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学视角的文学语言学反思
2021-01-16陈李茂
陈李茂
(岭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一、文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文学与语言学①本文所说的文学、语言学分别指汉语文学及汉语语言学。同时包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里,但两者在研究上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文学语言学被认为是开设在文艺学下面的一门学科。然而在文学研究界,研究的学者不多。笔者曾以“文学语言学”为篇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搜索到的论文只有15篇;以“文学语言学”为关键词检索,搜索到的论文也只有43篇,与以文化为篇名或关键词检索显示的数百篇或数千篇研究论文相比,少得可怜。对于文学语言学,前人的研究有鲁枢元[1]、李荣启[2]、童庆炳[3]、龚举善、赵崇璧[4]、高玉[5]、肖翠云[6]等,然而目前已有的论著相对于一门学科的成熟来说,还是不够的。本文通过概念的梳理及根源的发掘,认为文学语言学其实还存在相当大的研究空间。
1.文学在广义上包括语言学
在内地,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做语言方面毕业论文的学生,获得的学位大多是文学学位。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曾在中小学将文学与语言分成两门课程,然而后来又重新合并成语文课,也许是人们意识到客观条件不成熟,两者还不可分割。在高校层面,虽然有一些高校开设语言学本科专业,不过目前的情况是在绝大多数高校里,语言与文学设置在同一个教学单位。
2.文学研究界有时会借鉴语言学的分析范式
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受语言学的影响,在文学批评流派中甚至产生了形式主义批评,虽然这个学派也备受争议,但其推动了文学批评的发展是无可厚非的。在文学研究中,借鉴语言学范式,往往能令人耳目一新,产生新的视角和观点,分析亦更加坚实可靠,有说服力。例如,一些文学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来研究新诗,从人称代词、虚词等现代汉语的结构单位来研究新诗的规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相关论文发表在高级别的刊物上。不难发现,在文学研究的专门刊物上不时可以见到一些前沿论文,常常以汉语诗学、文学与语言问题等直接标明汉语的文学研究成果,以突显其前沿性、创新性。这也表明,结合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3.语言学研究有时会借助文学作品语料
语言学界也有一些学者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字词句,但研究范式属于语言学,只不过是借助了文学作品中的语料而已,其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均属于语言学范畴。有些著作介于语言学与文学之间,不过本质上仍然属于语言学范畴,如李润新[7]、雷淑娟[8]。
4.对于文学语言学,有不同的理解
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文学+语言学;文学语言学=文学语言+学;文学语言学=文艺学+语言学;文学语言学=文艺语言+学。然而,无论上述哪种划分方法,文学语言学都包括文学和语言学两方面的知识。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大多为文学研究者,属于文艺学范畴。语言学学者也会参与其中,但其研究成果属于语言学范畴。
二、文学语言学面临的困境
1.文学语言学存在的悖论
文学作品基本重要的表现形式是语言文字。正如茅盾文学奖,其获将作品大多是用现代汉语汉字书写的。此外,还有许多主题为汉语诗学、现代汉语诗学、汉语写作背景下的文学研究等许多研讨会或杂志专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使用汉语”是我国文学有别于外国文学的一个鲜明特点。既然如此,应该有很多人去研究文学语言学才对。事实上,文学语言学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相当少。在语言学研究内部,少人问津,在文学研究中,情况也不相上下。要将文学和语言学两者在研究上有机结合,难度很大。因为文学往往侧重于作品大的方面研究,而语言学侧重于小的方面研究。例如,字、词、句等,这两者的研究对象虽说可以互补,但事实上两者的话语体系并不完全相同。
2.文学语言学的理论架构尚未建立
成熟的学科体系,往往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有其研究理论及方法。同时,具有一支比较齐全的本学科研究队伍。然而文学语言学似乎至今没有形成这样健全的架构。没有成熟的理论架构,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研究领域的发展。
三、文学语言学未形成理论架构的根源
1.文学与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差异大
语言学研究重在研究语言文字的系统结构及演变规律等方面。而文学研究重在作家作品等研究,重在流派、思想、风格、人物、内容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语言学研究追求客观性、证据性,追求目标是要建设成如同理工科一样可验证的严密科学。文学研究重在分析和体验,体现了鲜明的社会科学特性。
2.文学语言学介于文学与语言学之间,是交叉部分
文学语言学为文学与语言学交叉之处,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创新的可能和空白。然而与此同时,亦正是由于这一点,致使其并非文学研究界和语言学研究界的核心区域,于是被两个领域共同忽视。原因主要有:
第一,涉及文学语言学的论文难发表等。相对于文学,语言学的专业刊物少。在数量极少的语言学专业刊物上,极少发表与文学语言学相关的论文,绝大部分是纯语言学研究的论文。在课题申报方面,申报成功非常困难,至于文学语言学的项目更是难上加难。这也客观上导致语言学界对文学语言学研究的不积极、不关心、不参与。
第二,文学语言学的研究,一不小心会跨入雷区,后果严重。例如,20世纪下半叶,有评论家从文学角度写了一本与文学语言学有关的书,批评语言学研究。然而引来语言学界的猛烈抨击,引发轩然大波。其根源在于触碰到了禁忌。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本是两个研究范式不同的领域,并行不悖。在涉及文学语言学时,既不能从文学角度批评语言学研究,亦不能从语言学的角度批评文学研究,应互相尊重,否则会引发相当严重的后果,导致褒贬评价两边倒——截然相反的矛盾局面。
