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唐诗比较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2021-01-1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崔颢荆门黄鹤楼

王 艳

(牡丹江市第二十四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古代诗歌赏析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点之一。目前,初中古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赏析时不得方法要领。教师对诗歌赏析以讲述法为主,学生不能举一反三。《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唐诗五首》中的第二首和第四首诗歌。以唐诗《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为例,结合八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对两首唐诗赏析时,尝试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这两首诗歌的体裁相同,作者崔颢和李白皆为盛唐时期的诗人。在赏析两首唐诗时,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利于学生掌握诗歌赏析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唐诗内容、风格比较阅读

(一)自主学习,了解盛唐诗人的报国志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考取进士,后历边塞,诗风由早期的纤艳变为雄浑奔放。李白(701—762),出生于西域,成长于蜀中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是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崔颢和李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开元盛世(712—741)时期。这一时期唐王朝达到空前的繁荣与昌盛。社会的繁荣与富足让两位诗人的生活也充满了时代的特点:不论是崔颢这样的官员,还是李白这样心怀四方之志的青年,大多有游历的生活,两首诗歌的内容皆体现了两位诗人的丰富经历[1]。崔颢和李白都好剑术,渴望报国,二人还都到过战场。 崔颢在诗中写道:“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 仗剑出门去,孤城缝合围。”(出自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李白曾在文章中写到“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自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的内容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爱家乡即是爱国),对自然的热爱,崔颢和李白都渴望以才华报国[2]。

诗歌赏析的教学中,要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于两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课前教师布置为预习作业,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当补充学习资料。知人论世是体悟诗歌情感的前提。教师指导学生从资料中找到两位诗人生活经历的异同点,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从资料中发现,从崔颢考中进士的时间可以大致推算他的出生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由崔颢创作风格的改变,确定《黄鹤楼》为崔颢人生中、后期的作品。根据资料确定,《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时期第一次漫游时创作的。学生对作者经历的资料比较阅读中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探究的兴趣[3]。

(二)朗读感悟,体会游子无尽的思乡情

游子思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传统、常见的主题。《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都是思乡之作。两首诗歌抒发思乡之情的方式却不相同。崔颢登上黄鹤楼,凭栏远望,观赏汉阳、鹦鹉洲的美景,由此产生吊古伤今的情感。不知不觉那明丽的景色已发生变化,傍晚的长江上烟雾迷蒙,漂泊异乡的游子,在傍晚归家时分,不禁生出无限乡愁,诗歌直抒胸臆,表达了长期羁旅的游子无尽的思乡之情。《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时期第一次出蜀地,一路上看到了气象阔大之景,青年诗人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外出游历的喜悦,意气风发的青年离开故乡去远游,他对故乡是依依惜别,可是诗人却说故乡水不忍分别,对他恋恋不舍,诗人含蓄抒发了思乡之情。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因诗歌的抒情性特点,教学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确定诗歌朗读的感情基调是在把握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之上。两首诗歌虽然同为思乡的作品,但是朗读时的语调和情感是不同的[4]。朗读《黄鹤楼》的感情基调是伤感、沉重;朗读《渡荆门送别》的感情基调是欢快、思念。朗读和领会诗意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在反复的朗读和体悟中,学生对诗歌的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三)生发想象,感受盛唐诗歌的浪漫

《黄鹤楼》在开篇用了神话传说,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读者仿佛随着诗人一起仰望天空,对着白云,寻觅黄鹤的踪迹。现在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之上,蛇山海拔约61米,再加上黄鹤楼的50多米的高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登鹳雀楼》),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当时在大约一百米的高度远眺长江和鹦鹉洲,诗人所见是气势恢宏、境界开阔的景象,描绘的意象色彩纷呈。崔颢《黄鹤楼》体现了盛唐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作于公元726年,诗人当时26岁。青年时期的李白第一次出蜀地,渴望实现政治理想,有一番大作为。蜀地虽然是富庶之地,文化繁荣,但是周边被崇山峻岭所包围,交通较为闭塞。诗人在旅行中越过重重山峦,船只过了荆门山就是三峡的尽头,长江流到开阔的平原地带,水面变得宽阔,诗人眼前豁然开朗。在月夜下,船顺流而下,诗人生发新奇的想象,描绘了想象奇幻、开阔宏大的景象,体现了李白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把诗歌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让文本内容鲜活、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但文字的魅力、诗歌的意境,难以用多媒体的几张图片,或者一段视频来准确传达。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问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来合理地展开联想与想象。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通过这两首唐诗,体会盛唐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表现形式。

二、唐诗“意得象先”比较阅读

(一)点拨难点,“起承转合”蕴乡情

《黄鹤楼》的“起”(首联)由登楼想到的神话传说起笔。“承”(颔联)写景虚中有实,让人产生世事难料的感慨。“转”(颈联)描绘的是登楼所见的实景。诗人从怀古回到现实之中。《渡荆门送别》的“起”(首联)点明行程的地点,交待事由。“承”(颔联)以移动视角写荆门山一带长江流到广阔地带江面辽阔的景象。“转”(颈联)写远景,也是以静观视角写月影与云朵,景物优美而奇幻。《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的“合”(尾联)都是抒情,点明题旨,抒发思乡之情。《黄鹤楼》是直抒胸臆,但是诗歌中“昔人”“鹦鹉洲”都让诗人产生吊古伤今的情感,隐含无尽之意。《渡荆门送别》含蓄抒发了思乡之情,但是诗歌中掩藏不住的是诗人刚出蜀地,想要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才华的激动和喜悦。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就开始学习格律诗,但是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唐诗五首》教学目标要求:本课具体学习格律诗“起—承—转—合”的特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找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帮助学生掀开格律诗创作的神秘面纱,正是比较阅读让学生对格律诗的体裁特点有了鲜明的印象,对格律诗的章法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机点拨,学生对诗歌体裁的了解是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保持对问题乐于探究的良好心理。运用比较阅读赏析唐诗,降低了学生对诗歌体裁的学习难度,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5]。

