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蜡梅容器苗培育技术与应用

2021-01-16黄宇潮彭勇沈爱民朱力于宏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培育应用

黄宇潮 彭勇 沈爱民 朱力 于宏

摘要 山蜡梅为多年生常绿灌木,根、叶可药用,叶还可按“炒青”工艺加工成香风茶,冲泡饮用,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药材。随着政府对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山蜡梅产业发展将面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研究了山蜡梅容器苗培育技术和幼苗生长规律,旨在为山蜡梅育苗、造林等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山蜡梅;容器苗;培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S79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56–02

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属蜡梅科,是多年生常绿灌木,喜湿喜阴,多生长在山沟和湿润地区[1]。花呈黄色,叶常绿,具淡雅芬芳香味,丛状灌生,枝条萌蘖能力强,耐修剪,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植物。山蜡梅目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一些企业和制茶户主要依靠收集野生山蜡梅叶片进行生产活动[2]。通过研究山蜡梅容器苗培育技术及幼苗生长规律,以期为山蜡梅产业发展提供帮助[3]。

1 圃地选择与整理

圃地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段,宜靠近公路,有利于苗木的出圃和物资的运输。背风向阳,尽量避开常出现早霜和晚霜的地方,以减轻不利因素对苗木的危害。要具备充足的天然水源或地下水源,以满足用水需求。坡度一般以1°~3°为宜,多雨地区则选择3°~5°的缓坡地,有利于排水。山蜡梅对土壤的要求不高,环境适应性较强。土质要选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略黏也可,土壤pH值5~6最佳。

对圃地进行平整,采用人工或旋耕机耕翻,将大土块整碎。翻挖后暴晒15 d左右,进行日光消毒,并施用1 000倍菌灵水溶液,按8~10 g/m2的比例进行杀菌。苗床按宽度1~1.2 m、深度20~25 cm的标准开墒分畦。用刮土板将较大的土块刮出畦面,除去枝秆、草根、石块等杂物,并将畦面刮平。

2 容器选择与基质配比

选择丙纶原料加工制作的无纺布容器作为育苗容器,规格为地面直径10 cm,高10 cm。基质按黄心土:泥炭:有机肥=7:2:1的比例调配,混合均匀。将调配好的基质装入容器袋中,以装满为宜。将装填基质的容器袋按行、列排放整齐,留取25~30 cm宽的工作过道,喷施1 000倍的多菌灵水溶液进行消毒灭菌。

3 净种与播种

山蜡梅果实为聚合瘦果,自然状态下,种子成熟后易自然散落。6月下旬—7月中旬,山蜡梅种子成熟期间需密切关注种子的成熟情况,在果实变为黑褐色时即可采收。果实采收后放置于阴凉、通风的室内阴干,搓揉或剥开瘦果取出种子,一般1颗果实内含有3~8粒种子。将收集到的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 h,或用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去除空瘪粒后取出阴干。可随采随播,也可湿沙贮藏越冬,至翌年春天播种。

山蜡梅属中粒种子,出苗间隔长,可适当提高播种密度。大田育苗参考播种量约为30 kg/667 m2,撒播均匀即可。播种后用木板将种子压实,覆河沙,以完全覆盖种子为宜。河沙需用1 000倍菌灵水溶液消毒处理,并晾干。用细竹竿搭拱棚,并覆膜。大部分种子萌发周期为1个半月的时间,第一年发芽率高达50%。部分种子在休眠1~2年后萌动,为集约用地,可筛出萌发的种子重新撒播。二次播种后,总体发芽率可达80%。

4 苗期培养与管护

采用随采随播的育苗方式,在消毒、阴干后即可撒播于圃地。沙藏处理的种子可在翌年3月下旬种子露白后播种。播种半个月后种子开始萌动,温度上升后,需掀去薄膜。待幼苗两片子叶完全展开即可进行芽苗移栽。

