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究

2021-01-16郭广伟

人民长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动体系教育

劳动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任务,并让学生获得劳动生产基本技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稳步实现现代化教育强国目标,还有助于培养有思想、有觉悟的劳动者,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劳动教育体现以劳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等功效,“五育并举”的劳动教育观念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总体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科技时代背景下对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重视和创新劳动教育,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才能更好教育学生成为爱劳动和会劳动的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现了党对教育的新要求,站在科技时代方位上以马克思劳动观理论为指导思想,发挥劳动教育全方位的统领功能。作为高校要以劳动教育为重要抓手提升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强健和审美境界的提升,发挥劳动教育的社会与个体功能,克服过去只重视实践而缺乏劳动理论教育的问题,克服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出现偏差的问题,重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与标准,建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体系。还要积极建构和完善劳动教育资源系统,创新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协同劳动教育各方主体,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主导性和引领性作用,积极完善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综合性。

为此,由曾天山与顾建军合著的《劳动教育论》一书,对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思考,系统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复杂性与内在机理,对科技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寻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作者以劳动教育承载中国梦为切入点,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基本概念与要义、历史经验和教训、时代价值与特殊价值等问题,进一步闸述了劳动教育政策、劳动教育管理、劳动教育教学论,还建构了科技时代与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相关的体制。作者还以指导未来劳动教育实践为目标,具体探究了劳动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与怎么评等实践问题。该书从学理与实践层面对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地阐述,深刻分析了劳动教育的相关经典理论论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也为广大高校师生理解和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作者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导,探究了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可持續发展的新路径。作者还立足于科技时代背景下新的社会劳动形态和时代特点,结合具体教育实践从立场、内容和功能三层面阐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的路径,切实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该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案例丰富、结合事实、表达生动与可读性强等特点。

在书中,作者首先阐述了劳动形态和劳动教育价值问题。所谓劳动形态指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在人类生产活动中所采取的表现形式,如潜在的劳动形态、流动的劳动形态和物化的劳动形态等表现形式。科技劳动成为第一生产劳动,经营管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态,精神生产和服务业的劳动日益重要。劳动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体现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其次,论述了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劳动教育的一些主要内容。我国劳动教育工作可分为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全面做好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和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三个阶段。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表现为: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将勤奋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劳动,将来才能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途径来实施劳动教育。第三,论述了劳动教育目标和劳动教育形式。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育人目标是突出强调劳动教育的思想性,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和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勤俭、奋斗和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他们具备基本劳动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三种劳动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第四,论述了劳动教育方法和劳动教育途径。细化顶层设计,细化劳动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式和评价等;加强制度保障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构建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实施机制;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员职责,并积极争取社会群团组织力量以推动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把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最后,论述了劳动教育融入育人体系、大中小幼贯通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各类学校融通劳动教育、多方协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评价和互学互鉴劳动教育等问题。

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的劳动教育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说劳动教育是契合人的本质的;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说劳动教育可以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来说劳动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今科技时代我们要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劳动教育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核心内容上要侧重树立劳动价值观,目标导向上要力求提高劳动者素养,方法途径上要重视劳模精神的践行。其次,要积极探究新时代语境下劳动教育的功能内涵,了解和掌握以往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因对劳动教育实施存在着观念上的误区,从而导致重实践轻理论、劳动实践活动资源保障不足、家庭与社会的职责和目标模糊,考核评价体系标准单一化、学段目标缺乏连贯性和精准性等问题。为此,我们要构建劳动教育资源系统,加强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促进劳动教育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建设,重视新时代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最后,还要积极创新劳动教育实践体系,落实以制度性为原则的劳动实践;强化以持续性为原则的周期活动,重视以渗透性为原则的隐性教育;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加强以生为本的导向性,注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提升评价体系的综合性;还要统筹各个学段教育目标,在各学段间形成连贯性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大中小学要依据自身特色制定针对性的目标。

书评人简介:

郭广伟,男,讲师,教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劳动体系教育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