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建设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1-01-17王运宏
王运宏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一、校企合作建设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期待校企合作
“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标志着智能制造在装备制造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适应于智能制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建设团队比以往更迫切。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人员结构需要清晰合理,团队成员具备高级职称工程师的比例要逐步增加;来自装备制造企业兼课教师数量应达到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且所有实践性强的课程都由兼职教师或有3年以上智能制造工程实践的专任教师担任。尤其是专业带头人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卓越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技术研发水平,且能有效带动团队成员专业性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双带头人,在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制造企业兼职教师中选择高水平专家担任带头人。同时,根据培养规模大小、培养任务难易程度和技术技能复杂程度确定团队规模,并注重专兼职成员之间在专业开发、专业技能、教学个性上的优化组合,进而充分有效利用合作企业生产信息和设备资源。
(二)企业缺位对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影响
装备制造企业现实性缺位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使得多数生产性实训基地无法形成真正的生产性流程,缺乏生产性氛围,专任教师模拟上岗无以实现。高职机电类专业专任教师与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接触较少,大部分教师对智能制造日新月异的创新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难以及时有效把握,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适时提高,课堂教学缺乏智能制造生产、技术研发和产品最新案例,使得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理论知识传授偏重,实践训练无法真正对接企业生产[1]。装备制造企业缺位也导致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无力形成合乎教育教学需要的课程结构,教学环节难以优化组合,专业课堂往往缺乏实践性的课程。由于装备制造企业缺位,相应的装备制造职业文化、装备制造技能文化、生产质量文化难以成为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文化的核心内容,专任教师对装备制造技能价值、规范和荣誉感认识模糊,对装备制造质量准则把握不准。
(三)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建设的制约因素
校企合作推进的速度有限,使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很多方面局限于学校,多数专任教师专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没有保证,有的教师多年未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其专业教师补充的来源普遍出自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而引进智能化制造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很不容易,导致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专兼结构不够协调。相关装备制造企业忙于技术创新、设备升级换代和开拓市场,无力支持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主动为合作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提供有效岗位很少,少数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无法参与到关键技术岗位;企业技术人员工作任务更重,兼职教师兼任机电类专业课程有限,更多团队兼职教师只能进行专业指导、实习指导或毕业设计指导,无心且无力上一门完整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二、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成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一)成长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作为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中的专任教师,其持续有效成长面临系列难题。最主要的是成长目标模糊,多数专任教师追求专业技术职称,难以用心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自然缺乏对智能制造现场操作能力的及时掌握。其次是成长动力不足。“双师素质”的获得需要专任教师在企业生产现场和校内外教学现场反复实践,需要有比较长时间的成长周期,个别教师将深入智能制造现场的时间用来写论文、做课题,觉得经常性的企业工程实践辛苦又麻烦,又不会显著提高工资收入[2]。再次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践基地无以承载机电类教学团队中的专任教师高质量现场实践,成长模式不清也困扰着这些专任教师成长。多数机电类高职院校采取行政方式推动相关教师成长,很少考虑教师的个体特征,与专业教学关系不大的培训较多;部分机电类高职院校难以拿出更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专任教师自发产生成长需要,没有根据智能制造与教学对接总结归纳相应的成长模式,专任教师的成长失误自然难以避免。
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中的专任教师成长欠缺自我价值的实现。整个行业对高职机电类教学团队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不但要承担智能制造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提出许多要求的同时却忽略了专任教师自身的各种需要。这些专任教师除了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外,还有应接不暇的教学检查、各种各样的评比,有的还要承担招生任务等其他工作,面对高考分数不高的学生,普遍感觉教学压力大,又无力全身心投入到专业能力提升之中,有许多教师职业倦怠严重。还有部分高职院校不加区分地安排与其他专业教师同样的成长路线,也很少考虑职业成长阶段和个体成长基础而给予统一的工作培训。在成长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有区别的学习无法成为大部分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专任教师职业发展与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体追求。
