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2021-01-16詹达武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

詹达武

摘要 新形势下,制度是约束行为、维持部门运行的关键准则,完善林业采伐工作制度可促进林业绿色、健康、生态化长远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发展。探讨了林业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审批程序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64–02

近年来,国家提倡开展林业活动,并对集体林权制度做出了新规定,旨在重新规划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为林农创造经济效益。改革后,大部分林业资源回归到林农手中,依旧保留了对自留山、职责山的管理,同时家庭式资源分配较平均,有利于未来的发展。随着林木采伐申请的日益上涨,现在的制度略显不足,因此,要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进与完善,以充分保障社会效益和林农的权利,具体操作可从流程方面入手,深入制度内部进行完善。

1 林业采伐的基本情况

1.1 采伐类型和方式

森林采伐分4种类型,即主伐、抚育采伐、其他采伐以及低产林改造。主伐是指林种过后,成长为成熟林、过熟林后,可以进行采伐作业。抚育采伐是以密度为依据,通常在郁闭度大的林木中采取该措施,它能合理解决密度问题,促进林业的生长和发育。低产林改造是指针对生长状态不好的林木,根据情况进行改造,实现布景重造。其他采伐是指如果要占用某地,可对其中的林木进行采伐,以落实计划。

以上采伐类型各有不同,实际采伐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分配,确保生态正常化。通常情况下,用材林是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在采伐期间可借鉴皆伐、择伐以及间伐。皆伐即全伐,在规定范围内将树木砍伐,一般常见于过熟单层林、幼龄树;择伐是采伐选择范围内的树木,通常保留幼木,除去成熟木,常见于幼龄树木复层异龄林,采伐人员在工作前应遵守强度限制,保证蓄积量的40%;间伐与择伐有一定相似度,同样在规定范围内开工,树木类型应留大伐小,常见于郁闭度大的林业[1]。

1.2 木材采伐限额和年度生产计划

目前,国家已落实了木材采伐限额、年度生产计划双控制度。采伐限额是指每5年要进行1次更新和优化,然后由专业部门发布年度生产计划。以《森林法》为例,其中明文规定了用材林采伐速度应低于生长速度,为林业生产创造良好环境,严格控制采伐数量,以及年度生产计划应与年采伐限额呈合理比例。采伐工作应重视其管理和掌控,合理落实,并满足社会需求,在合理的情况下,对某种木材进行采伐或者管理,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维持林业平衡[2]。

1.3 林木采伐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应将林业采伐管理作为工作的重心,满足森林经营的基本内容,落实各项实践管理措施,得到控制与反馈。加强森林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资源生长,完善森林结构,为林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伐区管理分为3个步骤,即伐前调查设计、伐中监督管理以及伐后组织验收。伐区调查设计主要是为了说明该单位具备采伐证明,能够合理安排后期工作,保证蓄积量的有效消耗;伐中监督和验收环节是为了检查工作是否落实到位,避免出现不良现象而造成失误,并制止违法行为。采伐许可证申请流程由林业所有者提出,相关部门接收信息后,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申请的合理性。采伐调查设计应交由专业设计机构解决,做好方案、权属、年龄、林种等方面的整理,旨在为后期工作提供依据。林业主管部门在审核设计内容时,应做好调查和了解,再决定是否发放许可证。采伐后,应对木材进行检验,并凭许可证流入市场,以供应市场需求[3]。

2 林木采伐中的问题

要想加强林业采伐管理,应探究林业采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查阅文献和实际调查可知,林业采伐管理中的问题来源于多方面,其中,管理流程复杂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林业的发展[4]。

2.1 伐区设计精度不高,采伐蓄积难以控制

林业采伐控制规定了2项指标,即蓄积、材积,再加上设计环节的配合,可形成良好机制,但因为设计人员和基层单位资质不足,直接导致了问题的出现,使得后期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而且南方地区地势复杂、交通不便,设计人员要应对现场困难,需要精准找出代表性样点,为工作安排提供数据来源。伐区因为设计精度问题,使得树木过疏,采伐蓄积难以控制。

2.2 管理流程复杂,容易产生违法行为

根据经验分析,林业采伐需经过申请、证明、设计、许可证、现场作业、检尺、运输及流通市场等环节,流程繁琐复杂,耗时长。林农要付出大量时间和资金。有的林农为减少麻烦,会选择减少蓄积的设计理念并通过贿赂等违法行为来节省时间和费用[5]。

2.3 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管理缺位

在调查设计考核环节中,往往以活立木蓄积为依据,设计精度、产材等关键部分,并在测量过程中,分析林木生长、形状、规格等内容,之后进行预想预估,或以综合出材率为依据进行计算,但不能避免与实际产生的误差。此外,签发木材运输证需要借助采伐许可证,且检尺结果与材积情况存在出入,实際工作中会面临一些困难,加上制度的漏洞,导致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总体来说,不利于林业的长远发展[6]。

2.4 林木过度采伐现象频繁

森林生态可防风固沙、蓄水、抵御自然灾害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林业采伐现象较为严重,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众多不法人员开始谋求利益,在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随意采伐林业资源,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各项活动的开展。

3 落实林业采伐管理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3.1 创新机制,以面积控制代替蓄积指标

一般来说,理论与实际存在问题会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因此,今后的森林资源采伐控制可以转化指标,由之前的蓄积、材积转换为面积指标,从而解决理论与实际存在出入的问题,使各项指标更加明确,同时快速发展林农精细化经营,重新调整蓄积,合理化解决采伐面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的发展壮大。众所周知,量变会引起质变,只有不断丰富森林资源,才能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促进树木良好生长,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此外,林业生态圈的恢复还可加强蓄水能力和防风固沙能力[7]。

3.2 简化规范采伐审批程序

为稳固未来发展,必须简化采伐流程,采伐者在申请许可证期间,可凭借权属证明直接省掉采伐年限这一环节;同时可以减少对设计期间专业人员的资质要求,适当放宽选择面,简化审批流程,为林农的经济活动提供便利,促进木材市场的发展。简化审批流程可以为林业行业和市场带来便利,实现科学化发展,并促进机制和管理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3.3 修改法律法规

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林业发展的具体依据,其中明文规定了各项操作流程必须满足法律法规。法治社会依靠的是法律条文约束,也是公民活动的准则,林业采伐活动也是如此,因此,国家层面应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更好地约束林业采伐行为,提高采伐管理制度的有效性,约束采伐人员的违法行为,实现文明建设。

4 结束语

林业采伐管理是林业发展的关键,详细分析了林业采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河.试析建设行政执法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建材·装饰,2017 (14):122.

[2] 徐绍玲.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6(2):242-243.

[3] 祁瑞红,段晋慧,张列峰,等.环境监测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15):42,46.

[4] 安玉泽.浅析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所存在的问题[J].卷宗,2015(8):496.

[5] 李海兵,王绍伟,邰阳.现行环境标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环境与发展, 2019,31(3):7,10.

[6] 李鹏.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建议的探析[J].水能经济,2016(1):180.

[7] 黄仁美.解析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 (26):167-168.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略论开明书店的组织制度与管理制度
盘点 政治篇:有繁有简,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合理
西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启示
武汉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