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地勘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2021-01-17周游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周游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应用,实则是通过灵活选择管理工具,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促使人力资源在开展地勘工作环节,能够展现出真正价值,继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给予助力。据此,应结合地勘人力资源现状,提出优化措施,便于提升地勘人资管理有效性,实现地勘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一、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地勘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背景
本文主要以1974年组建的西藏地质五队为研究对象,因其长期在铜矿、铬铁矿、铅锌矿、盐湖矿等多个矿种中进行精准勘测,故而其发展质量影响着西藏地区经济水平以及资源开发程度。然而,虽然地勘业务对于矿种开发与地质勘测有着深远影响,但在实践中,结合我国倡导的环保理念,在申请地勘项目时,常受到环评周期长、申请立项数量少等因素,致使地勘事业单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挑战。据此,应善于从创新视角,加强地勘改革,便于维持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1]。
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地勘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路径
(一)组建专业团队
在西藏地勘产业的运营发展中,始终都以地勘队伍作为地勘主业运行主力。但就实际情况分析:因部分传统地质项目,存在手续复杂、工期长等问题,导致地勘项目开展难度有所加大。同时,随着地勘技术的日益创新,致使地勘队伍中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据此,为了进一步改善地勘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应充分运用经济管理工具,扩大地勘团队规模,促使单位形成坚实的人力基础。当前,西藏地质五队截至2020年年末,共计有169名在职人员以及26名临时工。至于技术人员共有158人,包含24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应积极招聘更多优质人才,由此为现有人才提供专业指导。如针对水工环、测绘、盐湖矿产等,都需要技术人员予以应用。单位招聘负责人可同地勘专业高校保持合作,便于在第一时间内接触专业人才,而且还应为其提供实训机会,增加人才留存率,促使应届生毕业后能够留在地勘行业,为后续新技术的引进与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二)拓宽业务渠道
在地勘事业单位发展中,应当加强经济管理,即开拓更多提高经济效益的相关业务渠道,这样才能在严苛的市场条件下,继续站稳脚跟,促使事业单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管理者应当结合实际运营情况,制定科学的拓展规划,最终在经济管理工具的辅助下增收。如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的环保号召,西藏地勘局于2019年实现了业务外延,在原有地勘主业基础上,开始开发地质调查以及地质灾害勘测、水工环、工程测量等项目。经由新项目的开展,无论是地勘五队还是地勘局,其综合效益得到了有效提高。现下共有36个可开发项目。为了避免单纯依靠矿种开发项目,造成效益下降,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应积极拓宽业务渠道,以便妥善应对多个方面的挑战,继而借助新经济增长点,解决申请立项数量少等问题。基于此,应充分应用经济管理工具,把握好契机,谋求新的发展。
(三)注重成本管理
在其开展地质调查、水工环项目时,还应注重成本管理,通过减少投入成本,提高利润空间。一方面,应对生产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另一方面,应对人资管理成本采取缩减手段,即提高资金利用率,按照节流+省本方式,保障自身经济增长效益。在生产环节,对于开发的项目,尤其是地质灾害监测等,应当灵活选用高效工具,借助mapgis等专业软件,提高数据分析精准度,也能帮助地勘事业单位增加更多经济效益。至于人资成本上,可激发员工积极性,及时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诉求,避免投入成本与精力后,员工离职或思想懒散,致使单位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设置激励制,鼓励人才各尽其职,并且可培养员工忠诚度,使其愿意长期为单位效力。只有人才培养与生产阶段,能够考虑到成本与回报均衡性,才能促使地勘事业单位在其发展中,取得卓越经济发展成果,杜绝资金浪费现象,维持地勘队伍稳定成长[2]。
(四)加强技术培养
在应用人资经济管理工具时,还应充分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由此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由于现下西藏地勘局中存在严重的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故而应从新招聘员工与老员工技术培训两个层面上予以研究。除了可采用前文提到的高校合作模式外,还可借助招聘软件,吸引多个地区技术人才来此就业。而对于单位内部现有的百余名员工,应结合技术考核结果,为其提供差别化培训方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员工,应先从基础知识培训着手,逐渐积攒员工地勘技术的实操知识,并且还可运用“学徒制”,鼓励单位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对其实施“传帮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失技术人才难题。至于高级技术人才,可从新技术的培训以及效率素质的提高等内容,促使单位内部员工都能获得相应的进步。而且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还可对其进行破格晋升。在关注员工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前提下,自然能够最大化激发员工潜能,致使人力资源展现出经济价值,实现地勘事业单位蓬勃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地勘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既能提升管理规范性,又能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而为地勘经济发展提供新指引。对此,应从专业团队、业务渠道、成本管理、技术培养等方面着手,由此保障地勘事业单位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