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命名方式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2021-01-16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姓氏命名程度

王 莉

(喀什大学 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中国传统文化中,姓名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关联,名字作为一个人永久使用的符号,在取名时当然也有很多学问。一方面,不同年代命名的名字寓意和内涵是不同的,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联性的。姓名的形成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联,社会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名形成。因此,中国人命名方式要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察。

一、人类个体的社会性从姓氏体现

1.传统社会的演变与性别相关

在夏朝之前,经历过高度发达的母系社会,由于早期的婚俗习惯,对女性重视度高,对女性的崇拜度高,早期的群婚习俗要围绕女性展开,母系社会高度发展。三皇五帝时期,母系社会逐步向父系社会演变,男性的地位逐步被重视起来,男性的社会角色趋于完善,男性可以参与社会管理、军事等活动。女性逐步局限于家庭方面的角色,男性所能充当的角色更多一点。在夏朝时期,夏朝公天下的观念盛传,虽然夏朝社会是文明社会的开端,但是女性的地位逐步降低。夏朝同时成为了奴隶制国家和氏族制度并存的时代。

商朝的女性地位相较于夏朝来说逐步升高,女性不局限于家庭方面,在政治、经济方面往往也有了立足之地。周代逐渐出现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父权的建立。由于农耕的生活让宗法观念更为强烈,男尊女卑的局面更为常见。由于性别划分形成了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念,女性被重男轻女的观念束缚,女性的社会地位比男性低下。

汉朝儒家思想的地位高,居于统治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被统治者追捧。规定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关系[1]。在这些关系影响下人名的产生也受之影响,这种关系带有明显的伦理秩序,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对后世男性社会地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也有深远的影响。

2.姓氏

中国人的姓氏大部分都是从古代传到现在。特别是姓,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形成,并且逐步衍变,被后代子孙所延续使用。姓在古代成为人们区分家族的重要依据,在联姻、交友方面有很多大影响。已不仅是名称,更是一种传播的文化。在母系社会时姓氏作为区分氏族的标志和符号,所以,姓氏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中国姓氏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姓氏的形成变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姓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区分家族的重要标志

二、姓名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时,大部分人会采用建国、解放等文字作为自己的名字。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开始,解放军战士奔赴朝鲜、保家卫国。援朝、爱国等名字逐渐被人们使用,这些名字反映了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壮举。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大跃进和卫星研究等事件的发生。跃进、卫星、巨星等被人们用做名字,这些都是历史阶段的延续,反映了当时历史文化[2]。20世纪6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开始,文化、革命、文革、卫兵等字眼逐步成为了名字的主流。中国人民热爱祖国,所以,将历史发展等重大事件作为自己名字便是对国家爱国之情的体现。

并不是所有的名字都是跟随历史发展的,也有许多从书籍里翻阅,找出寓意好的字,《诗经》《论语》《孟子》《春秋》等著名书籍成为人们查阅的主要典籍。传统的名字寓意都非常出彩,例如,男的多为国、栋等阳刚、爱国气息的词语,女孩子的名字多为雅、兰、菊、梅等文雅美丽的文字寓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越来越密切,开放一些的家长会取一些洋味十足的名字,例如丽莎、约翰等。年轻一代对名字的斟酌上越来越个性。

三、从名字可以看出社会的传统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观念在逐步发生着改变,不断吸取一些外来理念。不同时期给孩童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当时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对名字的影响最为明显。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起名习俗和起名方法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命名的表达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这是中国人姓名变化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但这些起名方式的演变还是少数、个别现象,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姓氏文化的变化。名字是社会传统价值取向的一种展现方式,在不同时期价值取向不同,人名整体上的差别也较大。

四、影响命名的因素

1.地理位置

由于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命名也有所不同。例如,农村和城市,在城市生活节奏快,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受教育程度高对名字的文化包容程度也高;地理位置的不同,名字类型各异;还有各民族区域的名字命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命名方式也不一样,这些都是由于历史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的文化,当然也有不同的文化结晶。受地理位置不同的影响,地理位置的不同,人们对名字命名的观念也不同。

