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1-01-16罗洪儿陈哲亮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验式职业技能实训

罗洪儿,陈哲亮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南昌 330013)

职业技能是学生完成职业教育学习后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也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前提。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将职业能力要求、企业的工作任务、业务流程与运作方式融入专业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缩短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业会计工作的磨合期,以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的“零”距离接轨。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概述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遵循学生基本发展与心理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和创设符合企业实际的情境并呈现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体验与实践的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实际上是以学生为主体整合相关课程知识和教学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完成职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的“状态”;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多维度与多渠道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再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成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和发现者。最后,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原理和方法,获得新知识,形成新的职业技能。

(一) 校企融合的教学理念

校企融合是实现学生与企业会计岗位无缝对接的重要途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在“关起门”来模拟和仿真的状态下完成,那些长期在企业工作的财务会计人员的建议、意见和感受能较准确地反映出企业对财务会计人才的具体要求,与他们共同分析和共同研讨,有助于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并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校企融合的教学理念体现为“三对接”,即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对接。只有真正做到与企业对接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二) “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

体验式教学模式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努力实现“四位一体”。其一,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为一体;其二,课堂和模拟工作间为一体,即采用一体化教室,做到一边进行理论教学,一边进行实践操作,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其三,课堂教学和平时学习为一体,由于手机的普及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碎片化、教学内容可视化,做到了学习的及时性和学习的重复性,突破了日常教学对学生求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手机让学生们体验到各方面的乐趣(包括学习乐趣)[1];其四,教师和学生为一体,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强调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也是实践教学的参与者,师生互动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情境创设

情境性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也是区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情境创设应该从企业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出发,按照企业会计岗位的业务财务一体化处理的流程来创设情境,创设出的情境应该有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

(一) 分岗位创设不同的情境

在创设情境时应根据企业通常设置的出纳、往来核算、成本核算、税务核算和总账核算等岗位进行情境分设,会计实践教学的情境既应基于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来设计,又应尽量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融合于其中。分岗位进行情境创设能够以模拟企业运营场景的形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角色身份感受到不同岗位的职责,优化教学活动过程,提升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效率[2]。体验式教学是一个享受知识探究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在营造体验式教学情景时,能够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和学生的积极因素,让教学氛围活跃起来,变得轻松和愉悦[3]。

(二) 根据情境制订实践课程的教学文件

实践课程的教学文件既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标准和教学结果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也规定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既是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学质量评估与考试的依据。根据创设的情境制定和完善相关实践课程教学文件,包括实践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指导书、实践任务单、实践总结等。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教学文件要求可以通过教师的规范性的标准化操作和有效演示或示范进行展现,有利于培育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基于工作任务(项目)分析实践问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 明确创设情境的要求

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学情境一直是关乎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拥有良好的教学情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必须在接近或达到职业活动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并要注重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重实践”的特点。学生在分岗位的角色扮演中完成各种会计业务(项目)的学习和体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并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做到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一个人只有在亲自经历并参与实践之后才会对其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才会主动去寻求改变,并采取有效的行动去努力提升职业技能。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工具理论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求,大胆创新,丰富教学形式和项目情境体验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参与体验、反思改变,使实践教学呈现情境化、个性化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课程中受益[4]。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明确要求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教学课时至少各占一半的比例,甚至是实践教学课时稍高于理论学习课时。在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个恰当的选择,但不是所有专业课程的内容都要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而是应将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合理配置与安排,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完成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拥有企业会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完整的、系统的职业技能。

(一) 会计课程内实训

会计课程内实训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针对每门专业课程不同阶段的理论知识点而确立对应的实践能力点进行单项实训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将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业务融为一体,不断通过单个知识点的实训,以便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和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的衔接。会计课程内实训克服了“填鸭式”教学模式的缺点,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 学期专项会计实训

学期专项会计实训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完成会计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对课程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实训以培养学生的专项职业技能。通过专项会计实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感性认识和深刻理解,同时熟练地掌握会计专项技能及技巧。教师应将实训内容基于工作任务进行模块化课程组织与重构,采用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三) 会计分岗位综合实训

会计分岗位综合实训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归纳总结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按照内部控制原则模拟企业将业务工作分设为不同的会计岗位,采用分岗位操作和岗位轮换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完成实训教学。会计分岗位综合实训是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组合的实践应用,强调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会计分岗位综合实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岗位角色进行亲身体验与实践,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会计各岗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和相互监督共同构成一个统一协调的会计工作体系,为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四) 企业顶岗实习

与企业对接融合进行顶岗实习是会计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和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不应拘泥于校园,应该主动走出校门,顶岗实习能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组织形式,熟悉会计工作业务流程,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职业岗位和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企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及时反思,从而提高对社会生活和会计工作的进一步理解,增长见识、丰富社会阅历和提高职业技能。企业顶岗实习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一次全面的、严格的、综合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基本达到独立完成各种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要求,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体验式教学模式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作导演,学生当演员[5]。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参与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在学生进行情境角色体验与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智慧,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要求教师能主动进行教学创新,合理利用模拟仿真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实践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培养之中。

猜你喜欢

体验式职业技能实训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