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昌县设施大棚大风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2021-01-16陈利珍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9期

陈利珍

摘要 通过分析会昌县23个区域自动站近5年大风统计资料和会昌县国家气象站近40年大风记录,得到会昌县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再结合设施大棚成灾与风力等级之间的关系,制作了设施大棚的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关键词 大风日数;极大风速;风险区划;设施大棚

中图分类号:S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29–02

会昌县地处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是赣、粤、闽三省交界处,交通便捷;属中亚热带季风和温润气候,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发展农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会昌县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并逐步成了会昌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会昌县的设施农业主要以钢架塑料大棚为主,由于设施作物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候条件(降水、气温、光照等),如葡萄、火龙果、贝贝小南瓜、八月瓜、蔬菜等多种作物均开展了大棚种植[1-2]。但是塑料大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在设施作物的生长周期内常有冰雹、大风、低温、霜冻等灾害天气,其中以大风灾害的影響最大,如遭遇寒潮大风、强对流雷雨大风、台风大风等突发性灾害性天气时,损坏设施大棚,影响棚内作物的生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本地的大风天气现象的气候特征,揭示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防御对策,有利于防灾减灾、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并开展生产。

1 气象资料及成灾机理

1.1 资料

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瞬时风速≥17.0 m/s,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称为大风;某一日中有大风出现,称为大风日[3]。所用的数据来自会昌县23个区域站近5年(2015—2019年)大风数据和会昌县国家气象站1980—2019年连续40年的大风观测记录。

1.2 设施大棚风灾成灾机理

大风灾害是由寒潮大风、强对流雷雨大风、台风大风、局地龙卷风等过境对境内较为脆弱的承载体、农作物等造成的灾害,会昌县每年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风灾影响。会昌县的塑料大棚主要是由钢架结构和塑料薄膜构成,宽度一般为3~6 m,受风面积较大抗压能力有限。遇到强烈的大风过境时,当风压超过棚架和棚膜的抗压能力,会直接造成棚膜撕毁甚至棚架倒塌;或大风持续时间较长,棚膜在棚架上反复摇晃上、下鼓打导致出现破口,大风侵入破口后在膜内反复鼓风加压导致棚膜撕碎或棚架连根拔起,从而影响大棚中作物的正常生长[4]。

2 会昌县大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2.1 会昌县大风日数的年际变化

据统计,会昌近40年大风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1980—2005年大风日数是逐渐减少的趋势,因为会昌县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一阶段不断加快,城市内的建筑物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下垫面越粗糙形成了阻挡作用,消耗了空气水平运动的动能从而风速降低,2006年后大风日数则逐渐趋于平缓(图1)。

2.2 大风日数月变化

会昌县的大风日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7月的大风日数最多,其次是4月和6月,这3个月的大风日数约占全年大风日数的63.3%,1、10、12月近40年均未出现过大风天气。由于4—7月是会昌县的主汛期,是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率最多的时间段,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雷雨大风是会昌县大风灾害的主要原因(图2)。

2.3 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23个区域站和国家站2015—2019年的大风统计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对样本进行插值,分析得出会昌县年平均大风日数和极大风速的空间分布图。

从2015—2019年会昌县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可以看出,会昌县大风日数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南部和西部高海拔山区大风日数明显偏多,中部、东部、北部地区年平均大风日数普遍为1~4 d。通过会昌县极大风空间分布图可知,会昌县极大风速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风力总体较大,根据多年气象监测信息,西南地区夏季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率更多,对流强度更强。

3 风险区划

根据会昌县大风日数空间分布统计结果与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利用ARCGIS制作得出会昌县设施大棚大风灾害风险区划图(图3)。

据统计,风灾高风险区主要在高排乡、筠门岭镇南部汉仙岩区域。风灾中等风险区较为分散,分布在西南部和东南部高海拔山区及西北部地区,包括永隆乡、洞头乡、筠门岭镇的大部分、清溪乡、周田镇的大部分、右水乡、晓龙乡、白鹅乡、小密乡的大部分、富城乡的部分区域。风灾低风险区分布较为集中,且范围较大,主要包括西江镇、庄口镇、庄埠乡、珠兰乡、文武坝镇、麻州中、站塘乡和周田镇、中村乡、富城乡的部分区域。

4 大风灾害的防御

(1)会昌县中部和北部为大风灾害中低风险区,这些区域沿着湘江附近,水源充足,交通便捷,较为适宜开展设施农业,针对会昌县大风灾害的高风险区域的分布,应尽量避开在高海拔山区及存在狭管效应的风口处建大棚。

(2)选用结构合理的全弧形钢管架棚,此种棚坚固耐用抗风能力强,比四周直立的竹架棚减少所受风压10%。在大风来临前做好棚体加固工作,关闭透通风口、气窗,防止进风鼓吹棚膜,在大风袭击时注意观察发现漏洞并及时补救。

参考文献

[1] 骆飞,徐海斌,左志宇,等.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不足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0):57-62.

[2] 张红萍,张法瑞.中国设施园艺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04(6): 291-295.

[3] 中央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4] 刘桂枝.大棚风灾的预测和防御[J].现代农业,1987(4):24-26.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