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感知 让有效学习有根基
2021-01-16黄杰
黄杰
[摘 要] 丰富学习感知,是学生们有效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探究知识本质、积淀知识素养的根本所在。为此,教师就得做好激趣引入,诱发观察;实践探究,助力思考;训练反思,加速建构等教学谋划,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积极探索,快乐学习,最终实现数学学习的顺利推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积淀。
[关键词] 感知;有效;学习;丰厚;根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引导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观察、学习思考、归纳推理等,教师就得千方百计地创设问题情境、实践操作情境等,并搭建合适的问题探究平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感知,促使其知识感知积累愈加丰厚,进而助力有效学习生成,促进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等不断发展。
在此,笔者截取五年级“简易方程”的教学片段,粗浅地谈谈如何利用必要的探究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积累丰厚的学习感知,以促进他们学习感悟的深入,使得学习、思考等成为一体,也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加睿智、充满活力等。
一、激趣引入,诱发观察
简易方程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既是陌生的,也是有基础的。究其知识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不只是从五年级才开始学习,而是在最初的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就有大量的体现,比如在括号或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等练习,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在简易方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数学学习经验等,另一方面还得通过更为翔实的例子,以丰富学习感知,促进学习思考深入,为他们形成简易方程的概念、建构简易方程的认知等提供知识支持和思维保障。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年级一组习题,请看看,还熟悉吗?还有什么新的思考和发现?
课件呈现学习素材:(1)如图1。
(2)4+□=7,8-□=3等。
生:材料(1)中图1是问9可以分成6和几,10可以分成6和几。
生:材料(2)中的式子一个是要算出加数,另一个是要算出减数。
生:图1中的小花图也可以改写成材料(2)中的那种算式。6+□=9,□+6=10。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都是一个个相等的式子。
生:就是等式,但是也有一个数是不知道的。
师:不错!这样的算式就是等式。你还能写出一些等式吗?
生:2+3=5,s=a×b等。
生:c=a×4,3×7=21等。
生:10×10=100,○÷□=△等。
……
师:这里有一幅图,你能写出对应的算式吗?(课件呈现,见图2)
……
思考:
把脉好学生的知识积累现状,用活这部分知识经验等,引领学生们去观察、分析,既使得简易方程的核心知识点在回忆中留下印象,又能让学生体会到一年级乃至后续的学习中是有大量的等式的,只不过我们没有很好地去观察它、理解它而已。
为此,笔者通过再现一年级的数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发现其中的共性知识。同时,引导学生举例,当学生在举出不同的等式时,他們的学习视野得以扩张,学习思考也会随着素材的积累而不断深入。大量的感知冲击,能够让学生在比较感兴趣中快乐学习,促使他们积极地投身于有效的发现学习之中,也使得他们的学习活力得以保持,学习研究充满活力。
二、实践探究,助力思考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究,是他们学好简易方程的有力抓手,也是让他们亲历知识形成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在简易方程教学中,教师就得引导有效的学习观察,并学会运用知识去解读教材中的所有天平图,从而在思考中发现天平平衡意味着相等的原理,进而建立等式的概念,为进一步提炼方程的意义提供感知力量,为理解和掌握方程的基本原理奠定数学知识基础。
生:刚才的天平图(如图2),我们认为左右相等,就是50+50=100。
生:例题2中的4幅图(如图3),有2个是相等的。第2个和第4个是相等的,它们的式子是x+50=100+50,x+x=200。
生:是的,但是第1个和第3个是一边翘起来的,说明它们是不相等的。x+50>100,x+50<200。
师:从中不难看出,有的天平是平衡的,写成的算式是相等的,是等式;还有的天平是倾斜的,所以写成的算式就是不相等的,是不等式。你的心中还有怎样的式子是等式呢?
