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崔承宗造像》略考
2021-01-16王欣
王欣
《崔承宗造像》,全称《齐州历城崔承宗为亡父母造释迦像》,北魏太和七年(483)十月刻于山东历城(今济南)
该石上部雕有佛像,下为楷书题记。目前对此造像的研究较少,本文对现有材料进行梳理,就原石递藏和拓本流传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相关著录与原石递藏情况
崔承宗,《魏书》卷八十六有传,文曰:“时有齐州人崔承宗,其父于宋世仕汉中,母丧,因殡彼。后青徐归国,遂为隔绝。承宗性至孝,万里投险,偷路负丧还京师。黄门侍郎孙惠蔚闻之曰:‘吾于斯人见廉范之情矣。’于是吊赠尽礼,如旧相识。”①齐州为北魏皇兴三年(469)改冀州置,治所历城。传世《崔承宗造像》的时间、地望等均与传合。
关于《崔承宗造像》的著录不多,其中以徐乃昌撰《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最为翔实②。该书载:“石出山东历城,今藏贵池刘氏。拓本高一尺九寸,广一尺一寸,上有佛像。记九行,行十四字,字径六分,正书。”后附造像题记,全文为“大巍太和七年岁次癸亥十月朔日,齐州历城崔承宗上为亡父母敬造释迦象一躯。使亡父母托生紫府安乐之乡,神飞三光,普十地,展孝思于靡,旷国祚之永隆。又愿合家眷属,老者延龄,少者益算,门腾荣葩,福流累叶,动不远于如来,三有群生,咸臻斯庆。大象主崔承宗,妻杨淑妃敬立”。徐乃昌(1869〜1943),字积余,号随庵,南陵(安徽芜湖)人,近代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学者。贵池刘氏即刘世珩(1874〜1926),字聚卿,又字葱石,号庵。现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徐乃昌旧藏碑帖中有该石拓本,并徐乃昌按语:“魏崔承宗造像。太和七年岁次癸亥十月朔日,正书。乃昌藏石,今赠贵池刘葱石,石原藏江苏武进徐氏。山东历城县出土,今历城金石保存所系覆刻,见《历城金石志》。”③武进徐氏不详,或为收藏家徐宗浩。
综合上述信息可知,《崔承宗造像》出于山东历城,原藏武进徐氏,又经南陵徐乃昌收藏,徐乃昌后转赠贵池刘葱石,现不明所踪。
二、所见拓本梳理及辨析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崔承宗造像》的题记拓本(图1),见于《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下文简称《汇编》)④。书中称原石旧藏贵池刘氏,拓片高、宽均33厘米,编号:造6347。现国图网站公开的《崔承宗造像》拓本编号、尺寸等信息皆与《汇编》中描述一致,可知两者是同一拓本。另外,网站还补充说该拓钤“徐乃昌金石记”印,故国家图书馆藏本为徐乃昌藏石时传拓。
中国嘉德2016年秋季拍卖会曾上拍一纸《崔承宗造像》拓本⑤(图2)。该本通高64.5、宽36.5厘米,上方是造像,下部为题记,其文字和石花与国图本相同。拓本并钤“庵手拓金石记”“世珩手拓”两方印章,可以判定为刘葱石藏石时传拓。此拓的形制与《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所载“今藏贵池刘氏。拓本高一尺九寸,广一尺一寸,上有佛像”的描述吻合。上方雕刻造像三尊,虽损坏严重,但仍可看出基本轮廓。中间主佛结跏趺坐,着垂麟纹通肩大衣,符合从北魏和平年间(460〜465)到孝文帝太和中期(约490)阶段的造像特点⑥;两侧龛内站立的胁侍菩萨头戴宝冠,双手合十,身披缨络,下着羊肠裙,露双足,这跟云冈石窟早期的菩萨类似⑦。这两点说明《崔承宗造像》主佛及菩萨的造型特征与北魏太和七年的雕刻年代相符。《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只简单介绍该石刻有佛像,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拓本也仅见题记部分,而嘉德拍品向世人展示了造像全貌。拍品还有《崔承宗造像》的另一面拓本,其上横刻楷书“钟□院记”四字,中下方有界格并存“法”“王”“妻”等字,根据形制、尺寸推测为碑阴。碑阴文字有北朝书风,但与碑阳题记风格不同,可能是他人书写,亦有可能属后刻。此外,碑阳、碑阴拓本上方皆可见一凸起的部位,应是原石上用于安装其他构件的榫卯。
徐乃昌按语中提及《崔承宗造像》有翻刻本,且曾收藏于山东金石保存所。《历城金石志》亦云“金石保存所所藏非原石,今据拓本著录”⑧。此翻刻本无图像记载,其面貌不得而知。近期山东博物馆公布了一批北朝石刻文物,其中即有《崔承宗造像》⑨。介绍说该题记“为一长方形石碑,高62、宽45、厚17厘米,出自山东历城,正面题铭9行”(下文简称“山博本”)。又见日本京都大学藏本,与山博本属同一石传拓⑩(图3)。通过详细对比,山博本虽与国图本及嘉德拍品的行款相同,然书法风格和石花、泐痕迥异。国图本及嘉德拍品书体平整略扁,转折方整刀锋毕露,横、撇、捺画收笔处上扬出锋,书体遒劲,具有典型的北魏平城时期楷书特点。山博本的文字结体亦略显扁方,然字体绵软纤瘦,笔画毫无刀锋,三行“象”字、四行“飞”字、七行“界”字皆刻不成形,另有多字缺失笔画;石花也较为僵硬,有明显的人为錾刻痕迹。除此之外,山东博物馆藏石的形制、尺寸与《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的记录存在较大出入。综合分析,山东博物館所藏《崔承宗造像》非北魏原石,而是后人翻刻。山东博物馆有部分藏品来源于山东金石保存所,该《崔承宗造像》即为徐乃昌按语和《历城金石志》所记载的翻刻本。
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有另一种《崔承宗造像》翻刻本(图4)。此本上方亦有龛像,下部题记刊刻精良,北朝书风浓烈,石花及泐痕也很自然。若单看题记部分,很容易误认为是原石拓本,然而主佛与菩萨造型呆板,状如木偶,线条生硬单调,毫无北朝造像的优美神韵,因此露出马脚。通过与原拓本对照,此翻刻本有以下明显不同:首行“癸亥”之“癸”字上部分损,原石完整;二行“造”字完整,原石该字末笔与下方石花相连;八行“三有群生”之“三”字左侧无石花,原石“三”字第二、三横与左侧石花泐连;末行“大象主”之“大”字上方无石花,原石“大”字首笔与上方石花微连。
三、小结
刊刻于北魏太和七年的《崔承宗造像》为造像碑样式,是崔承宗夫妇为其亡父母所立。碑阳上方雕有三龛,中间龛内是坐佛,两侧龛内各为胁侍菩萨;下方刻造像记,凡九行,行十四字,书体乃魏碑精品。碑阴上方横刻“钟□院记”四字,中下方尚残存少量文字,泐损严重难以全部识别。造像上方有一突起的榫卯,其作用是安插其他构件。原石最初被武进徐氏收藏,后由南陵徐乃昌、贵池刘葱石递藏,现不明所踪。就当前所见拓本来看,徐乃昌藏石时仅拓题记部分,至刘葱石则全拓碑阳、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