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2021-01-16李文林

种子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应用前景

李文林

摘    要:白皮松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能够在园林建设中当作观赏性植物,同时呈现出相应的药用价值。白皮松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繁育栽培技术比较落后,对其开发应用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主要对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和应用前景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应用前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10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791.243       文献标志码:B

白皮松是我国稀有的常绿树种,具有耐寒、耐瘠薄、适应性较强、病虫害少等优点,在松树类型中具有自身独有的特色。

1   白皮松繁育栽培前主要技术

1.1   苗圃选择和处理

栽培人员选择苗圃的过程中,针对白皮松的实际生长特点和当地自然环境、地形、地势等条件,选择交通便捷、光照时间长、地势平坦,同时在海拔1 500 m之下的山地当作种植苗圃,土壤选择肥沃的沙壤土和腐殖质土,排灌更加便利,同时禁止选择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带。选好地块之后,需要在白皮松播种的前一年秋季做好相应的整地作床工作。另外,应在苗圃地铺上一层杂质少、疏松透气的土质,同时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有效消灭有害病原体,做好耙平工作,在上面铺上有机质,保持铺设厚度3~5 cm即可。

1.2   播种技术

栽培人员对白皮松进行播种的过程中,需要淋湿育苗床,主要以浸透苗床最合适,每年4月中旬为最佳播种时间[1]。白皮松在该阶段处于生长期,能够有效促进幼苗向木质化转变,最大程度降低白皮松幼苗期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提升苗木的存活率。通常情况下,栽培人员应用条播的方式,保持20 cm左右的行距,7 cm左右的株距,不能种植过密,一般针对白皮松播种量要管控在1 500~1 700 kg/hm2。另外,栽培人员对白皮松种子播完之后,在其上方铺盖大约3 cm的土层,做好压实工作。

2   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

2.1   种子选择和催芽处理

栽培人员需要注重白皮松种子的选择工作,种子的质量对后期白皮松生长状态起决定性影响。因此,栽培人员需要采种母树,具有树形良好、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树龄为20~60年等特征的树种,通常情况下每年的9—10月份适合采种,当母树球果颜色逐渐转变成淡黄绿色最适合采摘。栽培人员采摘较早的情况下,会对白皮松树的发芽率产生不良影响,当采摘较晚时,会出现鳞片裂开,种子散落现象。另外,在正式播种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催芽处理,以促进种子更快、更好地出苗,达到出苗更快、更齐的目的,在春季播种育苗的情况下,大多采用沙藏法催芽。栽培人员在种子播种前一年上冻之前,选择干燥、向阳、背风的位置开挖浅坑,结合种子的实际数量确定坑长,深度保持1 m,宽度0.7 m,同时在坑底铺20 cm厚的干净湿沙之后,铺3 cm左右厚的白皮松种子,之后在铺一层相应厚度的湿沙,按照上述顺序直到距离地面大约20 cm,埋好沙子,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鸟类损坏[3]。栽培人员采用沙藏法进行种子催芽的过程中,需要在坑中间插几根木棍,便于透气,天气回暖应加强种子检测力度,当出现50%以上的裂口种子可以进行播种,提升种子发芽率,保证出苗整齐,便于白皮松后期健康生长。

栽培人员针对干藏种子可以应用浸种法催芽,通常情况下在种子播种之前的50 d进行,将种子放在80 ℃热水中浸泡2 h后捞出,之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在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 h,同时在30 ℃左右的温水浸泡36 h,放在室内做好催芽处理,保持每天1次以上的翻动,根据种子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喷水工作,促进种子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种子经过10 d左右陆续发芽,当芽长为0.1 cm左右时可以进行播种[2]。种植人员采用浸泡催芽法,当芽长不能同时符合相应要求时,可以边剪边播。

2.2   育苗技术

栽培人员在进行大田育苗的过程中,播种前7 d可以喷洒1%硫酸亚铁溶液或者1.5%福尔马林溶液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少量多次的浇水,促进水分全面渗透苗床保证底水充足。栽培人员在浇水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漫灌,防止对苗床损坏,不利于有效育苗。栽培人员可以在4月中上旬开展播种工作,采用条播方式的情况下,通常保持20 cm左右的条距,8 cm左右的播幅,种子上面应用2 cm左右的土层覆盖,进行压实。

