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片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思考

2021-01-16于春梅潘贺男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校际片区理论课

于春梅 潘贺男 邵 奇

(1.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思政部,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黑龙江省高校片区之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大赛、集体备课、课程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建共享,取得了丰硕成果,效果非常显著。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依托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实现片区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共享,以此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思政课片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是高校和基地之间互利互惠的双向过程,高校应该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平台,梳理整合各种资源,协调调动多方力量,统筹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有效推动实践教学开展,使实践基地建设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协同发展。实践教学基地也要借助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素材,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更加深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实践基地共建共享,促进高校和基地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一、梳理和整合片区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托平台”是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实践教学共建共享。《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指出:“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2]。黑龙江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广博的地域文化、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的“红色文脉”。其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这些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凝聚民族力量,发挥资政育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和依托平台。

1.片区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

黑龙江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基于黑龙江省地域内文化,是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本土文化。深深扎根于黑土地,经过历史的洗礼与雕饰,逐渐被凝练与萃取,形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征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按照片区划分,可以形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黑河—大兴安岭等几大片区。每一片区都有着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实践教学资源,并且以各类纪念地、展览馆、博物馆等平台和载体为依托,这些平台承载了黑龙江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厚重的革命文化脉络、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中深邃的精神力量。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建共享就要在立足于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本着位置就近、内容相近的共建共享原则,将黑龙江省内各片区高校校际之间、高校和实践基地之间、实践基地和基地之间的教学资源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成果,最终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态势,使原来孤立、零散、单一资源整合成复杂、联系、多元的系统性资源,使之具有原来的数倍功能和价值,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托平台和外在条件。

2.片区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方式

黑龙江省内各高校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同时节省人财物力投入和降低师生外出的安全隐患,可以探索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片区内实践教学基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一是依托片区内实践教学基地,借助高校优秀的教师资源,对实践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梳理,将各片区的实践教学资源按照历史文化溯源、革命红色文化传承、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科技知识普及、名人轶事、少数民族风情等几大板块进行分类梳理。如哈大齐片区按革命红色文化传承这一类别划分的话,哈尔滨拥有以东北烈士纪念馆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大庆拥有由抗俄、抗联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念地和纪念物组成的实践资源,齐齐哈尔地区拥有以西满烈士陵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三地的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可以将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恰当融合到实践基地资源之中,使之成为生动的实践教学素材,发挥其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基地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整合能够反映黑龙江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是黑龙江省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创造、积淀并最终形成的宝贵财富,梳理整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充足的教学平台和多样形式,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热爱龙江、奉献龙江的情怀。通过历史文化基地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历史发展沿革脉络为主线,穿插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使之更加生动具体,通过学习历史文化,调动广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使之在感悟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个人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

三是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基地作用。黑龙江省已经建立了15个国家级、113个省级,258个市县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覆盖了整个黑龙江区域。将这些基地按照片区和功能分门别类进行整合,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先确定好每个地方实践教学的“点”,然后由“点”连成“线”,最后辐射“点”“线”周边地区铺成片区的“面”,这样就形成了片区内实践基地的共建共享。这些基地不仅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省内各高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利用好、挖掘好当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以点连线带面的格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这样既可以促进各高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便各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而且更有利于片区之间跨校际的实践教学,最终形成校际之间的实践教学校际联盟。校际联盟使各校之间资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形成跨越校际“多方构建”“补充与完善”的发展状态,消除校际资源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节省实践教学经费、精力、时间的投入等,能够实现实践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构建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平台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云平台以及大数据等技术迅速发展,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和历史文化资源也借助网络扩大了宣传和影响,形成了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基地,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创造了方便条件,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提供了又一可行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远程实践教学,突破了传统点对点的依托现场场域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需求。

1.积极构建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平台

结合网络信息时代的特征,黑龙江省内各高校要立足现实需要,以省内各片区的博物馆、纪念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平台为依托,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构建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平台。每所高校可以将一系列反映实践教学要求的图片、影像、音乐、文字等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之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中。每所高校的资源分类整合到一起就形成了片区实践教学资源库,资源库资源可以为各所高校社会实践所用,这为实践教学共建共享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网络实践平台不仅不受时间、地域、场地的限制,教学实践时间相对灵活,能够更大限度发挥作用,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能够更加便利地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各思政课程之间有机融合,实现课堂内外、校际间、基地间、线上下、虚拟与现实的资源协调和功能协调,最大化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网络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不仅借助于网络新媒体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转移到线上进行,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拓展了新方向,而且将实践基地部分功能转移到线上,能够节省人财物力的支出,更好地保障师生出行安全,构建起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模式。

2.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思政教育功能

省内各高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公众号、学生微信群、学生微博、快手、抖音等网络媒体形式,充分实现片区校际之间的实践教学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基地资源,让学生制作微视频,运用快手、抖音等手机软件视频直播间功能,上传到网络平台,形成网络实践资源,以实践基地影音资料还原实践基地的现场实践教学,这些网络资源为各高校提供了网络虚拟实践平台。