第三,文学研究,即使不结合语言学,亦做出辉煌的成果。此现象同样存在于语言研究界。这也是导致文学研究界与语言研究界“各干各的”,“学科上近在咫尺,然而在研究上却远在天涯”的客观根源。假若,离开了文学,语言学就无法开展研究,那么,语言学必然相当积极地将文学与语言学结合,反之亦然。
四、反思与启示
1.发掘文学语言学研究更大的价值
当前,很多的文学研究侧重文化方面。这无可非议,然而,无形中,文学研究与文学文本的关系亦进一步偏离。而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语言作为文学的天然载体,却在慢慢被人们忽略。事实上,广义的文学语言学包括传统的,例如《文心雕龙》里所述语言的使用风格,尽管这些研究虽没有冠以文学语言学之名,但研究的却是作品语言风格等文学语言学之实。也许是有些学者顾虑若进行文学语言学的研究会显过时。在当下,潮流倾向于文化研究,超脱文本。
尽管从目前来看此领域值得研究的空间有限,然而反过来看,既然是边缘地带,也许可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选题,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纠正人们对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不相往来的偏见和误区
事实上,前辈著名学者,很多是文学与语言学兼通的大家。例如,王国维先生,写过名作《人间词话》,同时也写过语言学论文,提出了有名的考释甲骨文的“二重证据法”。黄侃,为人所知的是其语言学研究,事实上,其还有《文心雕龙札记》。再如,陈独秀,其在文化文学方面,为世人所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还写过音韵学方面的专业论文,后来人们还整理出版了《陈独秀音韵学论文集》。还有林语堂,是现代文学家,然而其是在国外取得的语言学博士。其亦写过论文讨论过语言学上极为艰深的问题。语言学家吕叔湘在写作语言学著作时,曾请文学家叶圣陶审阅。语言学家王力在写《汉语诗律学》一书时,曾得到文学家冯至、卞之琳的指点。吕叔湘、王力是著名语言学家,但其实他们也引介翻译了不少外国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只是随着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日益致使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渐行渐远,有隔行如隔山之感。
3.需找准定位,发掘文学与语言学两者结合的切入点
文学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应与语言学研究不同,也与文学里的其他方面研究有所不同。文学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语言的运用、风格,作品语言背后耐人寻味的文化气息、文体风格等。正如每个人的用语都无意识中存在一些个人风格。作家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然而每位作家的作品语言风格如何?难道全部都有人研究了?此外,有些作家体现明显乡土气息的作品,其语言风格是如何形成的,也是文学语言值得探讨的课题。即使对作家作品表层用语作了研究,其深层用语的含义如何,亦值得研究。
与语言学相关的主要是词汇、修辞、篇章、语言风格等。话语、篇章语言学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前沿,可否与文学结合,亦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4.要面向社会,面向应用,文学语言学才能有所作为
虽然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然而与此同时,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想招聘从事文字工作的中文专业毕业生,却往往招不到合适人选。这其实是悖论。造成这样的错位,值得人们深思。从事文字材料工作,需要扎实的文学语言学功底,对文体特点的掌握,对遣词造句的精准把握,对讲话者风格的把握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种种既与文学有关,也与语言学有关,与文学语言学有关。在这些岗位上的毕业生,不能光有文学知识,也不能光有语言学知识,两者缺一不可。虽然有不少学者努力将写作单列为一个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中国语言文学目录下,并没有将写作单列为二级专业。这正是文学语言学结合大有可为之处。可惜至今不受重视。
5.文学研究界及语言学研究界学者共同参与
在文学研究学界,要破除对文学语言学研究认识上的误区,使更多学者投入到文学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学研究界,同样要转变观念,关注文学语言。语言学毕竟是社会科学,需要关注其社会性、人文性的一面,与自然科学难以截然等同。文学语言学,换一个视角来看,就是文学与语言学的学科交叉。
事实证明,学科的交叉,往往能擦出火花,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推动研究。正如汉语音韵学自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引入汉语方言进行佐证研究以来,有了现代汉语方言学的结合,在音值、音理、演变研究等方面得到极大发展。方言学研究与地理学的结合,推动了地理语言学的发展,通过共时的方言地理分布来研究方言的历史演变,还客观上促进了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与数理统计等理工科方法的结合,产生了数理语言学。语言学与计算机数据库的结合,产生了语料库语言学。语言学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结合,推动了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诸如此类很多学科的发展,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五、结语
文学语言学虽然至今亦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尚未成为成熟的学科。然而,这恰恰反过来说明,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结合还有较为广阔的空间。有理由相信,如果有学者共同投入,不懈努力,文学语言学领域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不少青年研究人员苦于研究难以打开局面,其中研究话题的选择便是一大难题。而文学语言学是一处已被开垦然而尚待大力开发的煤矿,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