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中国文化的外语课堂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感与能动性关系研究

2021-01-17武金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能动性外语教学身份

武金锁,王 艳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将中国文化有效传播出去已经得到高校外语教学界的广泛关注。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和知识,同时我们还应该把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传播出去,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遗憾的是,虽然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进行多年,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中国文化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却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多年的外语教学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导入和与外语教学的融合,使得学生缺乏对母语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这不利于外语学习者本土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培养。所以,高校教师有责任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和辩证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感。本文将着重探讨构建高校外语课堂内外中国文化生态环境中,学习者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增强是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

一、文化身份与能动性

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体现文化的内容,同时文化对语言有着制约作用。

(一)文化身份的定义

Holland et al. (1998)认为,身份是个体在参与构建社会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的,不是一个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1]。个体在经过空间和时间的发展中不断地进行身份构建(identity construction),身份构建离不开他人的认同和社会文化资源的供给,因此需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协商。构建身份的过程包括构建(construction)、创建(creation)、发展(development)和修整(modification)[2]163—186。因此,学习者身份(learner identity)是个体在不同时空下形成的,具有情境化的特性。Myron Lustig 和Jolene Koester(2007),认为“文化身份是指个体对特定文化所具有的归属感”[3]。文化身份认同受到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知识的影响,并且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二)能动性的定义

Van Lier(2008)认为,从二语习得角度而言,能动性是经过个人的学习历史和文化经历所逐渐形成的,能动性具有三个特点:主动性:学习者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相互依赖性:能动性与社会文化环境具有相互调节作用;情境性:个体会依据特定环境所实施不同的评估采取不同的行为[2]180。

(三)理论框架

本文涉及到的理论框架是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生态给养理论和内化理论。生态给养理论:Van Lier(2008)指出是作为环境的特点,给养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资源和调节工具,因此在学习过程学习者会主动地采取行动,充分利用与他人或环境之间的互动机会,从而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2]175。内化理论(internalization):内化过程是一个从外在形成的调节资源到实现调节思维的心理功能的转变过程。内化过程有效连接社会交际和和思维活动。内化过程不只是单一的由外向内的过程,还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表征过程。内化理论的核心机制是模仿(imitation)。这里的模仿是指一个复杂的,具有潜在转变的行为活动,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鹦鹉式模仿。持续性的模仿是有目的性的[4]。大学英语课堂内外中国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从理论上讲,将有利于学生文化身份的发展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增强。该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二、研究问题

将中国本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文化对比中更好地掌握异域文化,提高文化认知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促进大学生构建中国文化身份。跨文化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只有将本土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有效融合于大学外语课堂内外教学中,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素养和全球视野的合格人才,实现大学外语教学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在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大学英语学习经历中(English Learning History),构建了怎样的学习者身份?二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动性与学习者身份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

本文选用的《中国文化概况》课程源自于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该课程分为12个章节,涵盖中国文化历史12个方面,如中国古代哲学、中国文学等方面。学生通过此课程的系统学习将对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全面掌握中国文化术语,进一步学习了解中国文化,并在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介绍中国文化,从而实现学习外语的同时增强大学生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感的教学目标。本文采用翻转教学模式,将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小组的划分是以学生的共同兴趣为基础,如对古代思想和文学感兴趣的同学为一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偏好,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参加小组活动的欲望。每个小组课堂展示时间为10分钟。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个人叙事法。学习者所记录的是自己学习体验的文本叙事,可以向研究人员展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动态发展的社会文化特征,叙事文本中涵盖了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相关的学习行为,学习者身份构建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5]。因此,研究人员可以从学习者个人叙事文本中获得学习者身份和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文本主要以书面形式为主。学习者叙事文本包括课堂内外和学习经历历史两个方面。

(二)研究对象和数据搜集

研究对象是黑龙江省某高校2020级大一新生张同学( 男)和吴同学(男), 两名同学来自本研究所实施的构建大学英语课堂内外中国文化生态环境试验班。张同学和吴同学需要每周撰写一篇书面叙事文本( 400 字左右) ,内容主要记录他在这种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内外教学模式学习中的经历、体会和反思。研究时间开始于2020年10月,持续12周,共计24篇叙事文本。这期间研究人员会定期对这两名学生进行访谈,课程结束后,他们还会写一篇反思日志。之后由研究人员进行主题提取和数据分类整理。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习者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感增强

