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维风险监测与控制
2021-01-16卢永生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卢永生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在生活以及工作中对电力方面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和改革。目前,我国的输电线路一直在不断的建设中,整个电网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而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直接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并且输电线路日常运行的情况也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工作,切实做好输电线路的安全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地保证电网稳定运行。本文就是以输电线路运行安全为中心而展开讨论和分析的,对能够影响电路运行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建议。
一、我国输电线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概述
当前我国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接地技术、防雷措施及施工天气的选择。导线在雷雨天气时,若没有做好防雷措施极有可能遭到雷电攻击,导致导线损坏,甚至对人身安全也会造成巨大威胁。输电线路在经受过雷电攻击后极易引起跳闸事故,人们的生活及企业的生产都将会受到影响,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电力施工单位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时应做好输电线的避雷措施,目前最常用的避雷方式是通过避雷线的架设使电流能够分散传输,这能够有效地减少流经杆塔的电流,从而使导线能避免雷电的冲击,使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性能得以提升。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时应重视接地工作的重要性,接地工作与防雷措施都能有效减少输电线路被雷电攻击后产生的消极影响,效降低雷电导致的跳闸故障产生的概率,从而使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最为基础的保障。天气对于输电线路工程的开展具有极大影响,雷雨天气或高温天气都极其不利于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工作人员在这类天气下进行的施工危险指数非常高。一个理想的天气状况能使输电线路建设的施工变得事半功倍,并能提高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时应注重天气情况的勘测,相关人员应收集全面的资料,如对施工场地的气象观测,对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施工环境、特殊地貌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以此选择最佳的日期与地点来开展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使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二、优化措施分析
(一)聚焦重点,在“防”上下功夫
设立“花乡驿站”,在沭阳新河镇创建外力破坏防控驿站,主要功能是组织外委人员进行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在每年苗木移植销售期间,安排专人每日值守,及时了解通道沿线保护区内有无移植苗木和吊装,发现情况立即派人到现场进行指导和督促,防止吊车意外碰线。提高“三防”覆盖面,在电网遭受外破的易发地段,装设警示牌、限高架、示高杆、安全围栏等防护设施,对重要输电通道,通过安装远程视频监控,安排专人盯守,实时监控输电线路运行环境,做到危险源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动态更新“一患一档”,通过全面排查电力设施通道内的建筑、树木、施工和挖沙取土情况,建立隐患档案,并随着气候、时节、施工进度的不断变化进行动态更新,直至外破风险排除,实现对外破隐患闭环式精益化防控。
(二)输电线路在线监测
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中,专家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开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专家系统是极为必要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推断出输电线路可能存在的故障点及所发故障的原因,包含知识库、数据库、解释机制、推理机以及人机接口五个部分。监测系统获取数据信号的手段主要有远程可视、线路安全运行、避雷器等。将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分别构建成静态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当监测系统运行时,远程可视监控模块将率先启动,并将现场情况转化为可视图像,避雷器、安全运行模块相继启动,系统将会根据各个模块的数据分析结果,启动综合分析模块,从而对结果进行全面的判断,其结果可以作为输电线路早期故障的重要诊断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远程视频监测
输电线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客户端监控软件、图像编辑器、流媒体服务器等部分组成,其核心技术是数据采集、压缩解码、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等技术。系统可以对输电线路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能够随时获取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强化对输电线路的管理。图像编码器将所采集的数据信号通过压缩编码码技术进行处理,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将处理后数据信号传输到流媒体服务器中,管理员只需要登录监控软件,将视频流进行解码,就可获取高质量的现场图像,并进行浏览、监控,最后通过AI技术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
(四)防鸟害的措施
针对鸟害方面的问题,运行部门可以在绝缘子上方安装一些用于绝缘防鸟的挡板,这种挡板可以有效地防止鸟巢草下垂到导线上,其次,还可以在线路杆塔远离导线挂点位置安装不锈钢人工鸟巢,引导鸟类进入人工鸟巢生活,减少对导线的影响。实践证明,在3~8月鸟巢生育高峰期,加大巡视,发现绝缘子挂点有筑巢情况,马上用激光炮清理未成型的鸟巢,绝大部分鸟类都会选择人工鸟巢安居。另外,在一些鸟害严重的区域安装防鸟刺,防止鸟类停留出现鸟粪堆积的情况,如果线路上面长期堆积鸟粪,会增加线路出现跳闸的概率。但这种装置也需要定期地进行更换和清理,因为一些鸟类会将防鸟刺当作材料用来筑巢。除此之外,提高线路本身的质量是确保线路运行安全的基础条件。所以,设计部门在进行线路建设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质量更好的材料进行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保证线路能够安全地进行使用,同时,也可以减轻之后维护以及检查工作的压力,并且在进行线路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地考虑当地的各方面情况,减少其他外部因素对线路造成的影响,有效地保障电网的运行安全。
三、结语
输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既是现代高可靠性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输电线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合治理工作方针,以定责任人、定落实措施、定整改时间,将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人的工作原则,完善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责任制;在加大电力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创新举措、丰富手段、明确了线路防外破各方的职责与义务,完善了安全防范网络;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力量的强化,实现了危险源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通过加强与政府部门、有关行业的协作,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对电力设施破坏和违法违规用电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输电线路的运行可靠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