栽培人员采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大多应用塑料薄膜容器袋,规格为高度11~21 cm、直径7~10 cm、厚度0.02 mm,在育苗床上进行铺盖,同时采用树枝将塑料薄膜容器袋固定在育苗床上装土,选择沙土、腐殖质土为基质,全面清除草根和石块,增加辛拌磷杀虫剂 300 g/m2,有效防治蝼蛄、地鼠等地下害虫,同时增加相应的尿素当作底肥,进行混合均匀装入到容器袋。栽培人员装土的过程中,需要从容器袋的四角向中间装土,边装边压实,土层需要低于容器袋边缘,便于后續浇水工作。通常情况下,容器育苗在解冻15 d左右进行播种,在容器中浇透水之后,每个容器袋采用点播3粒种子的方式,在种子上部覆盖1 cm厚的土壤,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层湿润。

2.3   苗期管理技术

(1)施肥管理。苗期通常进行2~3次追肥,首次采用尿素,再次以磷钾肥为主,进入8月之后停止追肥,保持苗木木质化,保证苗木安全过冬。白皮松幼苗主要以基肥为主,适当进行追肥,从5月中旬至7月底的生长旺期进行3次左右的追肥,以氮肥为主,每667 m2追施腐熟的猪粪尿150 L,增加水1 000 L左右,每667 m2施加腐熟饼肥4~16 kg,兑成饼肥水750 L,每667m2施加尿素4 kg。白皮松生长后期停止施加氮肥,主要以磷钾肥为主,还可以采用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向叶面进行喷洒。白皮松幼苗生长缓慢,适合密植,采用大规格大苗培育需要在定植前进行3次移栽。两年生苗木主要在早晨顶芽没有萌动之前带土移栽,株行距20~60 cm,不伤顶芽,移栽后连续浇2次水,间隔7 d后再次浇水;4~5年生苗木,进行第2次带土球移栽,保持60~120 cm的株行距。

(2)浇水管理。栽培人员需要在幼苗出齐之后,逐渐加大苗床通风时间,通过炼苗增强抗性。白皮松喜光,但是在幼苗期耐阴,去掉薄膜之后应立即盖上遮阳网,防止高温日晒和立枯病的为害。白皮松种子出苗之前需要保持床面湿润,在床面干燥之后及时进行补水,出苗之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选择早上和傍晚进行浇水。夏季高温多雨,需要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避免产生内涝现象。

(3)病虫害管理。栽培人员在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时,应安排专人加强田间看护工作力度,有效避免鸟类、鼠类对白皮松幼苗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对于鼠类可采用人工捕杀和用药的方式全面清除。白皮松出苗之后,工作人员应在田间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苗木出现病害苗的现象,全面清除已经感染病害的苗木,并进行相应的移栽补种。

松大蚜是为害白皮松主要的害虫之一,会对白皮松苗木的嫩芽和针叶产生较大损坏,容易造成白皮松产生黑霉病,进而白皮松树势生长衰弱,增加了苗木死亡概率[3]。

因此,种植人员需要对松大蚜害虫进行针对性治理,在为害初始阶段,采用50%的辛硫磷乳剂,1 kg药剂兑水2 000 L后向白皮松树冠进行喷洒,有效杀死松大蚜。另外,种植人员在培育管理过程中,结合苗木生长实际情况和需求,应及时进行灌水、锄草、施肥等,保证白皮松苗木茁壮成长,同时需要加强火灾、洪灾、防破坏等工作,必要的情况下在白皮松种植苗圃周围安扎防护网,避免禽畜进入对苗木产生损坏。

3   白皮松应用前景

3.1   城市綠化

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步伐加快,逐渐增加了大量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进而增加了对白皮松的需求量,因此白皮松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白皮松生长周期长、资源紧缺,同时价格比其他苗木较低,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发展应用前景。

3.2   白皮松产品开发

白皮松果实和树干等呈现出良好的经济价值。白皮松果实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价值较强,能够通过相关科学技术开发成多种营养品,同时能够当作多种食品辅助材料。白皮松果实能够制作成奶制品、面食等食品添加剂,优化食品口感。另外,果实白皮松仁具有较高的医药价值,抗衰老、止咳化痰、滋润肌肤。

3.3   园林观赏植物

白皮松树干挺拔、树形优美、树冠色彩鲜艳、四季常青,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能够单独栽种或者和其他阔叶树种搭配,设计出多种景观带,在公园和道路等区域广泛应用。同时,白皮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二氧化硫和烟尘等多种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4   结语

白皮松属于喜光树种,在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需要种植人员掌握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保证其呈现出健康旺盛的生长态势。

参考文献:

[1]韩亚妮.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J].农家科技(中旬刊),2020(1):12.

[2]王亚虎.白皮松栽培育苗及应用前景分析[J].现代园艺,2019(19):87-88.

[3]何佩佩.白皮松主要病虫害种类与防治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0):60.

猜你喜欢

应用前景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量子点探针显影的应用研究进展
物联网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
利用新的广电媒体技术带动广电事业发展
遥感技术在公安业务中的应用浅析
无线通信技术电网通信探讨
信息技术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