张同学是电气专业的一名理科生,他坦言由于自己自幼对理科感兴趣,因此对中国文化传统了解比较少。张同学在反思日志中反复提到自己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只是为了拿高分,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但在进入高校后,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与将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大学。经过一学期的《中国文化概况》慕课自主学习,虽然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他坦言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自己现在不只是一名英语学习者,更是一名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他觉得很幸运有这样的机会可以通过慕课学习在全英语的语境下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又能接触到地道的相应的英语表达。自己从一个被动的语言学习者逐渐转变成一个对英语和对中国文化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的探索者,这种身份的转变激励着他肯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学习报告的撰写中。他举例道,在中国古代文学这一章节的学习中他对苏轼的生平和作品产生了极大兴趣,他去图书馆借阅了林语堂先生撰写的《苏东坡传》 ,并观看了有关苏东坡的纪录片,背诵苏东坡的诗词,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词表现了诗人虽处逆境屡遭挫折却不畏惧的坚强、乐观和旷达的性格。该同学还在课堂展示中同师生一起分享了这首诗词的英语版本,同学们也被他的热情所感染,在英语的课堂中同学们感受到中华诗词的魅力和感染力。

吴同学是机械专业的一名理科生,但他自幼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通过《中国文化概况》慕课的自主学习,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章节学习中,吴同学在学习日志中记录到,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感受到古代思想家他们的教义在今天社会依然对年轻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具有引领作用。最重要的是在中国文化慕课学习中他会有意识地去关注英语表达方式,并积累了大量地道的文化术语语块。现在自己可以流畅地用英语把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以及他的学说介绍给他的英国笔友。吴同学感慨道,自己第一次认知英语的学习不只是为了拿高分,而是把中国文化介绍传播出去的有力工具。他坦言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他感到无比自豪,同时更加认同中国文化。两名学生的中国文化慕课学习都达到了预期效果,他们的英语能力在得到提高的同时,各自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感也大大增强。可以说,慕课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他们为自己祖国博大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

(二)学习者文化身份的构建激发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本文的研究实施翻转教学模式,将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学生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观能动性(agency)[6]。母语和初始的身份往往无可争议地被赋予,但是新的身份构建过程往往是学习者自我选择而形成的,张同学的语言学习经历也有效地证明了这一点。张同学从单一的英语学习者转变为运用英语让世界了解认知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激发和提升。他自我选择积极参与活动,执行教学任务,主动认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同时,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在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中实现自身和社会身份转变和构建。同时,在他的反思日志中提到,由于在做课堂展示中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与肯定,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因此他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可见,在张同学身份构建和主观学习能动性提升的自我调节过程中,他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由于吴同学自幼就喜欢中国文化历史,他的文化身份的构建没有像张同学那样经历了波折过程,而是始终保持不断发展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语言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使得他在英语学习中真正实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以中国文化传播者的身份将伟大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介绍给自己的英国朋友。他在日志中写到,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激发,他还研究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和教义,在展示中吴同学不仅可以背诵《道德经》,还可以用流利的英文为同学做汉英释译分析,师生共同接受了老子那些耐人寻味思索的辩证道理。大家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即了解别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才是高明的;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克服自身弱点才是真正的强者(战国·老子《道德经》)。

The one who knows well about others is only a smart guy, whereas the one who understands himself is the sensible Solomon.

The one who could defeat others is just a strong man, whereas the one who could win over his evil in mind himself is really a powerful one.

两名学生的案例都证明了构建大学外语教学课堂内外中国文化生态环境,会使学生在受到社会文化调节的同时也会进行自我调节,实现了文化身份的转变、构建和发展。同时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结束语

本文的着眼点在于将中国文化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内外的教学中,构建外语教学的母语生态给养环境,研究证明了有效地将本土文化融入大学外语教学中,首先能让学生明确学习外语的目标,学生们认识到在学习掌握外语、了解目标语文化的同时,还肩负着继承传播中国本土文化的光荣责任和使命。其次,学生在学习者身份转变与构建中激发了主观学习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过来,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又有利于学生文化身份构建,所以学习者身份和学习能动性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因素。此外,当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时,比如教师同学生的互动协商,本土文化的有效输入都可以转化为语言学习者的积极给养,并促进学生学习身份的构建,激发主观能动性。希望可以对促进中国文化有效融入外语教学改革的实施与发展有所启示。

猜你喜欢

能动性外语教学身份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