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021-01-16王晓亮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晓亮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土地基的土质具有相对松软、黏性大、含水量比较高、负荷容量相对较低等特点。软土地基会造成房屋建筑工程的不均匀沉降,进而破坏混凝土结构强度,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损伤,对房屋建筑工程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中除了有密度低、黏性大的软土,还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会腐蚀建筑基础中的钢筋,降低建筑结构基础的稳定性。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应着重考虑房建工程的结构性能,换填的地基材料不能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力学性能造成影响。软土地基中含有的物质较多且丰富,软土地基具备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当环境发生一定变化时,软土地基结构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埋下了极大的建筑结构安全隐患,使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
二、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软土地基结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造成不可预测的质量安全问题,应通过先进施工技术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改造。由于软土地基的不可预测性、低透水性、可压缩性等特点会对地基基础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对软土土基进行一定的换填处理,确保软土土基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结构施工要求,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三、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一)胶结材料处理技术
可对软土地基进行胶结材料的处理,利用软土土基含水量高的特点,把其与胶结材料拌和。通常施工现场会在软土土基中混入水泥砂浆,由于软土本身的含水量较高,施工人员应注意水泥砂浆配合比的选用,确保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性,提升地基的力学性能。部分房屋建筑工程中也会融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胶凝材料,将软土地基转化为复合型地基,进而提升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改善地基的化学性能,确保混凝土基础不被腐蚀,进而提升整体性能。
(二)换填地基处理技术
对软土土基进行换填处理时,应确保换填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建筑结构施工要求。换填地基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土质的换填提升地基基础强度及承载能力,使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力学性能得到保证。换填地基处理技术作为最基础的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础处理中运用广泛。在制定换填方案前,设计单位应结合地质勘探报告及土壤质量检测报告进行综合考量,制定符合施工现场要求的换填方案。施工单位在进行软土的基基础换填施工时,应确保换填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在换填材料进场时,应进行见证取样,然后把样品拿到有资质的公司去检验,确保换填材料的力学性能,保证整体地基基础的质量。
(三)土木合成材料处理技术
首先,应降低软土中的有机物含量,确保土基不会腐蚀钢筋混凝土基础。其次,改变软土土基的含水量,将黏性较大的土壤进行筛分。土壤处理后,应在地基基础位置铺设人工合成的土工材料,保证处理后的土壤地基基础化学性能不受影响。土工合成材料可以保护处理后的软土地基的力学性能,因此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土工材料的化学性能符合要求,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不受影响。施工过程中应配备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
(四)DDC 灰土挤密处理法
其原理是利用夯实机械对软土土基进行夯实,降低软土土基的孔隙率,将软土地基转变为混凝土地基,改变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先利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逐层夯实,运用螺旋钻机等设备将灰土注入缝隙中;接着进行夯实成桩,夯实后扩大桩的体积,与混凝土结构形成复合型混凝土地基。这是一种新兴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通过改变软土土质提升整体地基的稳定性,确保混凝土地基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当软土土质为黄土,并存在湿陷性时,可应用DDC 灰土挤密法对软土地基承载能力进行改善。
(五)预应力管桩处理法
预应力管桩处理法的主要原理为通过预应力管桩的埋设改善松软土质的地基。在施工前期应做好现场的勘探工作,结合施工现场软土的力学性能、受力情况确定管桩埋置位置,通过管桩的埋置改变整体土质结构的应力,进而提升软土基层的承载能力。施工现场在进行管桩埋置施工时,应配置具有专业技术与经验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有效性。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分析影响软土土基力学性能的因素,确保发挥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最大作用。由于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过程存在危险性,相关人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总之,在工程实践中,随着施工活动的增加,软土地基的施工频率也会增加。为了提高基础施工质量,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不断增加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和手段。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改进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