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2021-01-16陈晓露珠海市金湾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环球市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民间服务

陈晓露 珠海市金湾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一、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概述

中小企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成立的企业,规模较小,包括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企业员工、企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同时考虑到行业的特点,制定中小企业分类标准。这些企业通常由少数人组成,因此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到的外部干预较少。中小型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工具,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以及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创新是指人们利用已知信息和条件而开展的活动,这意味着超越例行公事,发现或产生新的独特的东西或想法。创新的核心是突破,即超越旧思想和传统教条。创新在经济的概念的定义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以现有知识和材料改进或创造新事物(包括但不限于手段、要素、路径、环境等)的行为,从而产生一些有益的结果。

创业是指企业家及其企业伙伴通过优化现有资源实现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精神是企业家及其企业家伙伴在企业管理、服务应用、技术和仪器操作方面进行思考、推理得出的精神。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是关于创业教育中的创业精神的传统教科书,其中指出创业精神是一种思考、品行素质,杰出才干的行为,需要有系统地研究和协调一致的领导。创业致力于理解和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出现的原材料、现有组织技术),发现某些新东西、新目标的出现和实现[1]。

创新创业精神是一种基于创新的活动,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创业。创业侧重于创新,而企业则侧重于通过实际行动获得利益。所以,对于创新创业理念来讲,创新属于进行创业的前提,关于创新创业与传统创业二者间的差别,一般指的是相应创业活动当中关于创新的囊括状况,但是需注意的是,此处创新并非简单指的是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等。简而言之,为资源增添新价值的活动是一种创新。创新创业是一种活动,它产生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创新,而以其他任何方式开展创业是传统创业。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运作机制主要是利用社会网络,建立公平的服务平台,以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根据对金融环境的分析,考虑经济、法律、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构建一个包括财税、金融、政策法律、技术以及社会化等组成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服务体系。

二、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存在哪些问题

近年来,中央政府建立了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基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为基础的全面服务体系,以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但是,当下中国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当中始终存有部分问题,这变成了其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一)创新创业服务思路不清晰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需要确定创新企业服务的发展方向,但我国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起步晚,对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思路不清晰,大多时候都追着“风口”走,盲目随从,难以走出独属于我国自己的创新之路。

(二)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落后于国外。国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分为公共体系和民间体系,公共体系主要由国家推动,出台相关激励政策,民间体系主要由社会力量自发组织,市场主导,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这二者相互补充完善。而国内主要由政府主导,缺乏民间力量。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发展。

(三)政策措施缺失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缺乏对中小企业提供的创新政策是一个严重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目前非常缺乏开发方案、独立的商业创新,缺乏对中小企业明确的指导、基础设施、技术市场、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中小型企业创新创业服务,需要制定一些相关政策措施,引导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从而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及法律支持,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专业人才不足

一般而言,创新企业中需要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了解市场,熟悉管理相关法律,需要具备各种技能。然而,目前的情况是,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不强,难以征聘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因此,市场环境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必然导致企业的服务水平下降,缺乏提供专业的服务能力,就无法满足客户群体的需求。

三、优化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一)明确创新思路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需要确定创新企业服务的发展思路,从战略层面对创新创业服务进行明确的规划。具体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规范行为下,需要政府进行适当干预,补齐以往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中的短板,加速系统融合。其次是构建创新集群网络,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和研发资金上的劣势,使其难以独立完成某些技术创新。更多的企业开始在技术上进行写协作,原有的产业集群逐渐向创新集群转变,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再次是完善创新输送机制。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科技产业智库,全球范围内引进人才等。

(二)建立合理科学化的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民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民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运作机制主要是利用社会网络,建立公平的服务平台,以开展民间创新创业活动。民间创新创业服务系统有强大的力量,但它被企业的民间性质所限制,从而影响到创新服务的作用。可以通过政府的力量和支持有效解决企业中的关键的问题。民间系统采用的业务模式至关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创新功能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创新提供主要取决于内部服务平台的改进程度和创新质量,以及创新的有效性,即为企业制定的高技术项目的数量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只有通过将政府和中小企业的民间创新创业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互利互动的业务模式,才能使民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充满活力、蓬勃发展。此外,民间创新创业服务系统的有效运作的核心是共同服务,它是公司进行对服务的满意程度调查、知识需求调查的主要手段,应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知识服务模式。在这一服务模式下,为需要服务的企业收集信息、发展市场进程、灵活融资、商业管理咨询,这有助于改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只有政府和民间力量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作用,方能成为合理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三)提高政府引导扶持力度

政府作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主要推动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主导和推动作用。在财政方面,政府要增加对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的财政支助,分担中小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地风险,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通过建立各种金融计划和基金,为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并且政府应加大向创新性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包括建立政府引导创业基金,协调公私合作,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技术的采购,在产学研一体化基础上形成市场激励机制。此外,应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奖励和税收优惠,以减少投资风险。在法律法规方面,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维护广大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在技术方面,通过政策激励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加大研发力度,转型升级,推陈出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高素质人才引进

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相比,职业培训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案能够有效地满足技术人才的需要,以弥补在储存知识、人才专业化、社会缺陷等方面的创造力,从而提高企业的能力,满足企业对结构层次、质量的需求。有效实施关于人才发展的国家地方战略规划,重点是创新创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制定全球人才工程计划,创新科研人才引进制度,在世界各地征聘人才,吸引具有技能、市场知识的高级人才,加速创新人才在我国流动。发展与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系统相称的高级人才系统,建立领导小组,并建设相关的人力资源,系统地对顾问等专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四、结语

鉴于上述情况,中小企业需要完善创业精神,国家需要加强政策的支持,侧重金融、财政、法律和技术政策方面的指导,积极面向市场发展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民间服务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