制作微视频可以调动学生实践教学积极性,并在视频制作过程中,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这些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教学形式,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短板和不足,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从而构建起生生间、师生间、学生与社会间的广泛交流平台,使这些平台成为高校虚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上传到网络的视频、音频资料可以跨校际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而且共建共享最大可能扩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影响力,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

三、组建实力雄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这是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有力支撑。近些年来,黑龙江省非常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不断配齐教师数量,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组建名师工作室,培养打造教学名师,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前提保障。

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团队一体化建设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提出要“构建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配合思政课教师教科研、组织学生社会实践等”[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这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每一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思政理论知识,能够进行精彩的课堂教学,而且还要具有较宽阔的视野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教学的教学能力。因此,针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就需要组建一支由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基地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跨校际、跨部门的片区实践教学共建共享的教师团队,这支教师团队既要了解思政课理论知识又要熟知教学基地的整体状况,能够有效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和功能最大化。

跨校际、跨部门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师团队,不仅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只能在本校内上课的局面,形成了片区思政课优秀师资资源区域联动和师资队伍共建共享,实现了优秀教师育人价值的“最大公约数”,而且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吸纳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参加,这些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基地,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讲解技巧,可以从实践的角度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性指导和帮助,是不可多得的师资力量的有益补充。高校教师和基地工作人员共同组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现了片区教学师资团队一体化建设,这也是师资队伍共建共享的重要组成方面。

2.建立起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共建共享的保障机制

省内各高校要发挥各自长处,以创建思政课片区实践教学基地联盟平台为建设目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和科学有效的保障体系,保证高校校际间、高校和实践基地间共建共享实现常态化和长效性。高校要加快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到实践基地深入学习,充分挖掘基地现有资源和潜在功能,将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切实培养思政课优秀教学骨干,打造实践教学名师品牌工作室,扩大优秀师资资源的受益面,建立起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共建共享的保障机制。只有保障机制健全,才能够培育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团队,才会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才会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优秀教师团队资源的共建共享,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和持续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4]。黑龙江省各高校在探索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路径的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着力构建实践基地共建共享模式,通过高校校际间、高校与实践基地间建立的互利互惠、优势互补、政策推进、发展需求等合作机制,逐步实现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制度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学校与实践基地之间的合作关系,保证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开展。

1.建立起片区高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发展运行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场域,而高校的实践教学扩大了基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者之间通过同行向同向行获得协同发展。因此,一方面,实践教学基地为高校提供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资源,为高校培育人才做出贡献,高校要给以措施上的支持和物资上的投入,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探索二者的有效合作形式,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随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基地的深入推进和有效开展,也会使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拓展,最终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和优势互补。所有这一切有序运行,离不开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2.建立起各方面各部门的联动机制

高校是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课程。合格人才培养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撑,同时也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和有效联动,这也是在机制和制度方面共建共享的外在表现之一。片区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打破了高校独自建设教学基地的现状,改变了原有实践教学活动单一局面,形成片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联动态势,形成片区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打造富有片区特色的实践教学品牌。基于此,黑龙江省高校片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要秉承多元化合作理念,要与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多元合作的发展态势。

各高校要与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活动的规范制度,保证实践教学活动在规章制度内有序展开,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确立规范化的组织方案和考核方式,而且要联系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提供学生实践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料,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践教学效果的真正实现。因此,完善的联动机制和管理制度是保证共建共享的基本前提和坚实基础。

五、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习近平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出台相应政策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学改革成果,这其中就包括实践教学改革创新问题,但在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建共享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因此,通过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有效路径,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1.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共建共享

“只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行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课程,更好地实现理论课程教学的目标”[6]。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使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广阔社会,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但在片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建设中如何实现以点示范,以线连接,铺面展开,这是思政课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在探索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改革创新中,一是要探究和设计各门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及实践教学内容,使高校开设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形成一个完整协调的综合性教学体系,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的认知特点,在构建过程中层层深入,共同构建协同实践教学育人模式;二是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改革,把实践教学方式改革作为推动基地共建共享的重要依托载体,探索将思政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园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有机统一的教学联动机制,使各种实践育人形式有机融合一起,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共建共享态势;三是创新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通过高校校际间、高校与实践教学基地间建立起完善的共建共享运行模式,有效探索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增强实践教学获得感,这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2.通过基地共建共享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黑龙江省内各高校可以针对实践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结构合理、内容科学、标准规范、功能完善的应用性平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能够真正实现优化整合和共建共享”[7],同时以“学习筑梦”等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高校要依托省内片区各实践基地及纪念场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用心灵感受精神力量,使之成为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动力,更好地激发师生对思政课的热爱,激发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热情。

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能够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的形式和内容,不仅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互动,而且使学生在学习、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后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使思想得到深刻教育,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实现课堂教学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度结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加深对教材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忠于党、忠于国家、热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浓厚感情,使承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载体作用的实践教学基地真正发挥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为“配方”更加新颖、“做工”更为精细、“包装”更加时尚、特色更加鲜明的“金课”。由此可见,片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共享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推进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校际片区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