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金融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

2021-01-16刘柏麟沈阳城市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资协同育人

刘柏麟 沈阳城市学院

为了更好地顺应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需要,高校应调整专业定位,构建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向培养有广泛适用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方向发展。

一、以市场为导向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金融科技时代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从专业建设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重新定位金融教学人才培养,尽快实现转型升级。高校基于其目标定位的特殊性,更要注重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市场为导向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金融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融合深化,注重培养学生的互联网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尤其要提高金融人才的金融数据分析能力、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和营销沟通能力等。高校人才培养不能与社会脱轨,应基于岗位需求培养金融专业学生,这样才能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关于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从岗位需求制订开课计划与教学内容。这就要求金融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做调研,熟悉关于金融行业的各岗位需求,基于岗位技能开展专业教学,这样教学内容才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另外,在具体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邀请金融行业的骨干为学生讲课,这样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更加高涨。

二、扩展教育资源,丰富课堂内涵

第一,引入网络资源。在以往的教学中,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并没有与网络金融知识形成有效衔接,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专业教师应当以互联网为教学依托,将网络金融知识渗入于理论尤其是专业实践教学中来,如可引入一些与我国金融行业的前沿信息、金融行业实践学习资源等,实现专业教学内容的网络化、前沿化发展。第二,设置网络课程。专业教师应当将视角放在实际的金融工作之上,适当地开发和引入诸如网络营销、网络融资、互联网金融操作、网络风险管理以及P2P信贷等具有实务性的金融专业课程,扩充学生的金融知识储备,丰富课堂的内涵,让金融专业教学更具适应性、前沿性特征。

三、重视品德教育,提升综合素养

第一,专业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重视德育元素的教学渗透,依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一些社会实例、名人事迹等渗入教学中来,并与学生一同对这些德育内容进行探讨,促使他们在获得专业新知识的同时,自身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均得到良好地树立。第二,专业教师可积极牵线优秀毕业生、金融专家,举办与职业操守相关的研讨会,让学生的金融服务意识得到良好的培养,促使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得以充分有效提升。

四、基于信息技术,协同育人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得到了发展,在教育系统中进行智能技术的运用是协同育人的基础条件。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日常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监控、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保障等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通过信息技术强化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可以快速提升办学与管理效益。具体包括:建立有利于联合培养的专门管理系统,日常教学、学生管理工作在系统中可完整呈现。做好大数据的协同管理,提升智能化,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效果,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促进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到推广,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提升学习效率,促进金融专业培养出能够胜任互联网环境下金融科技相关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五、依托合作企业及专业群发展,共建专业师资团队

师资水平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想协同各方主体共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师资整合是其中的关键。协同育人的关键就是建立专业的师资团队,让师资进行融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第一,立足教学资源开发共享,打造金融专业群教学团队。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各自上各自的课,无法有效互动,难以凝聚各方力量。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金融专业群的建设,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加强合作,促进师资的不断融合,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素质。第二,依托教学团队,建立校际联合攻关团队,基于专业特色和区域特点,共同研讨专业标准,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本科院校的师资力量优势,提升在教改课题以及科研项目中的不断融合,提升师资力量的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第三,立足专业建设,与金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联合确立培养目标。通过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课堂的方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整合人才,协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协助院校教师开设实训实习课程,解决现有课程实践架构不合理、实践项目与实践课程脱节、专业资源协同差的问题,最终形成协同共进的联合专业发展共同体。

六、结束语

总之,高校金融专业改革并非朝夕之事,教师应当时刻牢记自身育人使命,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不断延伸和探索专业教学改革方法,结合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些重大金融事例,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师资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