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中航拍镜头的运用分析

2021-01-17王锋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环球首映 2021年2期
关键词:逆光航拍纪录片

王锋 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纪录片是指以真实生活作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之后,展现出“真实”感[1]。拍摄纪录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物进行展现,引导人们产生相应的思考。为了从多维度展示拍摄场景,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升,纪录片中增加了大量的航拍镜头,能够为纪录片增加更多的空间感,整体提高纪录片的制作水准。

一、无人机航拍的一般原理简析

无人机是一种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完成有人驾驶飞机能够及不能够完成的任务,一般被应用于处理突发事情、预警等。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性能的不断改进,无人机的功能日渐多样化。比如在很多节庆活动中,由无人机组成的空中方队能够呈现出多种形态,令人感到科技的魅力。正是由于无人机在控制方面的可靠性,将之作为空中平台,以机载遥感设备(如高分辨率的CCD数码相机、摄像机、轻型光学相机、红外及激光扫描仪、磁测仪等设备)在空中完成对物体的拍摄(获得静态图片或动态视频),并借由计算机系统对相应的图像、视频信息进行处理,最至此完成无人机航拍的应用全程。总体而言,无人机航拍容纳了全系统设计和最优化组合技术,集成了高空拍摄、遥控、遥测技术、视频影像微波传输技术以及计算机影像信息处理等新型应用技术,为摄影、测量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空中拍摄视角,能够使相关行业的工作结果达到新的水平。

二、无人机航拍镜头在纪录片中的具体运用

(一)选择合适的航拍角度

前文提到,纪录片的核心要素是“写实”,如果缺乏真实性,令观众一眼望去便产生“太假了”的感觉,则说明该纪录片的拍摄是失败的。为了保证“真实感”,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以及机载摄影装置的拍摄角度。一般原则如下:第一,基于纪录片的特性,无人机飞行高度不宜过高,绝大多数经由无人机拍摄的镜头应该处于“现场人员一仰头便能看到无人机”的高度。在此高度下,无人机拍摄出的画面与地面人物之间形成的夹角可视为最佳角度,在纪录片后续制作过程中的“镜头整合”环节时,航拍画面与地面拍摄画面可无缝衔接,不会显得突兀。第二,无人机航拍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应保持在同一高度,操作人员只需调整前后左右的视角方向即可。如此一来,镜头“从空中掠过”的画面便可形成。第三,为了突出纪录片的震撼效果,随着剧情的发展,可能需要一些能够产生“震撼感”的画面。此时,可适当调高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使机载摄影设备的镜头近乎垂直般对准地面,进行鸟瞰拍摄。有两个经典案例能够支撑上述说法:其一,在我国知名饮食文化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一个场景:有一户人家生长在大山的村落之中,在悬崖峭壁上种植粮食。该记录章节的绝大多数镜头都是从地面平行视角拍摄,旨在突出“辛勤劳作”这一特点。在结尾的“升华”部分,画面最开始为站在悬崖峭壁上的人向远方观望的视角,随着镜头的逐渐向前延伸,画面逐渐脱离悬崖,对该悬崖进行了“环顾性”绕圈拍摄,既体现了纪录片主体农户的生存不易,又能引动观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思。总体而言,该无人机航拍效果十分震撼。其二,在电视剧《东宫》中,导演李木戈使用了大量无人机航拍画面,从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我国多地的自然风光。由此产生的效果是,观众明明在收看电视剧,但每当多角度画面转换而出时,观众便仿佛是在收看纪录片,进而围绕拍摄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总体而言,无人机航拍产生的视觉效果能够大幅度提升纪录片的真实程度和震撼程度,但前提条件在于,操纵无人机的技术人员必须有效控制飞行高度和航拍角度。

(二)注重把握航拍技巧

1.完成前景拍摄

前景拍摄最大的作用在于“引导视线”,有助于观者迅速将思绪带入纪录片的场景。与言情偶像剧等不同,纪录片力求真实,很少出现外形靓丽的偶像明星,且除了作品本身的制作质量之外,更重要之处在于,创作人员必须将自己希望表达的深层哲理尽快传递给观众,使其增加理解和感悟。哪怕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一座再平常不过的小巧,只要经过合理的镜头控制与后期处理,都能够成为很好的前景。比如在文化纪录片中,风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绝大多数人拍摄的风光总是集中在天高地远的场景,由于画面太过直白,往往显得平淡无奇。最“讨巧”的一个办法是,寻找一处前景,使画面拥有层次感。如此一来,观众注意力的停留时间才会更长。将无人机航拍镜头纳入前景拍摄时,通过视角的变换(可以是单次也可以是多次),可大幅度提升前景拍摄质量。

2.科学使用对冲镜头

对冲镜头是指逆向拍摄镜头,即拍摄物体之间的行进方向是相反的。根据宏观低速物理学的一般原理,两个相向而行物体的相对速度具备叠加性,能够拍出冲击力与速度感。仍然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为例,在很多场景中,镜头被放置于锅台旁边,镜头角度对准天花板。当食材自上而下落入锅中时,便会产生对冲效应,从而激发起观者的食欲。诚然,上述案例并非无人机航拍视角,但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如果在纪录片中增加空中视角的对冲镜头画面,则便显出的震撼力将会提升至新的高度。

3.根据纪录片摄制场景的需要,控制速度至合适的区间

无人机动态航拍的过程中,飞行的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而是需要根据纪录片摄制场景的实际需要,合理控制速度。比如一些记录龙舟划行比赛的纪录片中,无人机的速度应尽量与处于领先地位的参赛队伍保持一致,使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速度”。

4.配合时间、天气,保证逆光画面的拍摄质量

拍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在于,经常出现逆光的情况。特别是无人机航拍,尽管位于空中,能够通过360°调整而有效避光,但仍需注意逆光画面的质量控制。为实现该目的,操作人员可配合时间、天气等,实现对逆光画面的良好表现。通常而言,技术人员可将外部物体的阴影视为一种“辅助色彩”,可在阳光的映衬和照射下,赋予被拍摄物品光线轮廓感。根据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王刚(2021)的考证,使用无人机航拍逆光画面的最佳时刻为日出前半小时与日出后半小时,且需保证阳光明媚,借以衬托出画面的美感[2]。

(三)选择合适的无人机航拍航线

无人机航拍过程中,飞行线路的选择也决定航拍效果。具体而言,在拍摄期间,技术人员应综合考虑拍摄场景、拍摄环境,制定相应的拍摄方案,并根据实际拍摄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加以调整。一般来说,无人机航拍设定的航线分为横向、纵向、多元移动三种模式,分别应用于对应的拍摄要求,配合镜头的转换角度,可使航拍效果更佳自然,与地面拍摄画面无缝衔接。

三、结语

无人机航拍镜头应用于纪录片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对谢尔盖·爱森斯坦的观点进行驳斥(在1925年,爱森斯坦说道:“对于我来说一部电影使用什么手段,它是一部表演出来的故事片还是一部纪录片,不重要。一部好电影要表现真理,而不是事实[3]”)。但脱离事实的是否还是“真理”已经使人产生了怀疑。通常而言,严谨的纪录片能够同时记录下拍摄过程。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无人机航拍应用于纪录片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猜你喜欢

逆光航拍纪录片
航拍巴彦呼硕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航拍,苍穹下的醉美视角
难忘的航拍
vivo X20:逆光摄影展
上期主题完美逆光效果 获奖作品
陕西画报航拍
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