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2021-01-17陆中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陆中会

(淮阴工学院 研究生处,江苏 淮安 223003)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质量评价问题也成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职业教育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按照兼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要求,完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吸纳行业、企业作为评价参与主体,重点评价其职业素养、专业教学能力和生产一线实践经验。”第三方评价理论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所谓的第三方主要由行业专业协会、对接企业、学生家长、工作表现突出的校友以及高职院校外的教育专家等组成。第三方评价引入我国不久,得到有关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引入第三方参与的评价对高职院校提高办学透明度、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李德兴[1]提出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深度不够、监控不力等问题。蔡明德等[2]构建面向教师开放,注重教学方法、手段和效果以及具有建设、鼓励和交流等特性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张献梅等[3]探索出突出专业特点、定性定量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罗红霞等[4]阐述了YN大学在评价主体、方式、指标体系、结果运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网上和社会评价毕业生、指标体系对象和结果运用成长性。史晓燕[5]提出了教师教学评价多方联动机制。陈立万等[6]通过教学质量的概念,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以及评价新机制。李艳娥[7]剖析了混合教学的多层内涵、面临教学质量评价的新挑战,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了从内容、指标体系、标准、方法及制度等方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高丽等[8]从民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着手,对企业参与民办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进行了探索。王艳[9]将第三方引入评价体制之内,学生和教师倾向第三方评价,认为在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应该达30%以上。陈华[10]分析了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原则,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评价体系和方法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对策。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质量评价观念较落后

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大多数都在学期初、中、末组织教学检查,注重检查教案、授课计划、出勤、学生课堂表现、教态等方面,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走进课堂听课太少,评价工作流于形式;强调教师讲授哪些课程,未考虑学生将来工作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技能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其他教育评价体系,强调知识笔试考查,以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核;在考查过程中,缺少对学生获取信息、思维应变、组织协调等能力的挖掘[11]。

2. 教学质量评价机构不健全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应贯穿培养全过程、覆盖面广、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既要包含办学基本条件、师资规模结构和课堂教学效果等,又要包含顶岗实习、职业素养、就业质量等,绝不是某一部门所为,而是需要多方参与的。当前,一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通常由某一部门的专兼职教师和部分学生来完成,有些评价者对高职教育没有专门深入学习研究,而专职评价者通常只有两三个人,绝大多数是兼职教师,甚至不懂教育教学规律,参与评教的学生并非实事求是,害怕教师生气、考试不及格等。

3. 教学质量评价范围比较窄

当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中,通常注重办学条件、培养方案、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缺少对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外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等进行评价;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虽然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理论也比较丰富,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只着重对教师的教学秩序、教学材料、学生到课情况等基本内容进行评价,而针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职业素养等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就业工作,但缺少对就业结果与市场需求的梳理分析,也没有将研究的结果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

4.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太单一

现行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通常运用以数据为基础的比较简易的定量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效率性,但也有不足之处。对于不同的专业、班级,采用定量评价,就会缺少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人才培养涉及的因素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很难做出合理的评价;对于同一对象,不同评价者的学术素养、认识水平、观点格局等也存在差异,从而会出现打分区别,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有些课程需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用定量评价无法实现。

5. 教学质量评价作用未体现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为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支撑,促进高职院校“教”与“学”的提高。但是,当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中,倾向于学校管理、为了评估材料而开展,常以文字形式出现,不管是参与评价的科学家、管理机构、行业企业专家等,还是被评价的高职院校,都缺乏充分的交流,未达到全员沟通,即使做了一些反馈,反馈的对象也很少,还有评价结果通常作为高职院校教职工的各项考核和评审职称的依据。

二、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标准、程序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评价过程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也就是按相同的评价过程和方法得出评价结果相同的概率[12]。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切不能盲目地构建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具体实施中,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根本,应注重指标系统性和结构合理性,指标间应牢牢掌控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合理制定评价标准与指标,避免遗漏学生的主体作用或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全面性原则

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方法方面有独特之处,教学质量评价涉及人才培养全过程,考虑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既包括教师和学生主客体,又包括教学过程、设施、结果、管理等。因此,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要全方位评价,所选取的评价指标要能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综合水平,做到评价结果与过程、整体与个体相结合,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只有考虑全面,评价结果才能如实反映教学双方表现,进而实现教学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三)独立性原则

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每个指标都要内涵明确,充分反映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规律,也要相对独立,彼此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应出现评价指标内涵重叠。事实上,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满足高职院校教学基本规律,当将这些评价指标分开时,不仅能体现各自的独立性,还能体现评价的标准性与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实现系统和独立相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四)动态性原则

教学是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高职院校的教学也必然要可持续发展,其教学质量也是动态变化的,也就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任何因素或环节都可能引起教学质量变化。同时,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用人单位对培养的人才需求也在发展变化,从而教学质量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因此,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一个评价系统,其稳态是相对的,而动态是绝对的,评价系统内的每个指标是相互联系且在不断变化的。

(五)可行性原则

构建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既要兼顾全面,又要适当舍弃影响不太大的次级效应,简化评价过程,尽可能选择有效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数据能够运用现有的方法获得,也就是有稳定的数据来源,便于快速得出评价结果。不仅评价机制理论可行,而且评价目标和体系构成也可行,各评价客体间是相关联且成一体的,各要素间关系是可控的;评价机制实施也要可行,也就是评价标准、内容和指标要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的具体情况。

(六)公正性原则

运用任何一种教学质量评价,评价结果都关系到教师的劳动成果。因此,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要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和准绳,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只要不涉及保密内容,评价标准、方法和过程都应公开,唯有公开才能公正,从而实现公平。只有评价过程做到公平、公正和评价结果客观、真实,才能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相反,势必引起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反感,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策略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健全评价机构

在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中,主要以高职院校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高职院校的第一方评价为主,通常也就是高职院校的内部评价,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办学目标、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成效等,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以评促教、改和管,只重视教师的评价,往往通过学生一次性考试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而学生是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学习主体,教育教学的各类评价都涉及到学生,用人单位更是高职院校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如果参与产品的生产,将会对产品生产提出自己的需求。引入行业、企业、校友、学生家长等第三方参与的多元教学质量评价[13],就能够达到客观、全面、人性化的评价。

(二)评价标准多层化,实现评价目的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对象,引入行业企业专家、杰出校友、学生家长等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能够制定出满足高职院校自身的不同层次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是否掌握学习过程中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能力、道德品质、身心健康、沟通能力、兴趣爱好、职业素养、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从而挖掘学生的优缺点。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针对不同的年级、学科,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评价内容多维化,拓展评价范围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覆盖面广,既包括办学资源、师资力量、培养方案和课堂教学效果等,又包括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职业素养、就业质量等。评价内容需要客观、全面,不仅要包含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智力方面的评价,也要包含情感、性格、意志、兴趣、动机等非智力方面的评价。引入行业企业专家、杰出校友、学生家长等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就业情绪等将被纳入评价体系,从而丰富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四)评价方式多样化,避免了评价单一

高职院校通常采用的教学质量评价基本都是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其的第一方评价为主,也就是高职院校校内自我评价,以定量评价为主,注重学校的一些量化指标,比如实习实践平台数量、师资规模与结构、教学成果、学生获奖、就业率等。引入行业企业专家、杰出校友、学生家长等第三方参与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第三方十分重视高职院校的人才产品质量,会从学生的品德、性格、能力、兴趣、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方面来衡量产品质量,自然地运用定性来进行评价,从而充实评价方式。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院校高职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