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游记中的黄山“四绝”形象

2021-01-16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黄山松怪石云海

代 华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20世纪30年代,徽州积极进行交通建设,随着杭徽(杭州至徽州)、省屯(安庆至屯溪)、芜屯(芜湖至屯溪)等公路的相继建成,便利了徽州与外界的联系和往来,大都市来黄山旅游的人日益增加。徽州“从前交通不便,往返费时,自公路开通以后,到黄山去,也非常容易了”[1]。尤其是“自杭徽道通,游者称便”[2]。黄山天赋异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有人认为黄山的风景“在世界上,虽不能说是首屈一指,但也足以傲视一切。这只要游过黄山的人,莫不是赞美不绝,叹为观止的”[3]。有人盛赞它“非文字所能形容,非画笔所能表现,也非摄影所能传真的。黄山乃大自然之杰作”[4]。还有人总结道:“黄山何所奇?为道有三绝:云海与石松。”[5]再加上“温度四时不变”的温泉,共同构成了黄山“四绝”。本文在广泛收集报刊资料的基础上,以游记中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为考察中心,重现近代游客眼中的黄山形象和旅游体验,以期丰富和扩大黄山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一、“非文字所能描摹”:奇松

“黄山之松,苍劲扁平,如掌朝天,其味在奇。旋坐危石之上,手抚苍松,下临绝壑,静聆高山流水之音,又是一番境界。”[6]黄山松因“奇”著称,“奇”在其形态、生长环境以及赋予的丰富含义。

1.千姿百态

黄山“遍山松树,恣态各殊,或团团如盖,或矫矫如龙,或破石矗立,或伏地似虎,或倚岩,或傍涧,莫不异乎他山所见者,叹观止焉”[7]。不仅如此,有的“张如车盖,耸如危峰,偃如卧龙,横如苍虬,俯仰之间,各致其神”[8]。对于黄山松的形态,有游记总结道:“它们的形状,种种不一。或矫如龙盘,或如虬昂,如鹤立,如人偃,如雨盖,如扶栏,有高数尺而蔽地亩许的,有枝干上下坳折而顶平如掌的,真所谓龙攫鸾翔,不足以喻其万一。”[4]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传神写意,让人叹为观止。

1935年《江苏教育》刊载的《黄山歌》将黄山松奇特的外形与拟人化的神态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逼真的立体画面:

黄山之奇奇在松,我今将松试形容:或如一臂突当胸,或如万箭齐张弓,或如麒麟蹑芳踪,或如凤凰栖修桐;团而伏者如肥熊,飘而逸者如孤鸿,伛而偻者如蓑翁,跃而奔者如顽童;如花开满玉芙蓉,如人混入绮罗丛,如叠琼楼十二重,如铺瑶笺万千通;一株一态无或同,一枝一相有所宗,一柯一节称极工,一针一叶都折衷[9]。

黄山松形神俱备,动静结合,没有一株相同,没有一叶相似,千变万化,以致让人感叹其是上天的杰作:“定是天帝情所钟!定是山灵力所充!定是圯桥老人黄石公!定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不然何以千变万化皆无穷?不然何以千山万岭皆相逢?不然何以千人万客皆推崇?不然何以千花万卉皆乐从?”[9]

奇特的形态也被赋予到黄山松的名称中。黄山松“品类繁多,形态至多,有五龙长蛇迎客送客蒲团等名目”[10]。名目的由来多取自“象形”或“会意”,既直观又形象:

黄山最著为奇松,枝干不与他山同,成排成片分高下,仿佛编扎经人工,各锡嘉名各取义,不外象形与会意,自拜秦封作大夫,迎客送客何多事(迎客松送客松),美人腰瘦舞婆娑(美人松),隐士深藏在涧阿(隐士松),愿作鸳鸯仙不羡(鸳鸯松),有鹤高翔云汉摩(翔鹤松),苍龙黑虎作威势,凤凰麒麟纪祥瑞,若仰若俯父子称,并肩婀娜乃姊妹(苍龙黑虎凤凰麒麟父子姊妹皆松名),天都第一尤葱茏(天都第一松),置身独在最高峰,蒲团俯视不容坐,佛地庄严气□隆(蒲团松庄严松),不知几许苍髯叟,偶举名称见闻陋,岁寒坚守后凋心,四时长见青葱茂[11]。

对于上述奇松,署名为“马国亮”的作者在游记中感叹:从前在汉画或日本画所见的松景,我总怀疑是那些画家们故意把它们美化,“到了黄山,我才恍然于天地造物,竟真有此奇美。……这里的一山一石,一松一草,简直和在图画中所见的无异”[4]。