芽苗移栽后的重点是控制杂草和水肥管理。苗木生长期间,杂草生长快,为避免杂草与山蜡梅幼苗争夺水肥,苗木生长前期需定期除草,以每半月1次为宜。除草时要用手按住基部拔除,以免松动幼苗根系造成幼苗死亡。苗床土壤要保持湿润,以满足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山蜡梅病虫害较少,需重点防治由真菌感染引发的炭疽病和春末夏初出现的红蜘蛛。可喷洒波尔多液200倍液,防治炭疽病。

5 生长规律观测

山蜡梅苗木生长期在6月初—12月初,期间选择3个固定样地,每个样地100株進行观测,每15 d测量1次苗高。具体山蜡梅1年生苗木生长节律和幼苗高生阶段划分见图1、表1。

6 山蜡梅资源应用

6.1 山蜡梅药用价值

山蜡梅叶中富含挥发性油,主要化学成分有桉叶醇、1,8-桉叶油素、芳樟醇、樟脑、龙脑、呋喃、异构环氧化香橙烯等,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味;非挥发成分主要有芦丁、槲皮素、山柰酚、蜡梅碱、鲨肌醇等有效活性成分,还含有12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7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铁、硒等含量高[4-5]。以叶入药,夏秋采收为佳,晒干,主治解表祛风,清热解毒,预防感冒、流行性感冒、中暑,治慢性气管炎、胸闷等[6-7]。以根入药,可治跌打损伤、风湿、劳伤咳嗽、寒性胃痛、感冒头痛、疔疮毒疮等,是茶药两用的野生珍稀植物[8]。

6.2 山蜡梅观赏价值

山蜡梅为常绿灌木植物,冬季开花,花色呈淡黄或黄白色,美丽,具淡雅芬芳香味,春季到秋季叶色深绿,丛状灌生,树形美观,是良好的冬季观花和芳香类园林绿化植物。

6.3 山蜡梅油料开发价值

山蜡梅种子油中含量大于2.0%的9种化学成分为:油酸、1-甲基-蜡梅碱、亚油酸、软脂酸、蜡梅碱、石竹烯、亚麻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硬脂酸,是一种油脂结构优良的木本油料,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7 应用建议

我国山蜡梅野生资源较为丰富,目前人工培育尚少,存在野生资源消耗较大的问题。因此,应重视野生资源的保护,加强人工栽培。首先,积极开展针对苗木引种繁育、工厂化育苗、区域栽培和造林模式的研究,选出适合的山蜡梅栽培区域和造林模式。通过建立山蜡梅示范基地,带动山蜡梅资源的规模化生产。其次,由于长期以来,科研工作主要偏重于对药理、成分等方面的研究,栽培技术研究十分薄弱[9],如不同种源的山蜡梅产油率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因此,应重点开展良种选育,构建山蜡梅优良种源筛选的指标体系。建立良种采穗园,通过组织培育和和嫁接等繁殖方式,快速培养出一批产油率及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种,为山蜡梅的速生、丰产、优质、高效提供技术支持[10]。最后,山蜡梅花色独特,芳香诱人,可开展园林绿化应用研究,包括开展配景艺术、整枝修剪、盆景制作、切花插瓶等技术研究,充分实现其园林景观价值[11]。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毕殿洲.药剂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 王建,汪涛涌,俞群,等.赣东北山蜡梅野生资源分布与保护对策[J].农家参谋,2020(24):45-47.

[4]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5] 王萌萌.山蜡梅叶的药效学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0.

[6] 孙春红,邹峥嵘.山蜡梅叶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1)[J].时珍国医国药,2014, 25(8):1809-1811.

[7] 方罡.山蜡梅复合种亲缘地理学初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8] 王凌云,张志斌,邹峥嵘,等.蜡梅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03-3106.

[9] 许可为.中药山蜡梅的药用价值研究概况[J].科技视界,2013(33):388.

[10] 聂韡,房海灵,黄丽莉,等.山蜡梅叶中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35(2):357-360.

[11] 曹晓平.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培育应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