。针对人才培养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5]。
(三)双主体双向流通,培育高水平“双师型”的教学创新团队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培养技术技艺精湛的环保装备制造产业人才为核心,着力实施并加强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依托校企合作的协同创新中心、实训基地等平台,增强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研、服务和创新”综合能力[6]。校企双主体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与龙净环保、龙马环卫、卫东环保等企业共建培养培训基地,采取“下企跟岗”“产研项目”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聘请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20 多名企业技术骨干成为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管理办法与激励机制,专任教师向企业流动兼任工程师,吸纳企业技术人才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校企双方共建兼职教师库。将专兼教师管理纳入校企双方工作职责,实现互兼、互派、互用。聘请企业国家级或省级技能大师,开展跟岗访学、顶岗实践等培养活动,建成“大师+名师”的高水平“双师型”人才队伍。
四、双主体育人特色与创新
(一)双主体育人载体的创新
专业群对龙岩市机械产业领域进行调研分析,聚焦环保机械产业,成立全国首个专门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的产业学院。该产业学院面向区域经济产业需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设置了环保装备机械设计、工艺装备及机械加工方向,培养特色化人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智能生产控制、机电设备装调维护方向,培养紧缺的智能制造产业人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侧重电气控制、维护改造方向,培养环保装备制造电气维护维修人才,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聚焦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并向工业互联网发展,培养智能制造生产单元的运维和系统集成人才[7]。专业群培养定位符合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双主体育人机制的创新
结合区域经济环保机械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学院牵头组建基于环保装备制造产业职教联盟,与企业开展二元制、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和企业员工培训,实行专业群对多个企业“1+N”协同模式的双主体运行机制,为全市30 多家会员企业提供畅通的信息共享渠道,打破单一企业合作的局限,将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学院打造成为产品设计、装备制造、生产检测和智能化控制上下游贯通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基地。
(三)产业链人才培养的创新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推动了制造技术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以工业大数据为主的“云”、以工厂内物联网为主的“网”以及包括智能机床和机器人等在内的智能生产终端为主的“端”是智能化精密制造的三大技术领域,“云、网、端”技术领域的高度融合成为先进制造产业发展的方向[8]。专业群以环保装备制造终端技术链为纽带,融合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相关技术,聚焦装备工艺设计、零部件加工、生产控制、装调检测和装备管理等五大环节,人才培养规格对应岗位需求,专业课程对应技术领域,教学项目对应工作任务,实施了“双元协同、项目引领、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重点支柱产业的精准度。
五、结语
专业群契合环保机械产业智能化升级,对接智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链,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环保机械产业需求,围绕环保装备制造产业的“设计与加工、生产装调、电气控制、智能化控制”四大核心岗位群,构建和实施智能环保装备制造人才双主体培养体系。实践证明,不仅满足了区域经济机械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而且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贡献力,值得其他职业院校借鉴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