2.文化程度不同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文化水平不同,对起名方式了解也参差不齐,例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用性别命名法、自然命名法、混杂命名法等。这些都是受当时文化程度影响,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决定文化程度,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偏向于使用辈分命名法、时间命名法等[3]。

文化程度高的知识面广,同时给晚辈取名就更倾向具有深刻含义的名字。文化程度影响着知识面,所以,名字的命名方式也受到文化程度的影响。父辈的文化程度不同,人名的命名理念也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影响中国人命名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3.性别的影响

性别也影响着起名方式,男性和女性通常有着不同的起名方式。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古代人们心中深入扎根,因此,对男性的起名格外重视。而相对于女性来说,比较随意。性别是中国人命名方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多种影响因素中,性别也是决定命名形式的主要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性别影响命名也越发明显。

五、命名方式

命名是一种创造语言的符号活动,对命名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的规律与奥秘,在我国语言方面,命名与很多问题相关联,字作为最直接的社会标签已经运用了几千年,尽管历史悠久也抵不住时代的洪流。作为一种社会标签,简单的文法名字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复杂的社会背景,重名重姓是很常见的事,即使是在小范围内都很常见,名字作为社会标签的作用已经慢慢逝去。

在封建社会男子是绝对的劳动力,社会关系也应以男子为核心,但这种因素在现代社会也逐渐消亡了。生育率走低与受教育程度变高有直接关系,人类渐渐放弃了作为生物的第一要则“繁衍生息”,继而转向更有“意义”的事业中去,不管是进化还是退步,繁衍不在重要,繁衍的血缘核心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理性的工作也更加有迹可循,有案可依,人类的工作对于人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非常符合女性的传统定位[4]。

当然这里没有把女性安在人性化形象的意思,这种性别障碍是应该消除的,但无论如何女性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是不争的事实。以男性为核心的家庭基本单位逐渐解体,越来越多的“煮夫”“女强人”的出现,预兆着家庭基本组成的变化。而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产时代也慢慢过去,不说大规模的物质资源生产工作,即使是养育孩子,教导子女,照顾老人之类的工作也是由集体共同完成的。简单的姓名组成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反而成为社会的意识枷锁。曾经人们也有“不独其亲其亲,不独其子其子”的向往,可碍于生产力的限制不得已“唯其亲其亲,爱其子其子”,使形式不成为内容发展的障碍是马克思冲突理论的核心,一切阻碍人类发展的形式都应该废除,国家、民族、种姓、阶级这些都不应成为人类发展的障碍。

家庭私有制如果是一切不公的核心,那么不能先破坏私有制,也可以先破坏“家庭核心”。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多年来就是行使郡县制,以地域为核心建立了“乡土社会”,所以,因循转变这本就很正常。而“乡土中国”也随着城市化运动而慢慢消失了,这是历史进化的必然,依据生产关系人们也需要新的组合形式[5]。

自由命名法可以成为破坏家庭组合形式的第一步,没有了以父权为核心特定的组合形式,有利于男女平等;没有了唯一姓氏的束缚,更有利于集体的自由组件。人类社会组成家庭的方式有点单一,只能通过婚姻和收养关系来完成,但“丁克”“不婚”这种形式基本就否定了家庭形式,这些人基本就是部分意义上的“无家之人”,笔者不赞同这种形式。

家庭形式的多样性更能适应社会的多样性发展,缓解冲突,而作为这一切的开端,破除冠父姓的自由命名法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不再使用礼法的辈分来取名字,不同辈分之间没有了姓名区分,这本就是破除封建家庭形式的举措,只是时候未到,没有彻底废除礼法的最后一道屏障。

六、结语

中国的人口庞大,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少名字,名字的规范性也是人们应该要重视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命名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内容多样,富有内涵,这些都是十分瑰丽的文化遗产。中国人命名方式受时代等多个方面影响,21世纪以来,单名字逐步增多,不规范的字体也在逐步增多,2003年召开了汉语人名规范问题研讨会,汉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要注意用语规范。姓名是每一个人的名片,规范好用字问题,对名字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姓名的命名方式在中国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命名方式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姓氏命名程度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姓氏拆解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