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与现代转向
2021-01-17陈忠菊
杨 琴,陈忠菊
(池州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引 言
徽州民俗体育文化是徽州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和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缘起于典型的宗族文化和徽商文化。徽州传统乡村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对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深远,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徽州社会发展境况。[1]对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徽州的民族瑰宝,还可以为徽州民俗体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一、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追溯
唐代以前,徽州主要是以山越居民为主。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为了更好地生存和生活,他们需要具备较为强壮的身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山林的狩猎或生产类的工作。[2]此时,在当地民间流行的主要民俗体育活动为“打射”“舞抽担”等。
唐代是中国最为强盛的时代之一,无论是民间文化活动还是宫廷活动都较为繁荣。宫廷体育的盛行、娱乐风气的助推等为徽州民俗体育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些新的体育元素被引入徽州。当时盛行的体育活动众多,如拔河、射箭等。
宋代至明清时期,徽州的经济具有了新特征,理学的兴起使徽州的宗族活动盛行。在经济与文化思想的双重作用下,徽州民俗体育活动主要以娱乐和祭祀为主,并与当时的节日民俗结合得较为紧密。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也开始由外地传到了徽州,如端午节的游龙舟活动,便是由南方传播过来的,它吸收了当地的祭祖习俗,形成了独特的游龙舟活动。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一些竞技类体育项目开始在民间传播、发展,并与民俗体育融合,从而使当地的民俗体育开启了新的发展征程,具有了现代性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徽州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民俗体育也随之改变。一些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则通过商业开发得以生存和延续。
二、影响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与地域特征。[3]
(一)徽州价值观、文化心理对民俗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古徽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要地位,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社会文化的家族性和乡土性特征显著。面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人们更多地选择屈从,一些兼具祭祀与巫术意味的民俗文化活动逐渐形成,民俗体育正是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徽州是理学的故里,儒学的伦理思想俨然成为徽州正统道德思想,仁、义、礼、智、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徽州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且体现在了民俗体育活动中,成为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核。这些民俗体育活动反过来强化着徽州的文化特征。叠罗汉作为徽州的一项标志性民俗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宣传功效,对内可起到提高人们认同度和凝聚力的作用,对外则起到宣传和提高人们自豪感的作用,这也是地域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徽州地域环境对民俗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相对封闭,自古是逃避战乱的理想场所。徽州先民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与世无争。自然环境派生出的传统保守的乡村文化是民俗体育文化形成的土壤和根基。它不仅直接产生本土体育文化,还改造着外来体育文化,使之本土化。徽州的打秋千最早并不是源于徽州,而是由外地传入,但是由于地域、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的差异,使其活动样式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徽州的打秋千更注重群体的协作性,活动的准备、组织和进行等均需要全村的参与,男女老少皆是活动的主角。同一种民俗活动,在不同地域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与烙印。舞狮习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百姓祛除病痛。歙县王村的舞狮活动要舞到各家各户中去。这项活动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大人,还包括孩子,大人主要负责舞狮子头,孩子主要负责舞狮子尾,双方合作,让舞狮活动更具观赏性。而黟县的舞狮方式主要为赛狮,具有奔放的特征。
徽州民俗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为基础,在内容、形式和参与者活动心理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此外,徽州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外来体育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正是在地域影响与外来文化的持续作用下,徽州民俗体育文化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如今,随着徽州地域限制的弱化以及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的增多,民俗体育文化在强化自己地域特征的同时,也在大步迈入现代文化的发展洪流中。
三、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转向
现代社会是开放、多元的。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传统的、民俗的东西都接受着现代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徽州民俗体育文化也必须主动做出自己的调整,实现其在现代社会的转型。
(一)从传统到现代
当下的徽州正经历着城镇化发展阶段。以前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逐渐消亡,民俗体育文化在此社会大背景下面临着一些新的考验。在农业社会,民俗体育存在的意义不仅是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满足其娱乐需求,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幸福的生活和农业的大丰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西方竞技体育的传播和影响,人们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了人们对民俗体育的新需求。[4]徽州民俗体育应对自身系统的内部要素进行调整,如技术体系、文化意义和组织方式等,从而使其更适应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在技术方面要改变过去对经验的重视,开始向重视体验和科学转变,让技术结构不再杂乱,而是更为有序。
(二)从地域性到开放性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样式,其发展目标是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人们的社会结合方式和生活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徽州传统的封闭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这就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5]徽州民俗体育文化不能再恪守传统的村落自娱文化与巫魅文化,而要把它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赋予其现代性。徽州民俗体育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代表着人们的精神依托。为了更为健康有序的发展,徽州民俗体育文化不应止步于此,而是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对原有的价值功能不断进行丰富和扩展,以满足人们新的需求。一种文化的发展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核心是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兴起使得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开始有了新的发展路径,即旅游产业。在延续优秀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依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结 语
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徽州民俗体育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因素、地域因素进行整理,有利于促进徽州民俗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6]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探寻民俗体育的现代转型,可以在更高的视角更好地传承徽州民俗体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