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期间高职大学生线上教学特征及教学模式

2021-03-09王丹丹

河北职业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防控疫情高职

王丹丹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河北 沧州 061199)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国,由于其较强的传染性,导致高校无法正常开学,应教育部指示,各大高校开始进行线上教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公开课作为实体课堂的补充已不足为奇,早在2007年彭文辉[1]等分析了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围绕如何改进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展开了相关讨论,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MOOC等网络化课程在2008年后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学习平台,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投入到在线学习的研究与设计当中[2]。许多高校借助网络课程开始教学改革,设立校内网课,一些学者做了关于大学生网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大学生使用网课学习的影响因素[4][5]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学者基于MOOC、数字化教学平台等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究[6][7][8][9],目的是更好地改进网课学习。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化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之一,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省市都非常重视线上精品课,一些高校已经采用实体教学为主、网络课程为辅的教学模式,也有部分高校某些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然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全国高校采用完全线上教学的模式保障学生在家学习,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一些学者也做了相关研究,有对中小学线上教学进行利弊分析的[10][11];有关于中职学校的调查,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的[12],也有对高校线上教学进行研究的,邬大光等[13]做了大规模的调查,调查对象有老师和学生,研究线上教学的阶段特征,也有学者以某一课程为实例,研究大学生线上教学问题对策及教学模式等[14][15]。通过对河北某高职院校的问卷调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线上教学特征,探究线上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线上教学的优化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作为线上授课教师,对河北沧州地区某一高职院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学生上了10周网课之后,以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借助于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94份,有效率为93.8%。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客观条件对网课质量的影响,另一部分是学生主观感受对网课的意见及态度。通过统计分析(表1),调查对象男女比例较为均匀,各个系别分配适中,几乎涵盖了整个学校的全部专业,能够较为普遍地反映高职院校整体的线上教学状况。

表1 样本属性构成

二、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特征分析

(一)良好的网络条件为线上教学提供保障

通过调查发现,该高职院校有62.5%的学生上网课的地点在乡镇村,25.8%的学生在县或县级市,其余的在地级市或直辖市。同时通过线上教学网络状况的调查,16.3%的学生家里的网络状况很好,32.4%的学生网络状况好,45.7%的学生网络状况一般,仅有3.5%和2.1%的学生觉得网络状况较差和差。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小城市甚至是乡镇村里进行线上学习,但是总体的网络条件是可以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现代科技、现代化网络技术为特殊时期的学习提供保障。

(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调查得知,93.7%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课,其余的使用平板、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在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上网课的需求,值得说的是单一的上课工具所获取的是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了老师录制的微课、相关文本资料、所引用的网络课程资源(图1)等,以及通过直播/录播讲解PPT、通过屏幕共享演示操作、师生语音交流、开展线上讨论等多种线上上课形式(图2),这些丰富了课堂内容。虽然与学生不能面对面,但多样化的方式、多元化的内容同样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平台、多手段过程化考核方式保证学习质量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更好地保障线上教学,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雨课堂、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免费为各大高校开放,并提供相应的使用方法的咨询服务。通过调查学生在上网课期间会多个平台并用,也借助于平台的便利进行多手段的过程化考核。通过数据分析94.4%的学生课堂过程化考核包括“签到”,在“签到”的同时进行“课堂讨论/问答/投票/测验等”占据84.3%,在使用前两种方式的同时也使用“课后作业”占据78.6%,除了前面主要的方式外还包括“章节小测”和“其他”考核方式,也有利用这几种手段相互组合进行课堂考核。这种多手段的考核,一方面充实了线上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真正发挥网络课程平台的优势,平台本身的数据分析减轻了教师作业批改负担,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网课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学习进度。

图1 线上课程资源

图2 线上上课形式

(四)师生共同努力保证教学效果

如图3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是大一学生,班级课程时间的安排是平均每天4小时,但也有30.4%的学生在线学习时间低于4小时,根据上文分析发现网络条件对在线学习影响不大,更多的是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线上非学习性的干扰因素太多,自律性差等。与之相对的30%的学生“经常会”自主学习其他网络课程资源,58.7%的学生“偶尔会”。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效果是给予肯定,33.8%的学生是非常满意,50.3%的学生是满意。在线学习态度积极、非常积极所占比例达69.2%,在线学习兴趣高、较高达49.5%,1/3的学生都会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地参与讨论。通过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较为积极地接受,“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图3 大学生线上学习行为状态

三、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模式探讨

(一)总体架构

为解决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问题,借助与现代化网络技术,通过上文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教学,对高职院校完全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部分(图4):第一个部分是课前线上准备,核查上课人数,包括上传资源、签到和打开直播平台;第二个部分是在线授课主体部分,包括课前导入、课程讲授、课后讨论和课堂小结;第三个部分是课程评价,包括单元小测和授课过程的考核。

图4 线上教学模式

(二)内容分析

1.课前线上准备。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传统教学师生之间能够面对面沟通和交谈,而线上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模拟,双方面对的是屏幕,力求依靠网络直播达到面对面的效果,需要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基本做法是利用云班课、雨课堂、钉钉等平台组建班课,提前上传上课所需的PPT课件、相关文本资料等,通过设定分值考核学生的资料学习情况,在课前进行签到检查考勤,这也是过程化考核方式之一,再通过qq直播等进行课程直播并进行屏幕分享,为正式授课做好准备。

2.线上教学过程。在正式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传统课堂的思路进行讲授。课程导入—主要内容讲解—课后讨论—课堂小结,但值得注意的是课程的导入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上节课内容做好衔接,采用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线上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在学生可能没有教材的前提下,线上教学既要注重知识的讲授,又要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提问答疑的互动,一方面检验学生对讲授内容能否听懂与掌握,另一方面也是检查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与传统课堂相比线上教学所讲授的内容少一些,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提问和答疑等,这一环节是线上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适当的加分奖励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因为不是面对面,学生敢于发言,和老师、同学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地进行交流分享,完成知识的内化,也可以提一些关于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设计。同时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借助平台进行头脑风暴、小组协作等课堂活动,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并签退。

3.线上教学评价。课程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从课前的自主学习资源情况、签到、参与课堂讨论情况、课堂活动到签退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客观评价是出自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提前为课程资源、签到、课堂讨论、签退设置分值,自主学习就能够获得;主观评价是课堂活动中教师额外加分、小组活动的互评、作业评价和单元小测。借助于平台的优势,直观化和可视化地评价使学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对自身进行反思,及时查漏补缺。

四、结论与讨论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线上教学屡见不鲜,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问卷调查与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特征进行的分析,并对这种完全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现代信息化技术是实现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基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当下的网络条件能够较好地保障线上教学的流畅,智能手机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各种各样的学习平台免费为各个学校服务,为线上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生本身熟悉网络、喜欢网络,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主观角度出发,84.1%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效果是满意的,学习态度较积极,学习兴趣较高。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是为了达到“停课不停学”的目的,通过对高职院校线上教学特征的分析,得出线上教学模式既注重知识的讲授,又不能忽略学生的参与互动,整个线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重视对学生的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线上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促进传统教学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和学习效果,减轻学习压力、增强学习信心,为传统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正式得益于它的这些优势,互联网+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使得线上教学在特殊时期起到的非常大的作用,本研究只是基于问卷调查对疫情防控期间的高职院校线上教学特征和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其深入性和广泛性的研究有所欠缺,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线上教学影响机制和实证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防控疫情高职
战疫情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