(二)主旨为重,“意得象先”咏情怀

这两首唐诗同为格律诗,如果说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严格遵循格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那么赏析崔颢的《黄鹤楼》时,我们发现这一首被后人称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的诗歌,以格律诗的章法格局来看,其首联和颔联却打破了格律诗的禁锢,诗人的思想、才情和要表达的内容已融为一体,“意得象先”(出自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诗人要表达的语言意象中含无尽之意,所以出现诗歌不受格律的限制的情况。诗歌的魅力在于诗歌的情感和主旨的传达,《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是两位诗人自身才华和人生经历的体现。崔颢、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家乡的依恋,美好的情感穿越了时空,历久弥新,让《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永远熠熠生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让黛玉说出他对诗歌创作的观点:“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主意要紧。”这两首唐诗在比较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美好的情感才是诗歌的灵魂。通过比较阅读,学生认识到诗歌主旨的重要性。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问题。教师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6]。

三、唐诗赏析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效果

(一)确定维度,各美其美

在两首唐诗的比较阅读时,从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赏析。当然一节课教学时间有限,不能面面俱到,但要力求一课一得。在进行比较阅读时,指导学生广开思路:把一位诗人的同一时期诗歌进行比较阅读,如李白的七绝《峨眉山月歌》和五律《渡荆门送别》进行比较阅读,感悟青年诗人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时,随着离家时间和距离的变化,思乡逐渐情浓。把诗人不同时期诗歌作品比较:《渡荆门送别》和《行路难》进行比较阅读,感悟诗人李白人生志向不能实现,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和对理想信念的坚持。把不同诗人同主题诗歌比较,如本文中唐诗《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比较阅读,在比较中知人论世,赏析主题的区别、章法格局的差异。比较阅读教学中突出每一首诗歌作品的鲜明特色,各美其美。

在比较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课堂上,教师不唯讲述法,“一言堂”。指导学生探究诗歌比较阅读的维度,逐步掌握诗歌赏析方法。学生在探究的结论交流过程中,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充分地表达审美见解,促进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交流诗歌比较阅读的结论,口语的表达能力增强,为接下来的诗歌仿写环节奠定基础。

(二)比较意象,尝试创作

《黄鹤楼》中的意象有昔(仙)人、黄鹤、白云、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暮)日、乡关、烟波、江。分析诗中的意象一部分是来自神话传说,一部分是大自然中的景物。《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的意象有荆门(山)、楚国(地)、山、平野、江、大荒、月、镜、云、海楼、故乡水、行舟。分析诗中的意象主要是自然的景物,还有“镜”“海楼”这两个诗人想象出来的意象。比较阅读两首诗歌中的意象共性是以自然的景物为主,所营造的意境是阔大之景,开阔之境。两位诗人由眼前景物生发出奇幻的想象,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家国山河的热爱。我们在两首诗中还看到了缤纷的色彩:《黄鹤楼》中有太阳高照,汉阳平野上葱翠的树木,鹦鹉洲上芳草鲜美,景物色彩明丽;傍晚烟波浩渺的江面,仿佛笼罩着一层白纱,落日仅有淡淡的余晖,景物色彩发生变化,变得朦胧暗淡。《渡荆门送别》有纤尘不染的澄澈江水,映在水中淡黄色的月影;云霞妍丽,色彩变换的海市蜃楼,两首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是盛唐诗人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

分析诗歌中意象的特点是赏析诗歌的基本问题,诗人借助意象营造出意境,读者从意象中体会诗歌的创作风格。比较阅读诗歌中的意象,让学生认识到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正是借意象为载体来传达的。比较意象的特点,为学生学习诗歌创作建立基本的认知。教师鼓励学生仿照这两首唐诗,选取恰当物象,以具体意象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布置仿写练习,使唐诗赏析不再停留在书面上,学生能用凝练的语言表达情感,让现代的生活充满诗意。诗歌仿写实践让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进一步提升。

(三)学科整合,传承文化

学生对《黄鹤楼》与《渡荆门送别》进行比较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与其他学科知识产生整合。如赏析《黄鹤楼》中有关费祎的神话传说、鹦鹉洲名称的来历、黄鹤楼的修建时间及重建的过程。这当中涉及到历史、地理、建筑等方面的学科知识。赏析《渡荆门送别》中的“荆门”“楚国”,涉及到地理学科的知识。“海楼”“山随平野尽”涉及到物理学科的知识。比较阅读时发现两首唐诗的相同点:景物描写色彩绚丽,涉及到美术学科的知识。诗人笔下的景物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的关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两首唐诗所描绘的绚丽色彩又具有盛唐时期的艺术特点。

教师在比较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语文学科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来赏析唐诗,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现象也可以用诗歌凝练的语言来概括。不同学科内容的整合,拓展诗歌比较阅读的维度,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出自朱熹《朱子语类》)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赏析唐诗,师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寻美,实践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猜你喜欢

崔颢荆门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上赏名联
难忘黄鹤楼
能源管理系统在荆门石化的应用
菊逢盛世,韵满荆门 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览会侧记
行书·李白《渡荆门送别》
己丑年夏日再登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