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2021-01-16谷满
谷满
摘要 楸树是我国重要的树种之一,加强对楸树栽培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有助于楸树的健康生长,使其更好地发挥价值,值得在广大地区大力推广和栽种。
关键词 楸树;栽培;管理;病虫害;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097–02
楸树在园林绿化中十分普遍,在名寺古刹或游览胜地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树姿俊秀的树种。楸树拥有较长的寿命,喜好阳光,一般在10 ℃~15 ℃的环境下是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楸树不仅可以用来观赏和制作家具,还能用作中药,在华北地区栽种该种树木更具防风固沙的效果。逐渐增加楸树的需求量,传统的栽培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量,加强对楸树栽培和管理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鉴于此,从4个方面介绍了这个问题,分别是繁殖技术、栽培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希望给今后的楸树栽培应用带来帮助。
1 楸树的繁殖技术
在繁殖楸树时,育苗地的选择十分重要。一般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一是排水性好,二是便于浇灌,三是土层深厚。选择育苗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有嫁接、埋根、扦插及播种繁殖。以嫁接繁殖为例,所选择的砧木大多是生梓木,粗度为1.0 cm,劈接和芽接都很常见,但前者应用更广。嫁接时间通常为春季,选择当年生的楸树萌条,粗度0.5~1 cm之间,将其剪成接穗,接穗的长度大于10 cm,小于15 cm。将接穗的下部分削成楔形。在嫁接过程中,砧木与地面的距离为3~5 cm,将接穗与砧木牢牢捆绑在一起,随时平茬、嫁接和覆土,直到10~15 d以后,接穗会萌发出新梢。采用这种繁殖方式,成活率极高,树木可以长高到2.5 m以上。比如,埋根繁殖技术,虽然楸树结实率不尽人意,但根蘖具有较强的能力。因此,埋根繁殖可以在春季解冻以后进行,在楸树还未发芽前,先挖出根条,将其截成长度约15 cm的根段,根条的直径1~2 cm。将截好的根段放置在能照射到阳光的湿砂土中,注意要背风,目的是为了催芽。采用埋根繁殖,楸树根段要斜插在土壤中,将大的一头放置在下面,小的一头放在上面,注意小头的顶部要与地表保持一致。有时无法有效区分根段的大小两头,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平埋的方式,在上面覆盖上一层2 cm厚的土壤,将土壤压实后再浇水,大约在20 d以后根段就能长出芽来,等到萌芽长到10 cm以后,剪掉多余的萌芽条,选择其中生长最为健壮的一根萌芽条,让其继续生长。
2 楸树的栽培技术
春季和秋季是最适合栽培楸树的季节,3月下旬—4月中旬是春季栽培的时间,11月中旬—12月上旬是秋季栽培时间。具体的栽培方法是先确定尺寸,为挖合适的种植穴做准备,要区分表土和底土,不要混合在一起。在选择楸树苗时,根据楸树苗的胸径判断是否带土球栽培,如果苗的胸径不足10 cm可以不带土球。相反,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如果胸径大于10 cm,最好携带土球栽培。在栽种过程中,也要考虑栽苗的深度,为了不闷芽,不要将树苗栽入太深的土壤中。在回填土壤时,回填土与地面要保持一定的差距,一般低于地面,在回填土上轻踩几下,将树苗轻轻提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土壤下的幼苗根系得到更好的伸展,再将剩下的回填土填入穴中并踩实。如果栽种的是带土球的楸树苗,与前面的裸苗栽种有所不同,先将带土球的苗木植入穴中,位置略高于地面,将回填土填入穴中后踩实,浇过水后保证与原地面保持在同一水平的位置。
在楸树的最初生长阶段,对肥料和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应该予以关注。比如在栽种时,应该选择基肥肥料,使用时将基肥和栽植土搅拌均匀,以防止楸树根系烧根。对在春季栽培的楸树而言,栽种完成后就要及时浇水,间隔3~4天后再浇第2次水,等到5~6天以后再浇第3次水。而在秋季栽培的楸树,如果是在11月中旬栽种的,只需要分别在栽后和1周以后共浇水2次。如果是在12月中旬栽种的楸树,只需浇1次水即可,待到来年早春时节,扒开土壤后再浇1次水,这样植株的发芽率会变得更高。在大规模栽种楸树苗时,需要预先搭设一个支撑架,确保栽培的稳定性,防止因为大风或人为原因动摇苗株。
3 楸树的水肥管理技术