生:山羊+绵羊=羊的总和。
生:( )×6=300,60-□=20等。
生:A+B=C,2a=100等。
……
师:我们收集整理了这么多的等式,x+50=100+50,x+x=200,50+50=100,山羊+绵羊=羊的总和,( )×6=300,60-□=20,A+B=C,2a=100等。你会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生:一类是英文字母,一类是数字,一类是文字或符号。
生:我认为一类是关系式,一类是需要计算才能得到结果的等式。
……
师:实际上数学家们把等式进行了这样的分类,一类是有未知数的,也就是刚才同学们议论的需要计算才能得到结果的那种等式,一类是没有未知数的。你能听明白吗?
生:什么是未知数?
生:就是不知道的数字啊!
生:也不全对吧!应该是不知道的,但还能计算出来的,比如( )×6=300,60-□=20中的( )、□里的数,都是可以算出来的。
生:是的!像A+B=C是难以有一个明显的结论的,像50+50=100就是一个计算等式。
……
师:不错!那上面的式子中哪些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呢?
生:经过分析,我们认为x+50=100+50,x+x=200,( )×6=300,60-□=20,2a=100,这些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
师:非常正确!我们把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同伴交流,什么是方程?研究方程要抓住哪些重点要素?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研究讨论方程的意义。
生:方程必须是等式,还要含有未知数。
生:我们认为,未知数可能是x,也可能是( )、□,还可能是一个汉字或其他字母。
生:这点很有意义,所以☆×8=200就是方程。
师:正确!每个同学都写出几个方程并与同伴分享,要好好地说明一下理由哦!
学生活动,写方程,说想法等。
……
思考:
方程的本质是等式,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也是理解和掌握方程概念的关键点。为此,笔者在这两个层面都投放了大量的精力,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归类等,使得感知愈加丰厚,也使得学生有了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与素材。
教学中首先抓牢教材中的例题,以例题中的情境图为切入口,帮助学生建立等式概念。同时,也让学生在不同的表象冲击下更科学地理解等式的意义,明白等式是算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从而帮助学生较好地区分不等式。紧接着,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写一写等式并组织展示交流,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他们的学习视野,使得关于的等式的感知表象积累达到了一定的厚度。
其次,引导学生把等式进行分类,以引起学生的争辩,通过质疑等措施,让学生逐步感悟到等式的分类,特别是那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而使方程的概念得以初步形成。同时,学生们在不同角度的问题引领下,更科学地理解未知数的概念,使得他们对未知数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解读,也使得方程的概念理解愈加深刻。
三、训练反思,加速建构
练习的本质就是运用既有的知識、经验与思维等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问题突破中更好地建构认知,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发展。为此,在简易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得善于利用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等,科学地设计一系列的问题研究性练习,让学生在训练研究中学习观察、学习分析、学习思考、学习应用知识,从而实现有效学习的打造,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积累。
师:学习了这么多的内容,你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判断下列的式子谁是等式,谁是方程吗?
(1)6+x=14;(2)36-7=29;(3)60+23>70;(4)8+x;(5)50÷2=25;(6)x+4<14;(7)y-28=35;(8)5y=40。
生:(1)(2)(5)(7)(8)都是等式,因为这些式子中有等于号。
生:是这样的,用等于连接成的式子就是等式。
生:方程只能在等式中寻找,它是(1)(2)(7)(8)。
生:肯定有问题,如果(2)是方程,那么(5)和它是一样的,也应该是方程,但你却没有选,所以肯定是不对的。
生:是的!(2)(5)是等式,但它们没有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
师:经过辩论,你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得怎么样?
生: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有的等式却不是方程。
……
师:归纳得很有水平!那下面的问题,你会思考吗?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1)3+▲=10;(2)■×6=48;(3)240÷●=8。
学生自主练习,并通过学习成果汇报引发学习议论。
……
思考:
采取多元化的练习,不仅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多样化的练习之中。教学中,笔者依托教材,没有刻意地设计更多的训练题,而是紧紧围绕教材,用好教材。其间,不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而是把思考、说理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对方程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使得等式、方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学习中逐渐被感悟、被理解。
总之,在简易方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地把脉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并以此为源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等,以实现感知变得更加丰厚,理解变得更加深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集体思维的交互中实现学习的有效推进,实现简易方程认知的科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