(二)对策建议
首先要明确团队各专业教师的成长目标,并及时优化其成长内容。总体来说,高职机电类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成长,要求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更加精湛、专业知识与技术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多元,面对基础、个性和特长不一的学生均能有效解决其成长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能及时跟进智能制造真实生产技术和工艺发展进程,进一步提升技术运用和技能操作等实践能力。教师系列职称、工程系列职称职业岗位成长也要同时跟进。其次,团队各专任教师要充分成长,每一位专任教师都要把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发挥出来,进而使团队配合更有力有效。再次,营造和谐向上的团队成长环境,优化团队中各专任教师成长路径,给予各专任教师不定期实践锻炼机会和持续培训,接受包括企业专业人员在内的不同类型专家适时指导,在教育与工程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3]。同时,相关高职院校需要完善激励措施,激发专任教师的成长热情。
三、校企合作建设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的策略
(一)校企合作建设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模式创新策略
校企合作有效建设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关键是要有行之有效的建设模式。其一可采用项目模式。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通过共同完成校企合作拟定的专业建设项目、教育教学项目、技术研发项目、员工培训项目、企业内外生产项目,进而共享生产创新、技术创新、教学创新和市场信息,在密切合作中加深专兼职成员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交流感情,提升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取长补短提高校企成员专业水平特别是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团队成员个人成长和集体进步[4]。推行项目模式的关键是要根据机电类专业教学和智能制造生产需要,并依据专业教学阶段挑选适合教学团队合作的项目。其二可采取工作室模式。立足装备制造企业与机电类高职院校分建教学团队工作室,实现专兼职教师即时交流,推动合作建设团队从虚拟走向真实,间断联系或定时联系转化为日常联系;设在高职院校的工作室主要针对企业兼职教师,为其专业指导、技术研发和教学咨询提供交流平台;设在企业的工作室主要面向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并为其进行企业实践、技术研发、指导实习提供方便。其三是虚拟模式。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平常工作任务繁重,集中进行教育教学研讨、技术创新和研发、互助培训等缺少时间保障,可通过高职院校空间教学平台进行专业指导、教学交流、课程研究活动,通过企业技术交流平台进行生产设计、技术研发、员工培训活动,既消解了时间空间限制,也使不同组织成员能够即时沟通,降低合作成本。
(二)校企合作建设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推进策略
没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就不可能实现高职机电类教学团队校企共建目标。为此,首先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如成立机器人职业教育集团,将装备制造企业资源有效整合进机电类高职教育资源链,吸引智能制造企业参股机电类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或进入合作院校开办制造类车间;机电类高职院校可通过承包、租赁、参股等方式进驻合作企业开办分厂、车间,增加机电类专业师生企业实习与实职锻炼机会。其次是促进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实质性融合,团队负责人能以虚心的态度与企业工作人员和校内专任教师沟通,接纳专兼职教师特别是企业成员意见,根据团队建设或开展工作需要选聘工作能力强的企业专家担任首席专家[5]。其三是完善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培训,提高共建深度和广度。根据团队成员来源、特长和成长阶段不同提供差异化的培训项目,分配不同类型和难易程度恰当的工作任务,校企协同管理和考核培训,资助合作企业兼职教师获取高教系列职称;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建立企业兼职教师成长基金,并约定兼职期限,推进专兼职成员定期岗位轮换。
(三)校企合作建设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的保障策略
首先是提供建设条件。行业主管部门要推进国有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共建高职机电类教学团队成员成长基地,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机电类高职校企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给予合作企业兼职教师经费资助和物质支持;引导合作大中型企业积极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加入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为高职机电类专任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提供合适的岗位和有效的工作条件。其次是建立保障制度。产业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出台校企合作建设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支持政策,甚至可就企业兼职教师兼课频率和效果、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合作技术研发等情况进行督查[6]。相关高职院校要优化教学团队建设和管理制度,构建有利于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成长和开展工作的教学制度、分配制度、培训制度和职称评聘制度。另外是建立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团队成员成长的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