楸树苗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要求也比较严格。如果能够掌握好水分,那么将会对楸树生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春季栽培的楸树,在栽种之初要浇3次水,随后分别在5月、6月、9月、10月这4个月份再各浇2次水。因为7月和8月是降水量较大的季节,所以在这2个月不需要过多地浇水,但还是要注意在干旱的情况下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在秋季栽培的楸树,为了防止树苗被冻坏,还要额外浇水防冻水。等到来年春天时,要及时浇灌返青水,并且分别在4—6月、9—10月,每个月浇2次水,直到让土壤透水为止。待到树木生长的第3年,与第2年的浇灌方法保持一致,等到第四年时,除了做好防冻水和返青水的浇灌工作,还要关注天气的影响。如果湿度适宜,就不需要再浇太多的水了,但在干旱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保证水分。有些楸树栽种在绿化带上,在干旱时也要注意浇水,这样楸树根系才能正常生长。不仅如此,楸树也有独特的施肥管理技术。在栽培楸树的第1年,除了在栽种初期施基肥,一般不再施其他肥料。等到10月下旬时,与防冻水搭配施一些农家肥或复合肥。6月和8月上旬是楸树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每年的5月中旬和7月中旬都要使用1次尿素,为了保证养分,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10月中下旬再施加1次生物有机肥,这样就可以基本满足树木营养需求。同时,采用上述施肥技术,楸树的枝条木质化程度会有所提高,能轻松度过寒冷的冬天,之后的抗寒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根系的吸收功能也会得到提升。
4 楸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为了保证楸树的健康生长,就要严格防治病虫害,否则将会对其美观和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首先要注意的是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的虫害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以常见的虫害大青叶蝉为例,一旦植株受到感染,要及时在若虫时期就将其扼杀。可以采用25%扑虱灵可湿性颗粒1 000倍液喷洒植株,也可以采用48%乐斯本乳油3 500倍液进行杀虫,这两种方法是当前运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防治办法。除了大青叶蝉,珀蝽也是比较常见的害虫。在防治這一虫害时主要在成虫时期,选择20%康福多浓可溶剂3 000倍液喷洒成虫部分。模毒蛾在还是幼虫时,使用与防治珀蝽相同的药液对发生虫害的部位进行消杀。此外,在发生楸蠧野螟时,主要采用的虫害防治技术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病害部分进行喷洒。
楸树还容易发生炭疽病病害,这种病害在楸树生长过程中十分常见,如果楸树所处的环境温度过高,不通风且潮湿,那么就很容易患上炭疽病。楸树患上炭疽病后,叶片会逐渐萎缩,直至脱落,在叶片和嫩梢可以明显地观察到这一现象。一旦发现,要及时修剪弱枝和病枝,保证楸树生长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中。在日常管护过程中,要提高水肥管理水平,确保楸树能够抵抗病虫害的侵蚀。具体治疗楸树炭疽病的方法是使用炭疽福美可湿性颗粒500倍液喷洒病枝,一周要喷洒1次,一般要连续喷洒3~4次才可以彻底治好。此外,楸树还容易发生根瘤线虫病。这种病主要危害楸树的根系,根系是树木生长的重要部位,一旦受到侵蚀将会严重影响到其生长。因此在发生病害时,要及时采用10%克线磷粉剂防治根部,每667 m2使用药剂3~4 kg。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病苗的检疫工作,防治在栽种时引入病苗。
5 结束语
楸树还有别名金丝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树种,距今也有2 000多年的历史,因此有“木王”之称。加强对楸树栽培技术的研究,可以作为经济树种,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收入,可以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等。由此可见,应该不断创新楸树栽种技术,如梓砧嫁接技术,旨在不断提高苗木的生长量和产量。重视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管理,做好防治病虫害工作,这样楸树才能更加健壮地生长,可以全面地发挥楸树价值。
参考文献
[1] 焦建伟.楸树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花卉园艺,2019(8):54-55.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