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现状思考

2021-01-17陈夫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农民工人才人员

□文/陈夫豹 王 芳

(江南大学法学院 江苏·无锡)

[提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入贯彻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战略实施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在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其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及创业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特征及作用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主要是指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拥有一定的资源禀赋包括个人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素质比较高的社会劳动者,他们以在农村创新创业为主要的发展模式,在优化传统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引领乡村社会的发展,主要包括返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返乡的农民工、农村的企业家和从各类城市来到农村的创业支持和技术服务的人员。

二、农村创新创业人才面临的现实困境

尽管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但是在实践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和发展确实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与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不相匹配问题。首先,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在农村的收入很低,远比不上在城市的就业收入,导致了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进城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中西部地区和山区更是如此。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依托劳动力资源,而目前由于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农村大量青年劳动力外流,留守在农村的人员无法满足其要求。其次,农村的信息化资源的获取能力和条件无法适应当今千变万化的市场需要,因为信息获取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创新创业的失败,信息技术的滞后很容易让创新创业人员误判,从而增加了创新创业失败的风险。最后,农村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比如创新创业需要的配套设施不足,不能助力农村的创新创业,人才创业需要的平台和设施严重不足,从而增加了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难度,而且不利于人才来农村进行创新创业,让很多响应政策来农村创新创业的人才望而却步。

(二)基层政府制定的政策无法满足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真正的需求。首先,相关政策的实施不到位,流于形式或者力度和广度不足,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成本高、时间长,留守农村的人员大部分自主创业能力低,无法担当起重任。其次,相关部门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导致很多有创新创业的人员无法全方位了解政策信息,无法获取真正有效的信息服务,从而导致了创新创业的失败。最后,帮扶政策实施没有做到平等对待各类创新创业人员,存在不公平现象,重视外资500强等大企业,忽视小企业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员得不到帮助,不需要帮助的反而获得更多的帮助,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创新创业人员的差别对待,打击了创新创业者的积极性。

(三)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不相适应。首先,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教育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创新创业的成功,而且农村进行创新创业的人员年龄普遍都比较大,运用现代技术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差,缺乏深入了解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不利于农民工进行创新创业。其次,缺乏相应的创新创业技能。很多创业项目都是他们之前接触比较少的,只有进行一段时间的针对性的培训才能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但是由于我国各地的差异很大,针对农民工的创新创业技能培训无法有效地全覆盖,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农民工创新创业的难度。最后,大部分的农民工缺乏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而这个经验却是一个专业的企业经营者需要掌握的,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难把企业的规模做大做强。

(四)缺乏系统的、专门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训体系。由于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长期性,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了很多关于农民教育培训和能力提高的工程,如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虽然这些政策确实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目前各类型的农村农民相关职业技术培训的很大缺陷就是缺少针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完善的培训。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训主要目的是提升参加培训对象的创新创业能力,而其他的面向大众的农民培训主要是提高培训对象的常见农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尽管在某些类型的农民技能培训中,可能也会有涉及到一些创新创业培训相关的内容,但是基本上都属于零星式的,不专业、不系统、不完备、不新颖。虽然目前在一些相关的职业技术类院校或农业型高校建立了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培训中心,但也存在一些的问题:一是几乎没有针对农村创新创业相关的教育培训,和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度不高的培训却有很多;二是大部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很少有进行实体化运作的培训,大部分属于临时创建起来的,不仅缺少较为固定的经费和相关的师资,而且也没有什么长远的规划,这将让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对于一些农业类相关的高等院校,虽然有比较规范的农民类教育培训机构,但是也缺乏对农民进行专门系统正规的农村创新创业的培训,主要还是集中于一般性的农业技能知识和简单的技能培训。总之,当前我国针对农村专门的创新创业人才相关的教育培训资源十分匮乏,而这种状况无法响应和助推农村创新创业活动的推进和进一步发展。

三、破解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困境的建议

(一)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想要留住本地的人才,吸引外来的人才来农村创新创业,就需要不断地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要提高愿意留在农村进行创新创业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青壮年农民为什么进城务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所以想要培养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保障在农村的创新创业的工作者有一个较高的收入;如果收入水平低于期待的话,就是培养再多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也无法将他们留在农村创新创业,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对于在农村创新创业的人员,在购买商品房时,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购房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拨付,专款专用。三是着力提高偏远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四是加快建设农村之间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通信设施、互联网接入、路政建设、自来水工程、厕所革命、污水垃圾处理、快递进村等加快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五是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助力。

(二)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首先,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使各种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从而改变农村的人员结构,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为培育农村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只有不差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人才来农村进行创新创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最后,加快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搭建优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及时准确了解市场行情的窗口,从而提高决策的精准性,从而降低创新创业的风险,更好地推动农村创新创业的发展。

(三)确保政府相应的扶持政策精准落地。首先,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要把党的好政策完整的宣传好,保证不变形、不走样,让广大人民群众听得懂,不仅向本地的人员宣传,还要向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务农民工、企业家以及其他人员宣传。其次,扩大就业帮扶政策的受益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也要关注于在外创业的人员回乡创业相关扶持以及已经在创业的人群等,为其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支持他们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助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要公正地对待各类创新创业群体,不能带有差异性对待或者厚此薄彼,这有利于公平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各类创新创业群体积极性的发挥,适当地加强对本地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相关培训体系建设。首先,加强对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工进行相关的创业知识培训和指导,根据市场行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培训,避免盲目的创业造成经济的损失。其次,加强对相关群体的经营管理能力的教育和培训,返乡农民工、大学生以及农村的创业个体等他们总体上缺乏系统的培训,创业更多的靠韧劲、运气、闯劲,想要成为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想要扩大企业的规模进行产业化经营就必须掌握系统全面的创业经营管理知识。最后,要照顾到农村其他的群体,对他们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农村地区的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也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这类群体的特殊优势。

四、结语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认清农村创业人才的现状,积极统筹规划利于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发展成长的条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和利用一定要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要积极探索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途径、新形式,为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从而推动创新创业背景下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全面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民工人才人员
人才云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