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6侯宇轩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发展

侯宇轩

摘要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全球水资源正在快速枯竭,严重缺水给我国农业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当下,相关人员需不断深入研究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开展,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工程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66–02

我国为农业发展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大。现如今,水资源极度匮乏,农业用水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原因是人们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原因是在田间水利工程中仍然使用传统方式进行灌溉,水资源使用率低,造成极其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水资源浪费,相关人员需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将其合理、有效地应用到农业发展中,有效节约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1 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节水灌溉技术是防止渠道渗透和节约用水的基础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地面灌溉,在水运输过程中防止液体通过渠道的各种漏洞或缺口大量流失。一般情况下,若不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到达农田的过程中,水量可损失50%~80%。防渗技术包括管理和工程措施,采用混泥土等防渗材质做出坚固的保护层,在美国被人们认为是最有效、最省钱的灌水技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使用了混凝土代替明渠,从60年代开始推广,并实现大规模应用。

2 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

2.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将压力或自然下降的压力水,通过相应的压力管道送入农田,然后通过压力喷嘴喷入空气中,使水能够均匀地洒在農田上,以此达到灌溉农田的目的。优点是可以均匀地灌溉农田,节省大量灌溉用水,并借助于机械灌溉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缺点是机械设备投资较高,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当前,我国已使用喷灌技术喷灌农田面积达80万hm2,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速度与质量[1]。

2.2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也是在农业中常用的一种辅助灌溉技术。微灌是根据作物的需要,将管道系统安装在滴头上的最后一根管子上,以较小的流量灌溉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广泛用于温室农业、作物栽培中。这种灌溉方法的优点是将水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达到高精度灌溉,可节约水资源和避免水分蒸发。缺点是微灌流量较小,使用受限性较大[2]。

2.3 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灌溉是田间灌溉技术中的一种表面灌溉,是管道代替明渠灌溉系统的一种工程形式。灌溉时利用一个低压力的管道系统将水输送到田地的犁沟来达到灌溉目的,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水资源渗漏量,节约了水资源,增加了可灌溉的田地面积[3]。

2.4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是指利用土壤自身的渗透性的特点来提高渠道的防渗能力,并在渠道外侧建造防渗保护层,既可以借助一些方法增加原渠床抗渗性,也可以利用塑料薄膜、混凝土等材料改善修复渠道。渠道防渗技术除了水利用率高外,还可提高渠道输水能力,输水速度快,有利于农业生产、节约土地[4]。

3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推广范围小,管理体制缺乏科学合理性

受地质地貌影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前我国大部分水利灌溉工程都位于相对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资金不足,政府部门也没有认识到节水灌溉设计和规划对水利工程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节水灌溉工程中投入的资金和人力都较少,导致后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高额维修费,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也影响了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且节水灌溉技术一般只在一些试点进行,还未能大规模推广、覆盖到农田中,导致节水灌溉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应用。

3.2 灌溉方式选择缺乏科学合理性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都采用了大规模喷灌技术,但不一定所有的农田都适合节水喷灌技术,有些地区在进行农田灌溉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灌溉制度和水资源管理上与种植物生长的特点不相适应,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实地调查,当地地理条件等因素没有得到充分的综合,导致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导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合理,最终影响农田灌溉效果,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阻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5]。

3.3 节水灌溉规划不完善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传统的灌溉方式时效性和准确性相对较低,仍有一些地区在使用传统灌溉渠道的方式。灌溉人员往往按照自己以往的种植经验对农田进行灌溉,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无法真正地满足农田的用水需求,不仅不能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导致节水灌溉技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充分合理控制土地灌溉用水量。既加大了人力资本的投入,又使种植物灌溉效果不佳,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损失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3.4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严重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灌溉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也缺乏专业的技能,致使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能通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判断与解决,仅凭经验与直觉去解决问题,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甚至导致更严重的质量问题,使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4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与规划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节水灌溉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田间水利工程中,相关部门必须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宣传让农民知道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知道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类型,既让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又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同时,在修建水利工程灌溉系统前,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进行下一步规划,既要满足水利工程的需要,还要将先进的灌溉技术应用于当地农业生产中,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6]。

4.2 合理选择灌溉方法

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农户对节水灌溉理论和技术的综合认识,根据当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节水灌溉技术类型,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灌溉节水效率。若农田面积较大,可以将监控系统应用到农田水利工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节约成本。

4.3 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的生产和应用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相关部门可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以及灌溉设备,如低压管设备,通过低压输送可极大地缩短输送时间,使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50%以上,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可灌溉农田面积;还要对灌溉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将更专业的知识应用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

4.4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訓

我国在节水灌溉方面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领域的技术人才相对稀缺,人才储备不足,每个公司都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各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招兵买马,不断引进新的专业人才。同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要参加相应的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与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和规划的质量,有秩序地运用专业知识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紧急事故。对技术人员和基层施工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确保所有施工参数准确。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质量问题,使水利工程顺利进行[7]。

5 结束语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农业迅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更加突出。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减少农田灌溉水资源的浪费,也可促进我国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和节能化发展。因此,相关企业与单位应结合农田灌溉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减轻农田水害,促进农田节水灌溉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多魁.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研究[J].新农业,2021(17): 66-67.

[2] 张国治.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研究[J].新农业, 2021(16):64.

[3] 张玉林.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的运用思路构建[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8): 101-102.

[4] 刘振,薛辉,张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8):64-65.

[5] 谭万桂.关于推进农田节水灌溉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家参谋,2021(15):181-182.

[6] 高万彪.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农机,2021(4):47-48.

[7] 陈红.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及管理[J].现代农机,2021(4):53-54.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发展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