2.逆境生长

黄山松不仅外形奇特,其生长环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也让人惊叹。黄山松“是值得在这里大书特书的,松皆生石崖缝,不著寸土,入山愈深,则松愈古,而形状也更奇。生五六年,才仅三四寸长,所以山上所见高约七八尺以上之松,多为千年以上之物”[4]。《黄山纪游》一文也对黄山松上述的特点进行描写,黄山“奇松怪石,不可名状,皆生于石罅,其干上下盘曲,枝叶则横斜侧出,除盘山以外,他山之松石,莫能比拟也”[12]。事实上,黄山松危崖之上破石而生,或生长于石缝,或植根于岩穴与峭壁,没有沃土滋养,历经磨难而终成多姿之身影,有人赞美道:“拳曲黄山松,志越郁奇古。何以形容之,苍官兼短簿。讬根石不让,殊遇获寸土。挣扎成名松,淘汰已难数。”[13]关于黄山松生长环境对其外形的影响,有人做过调查和推断,认为半边枝叶生长茂盛,半边则无的情况,实属特殊环境造成的结果:“其中有所谓半边松者,一面寸支不长,一面垂支累累,盖一面受石壁之碍,阳光不见,遂不得已而集支他方。”[14]

生长在险峻之处,黄山松与峰峦云海为伴,令人叫绝。《黄山松》一文感叹无法用言语来描绘:“黄山之胜在悬崖峭壁。处处见其险峻。尤妙在有松之助衬。松之量固不可数计,松之形亦不能言喻。或则讬根岩穴,如苦修之高僧;或则撑骨崖壁,如飞升之剑客;亦有贯穿石隙,类神龙之出洞;或偃蹇山隈,若高士之养静。其他如巨蟒,如猛虎,如法幢,如宝塔,如蒲团,形形色色,不可仿佛,而文字之描绘,至是诚不能不叹其穷焉!”[15]加之漫长岁月的沉淀和升华,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削壁奇松,古拙入画,皆千百年前物也。挺生石罅,傍崖直上,枝柯横出,盘曲夭矫,别具姿态,皆有生以来,未经见者。”[16]

3.寓意丰富

黄山松的形、神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如有广迎天下宾朋的迎客松和送客松;有缠绵偎依、永不分离的连理松;有神似送子麒麟之状的麒麟松等。游记中对迎客松、送客松的寓意描写最为典型。

有文章描述道:迎客松与送客松在文殊院边,一左一右,巨干挺立,“有娇首天外之势,姿态皆甚高古。此二松为最著名,见诸前人之题咏者甚多。”[15]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加之此二松“不凡身形”和“姿态高古”,引发众人的关注并为之挥毫泼墨或赋诗作画。《黄山三度登临》一文生动地为读者呈现迎客松、送客松一迎一送的传神画面:上至文殊院,“有松夭矫路口,似迎门揖客,曰迎客松;与院西送客松,遥遥相对。”并有诗歌一首盛赞其殷勤好客:“偃仰枝柯两两开,一迎一送是天栽。到门输尔殷勤意,怪底幽人日往来。”[17]

《黄山纪游》一文对迎客松及周边环境给人带来的感受进行了重点刻画。“文殊院旁有古松,曰迎客松,高可数丈”,其外形“作磬折迎客状,姿致绝美”;寺僧好客,“瀹茗相饷”;茶“味之清芬可喜”,令人愉悦与舒展;远处的云卷云舒;这些要素共同构成天高云淡、超然物外的“禅”意境界,与自然天地融为一体。为此,有诗歌再现了这一场面:“古松迎佳客,到处好为家,老衲殷勤献,一盏云雾茶。”[18]

二、“大自然的美术馆”:怪石

“黄山之松天下奇,为幢为盖为龙蛇,黄山之石天下奇,如猿如马如妖姬。”[10]奇松引起游客的极大兴趣,怪石更是让人记忆尤深。《黄山揽胜记》中以奇松和怪石的对比描绘,简明扼要地再现了其独特形象:黄山“奇松多媚,怪石生姿,愈险而愈出于奇妙怪诞”[19]。为此,游记提醒人们关注怪石,如《黄山归来》一文写道:登上清凉台“在顶上俯望,奇峰怪石,罗列眼前,亦为黄山最精彩之一段,应注意者为岩石”[20]。

黄山怪石的多样形象在游记中被广泛记述。一位署名为“熊梦飞”的作者撰文说:黄山“山石多奇形怪状,俗有五上老天都,童子拜观音,松鼠跳天都,美女梳头,姊妹放羊等名,望之俨然”[10]。署名为“洪素野”的作者认为,狮子林“沿途及附近风景,更书不胜书,可以说是黄山最精彩的一段,略举其名:则有罗汉对观音,五老上天都,观音岩,姊妹放羊,天门坎等胜”[20]。《黄山小驻记》也有类似的记载:从天门坎到小心坡再至渡仙桥,有姊妹放羊、五老朝天都、童子拜观音等怪石罗列,“皆肖其名”[21]。

关于怪石名称的由来,有人撰文进行了介绍,认为其名称主要是根据石块外形、色泽、品格寓意或故事事迹来命名,并赞叹了怪石给人的视觉效果:

黄山之奇奇在石,我今将石试分析:或图其形象其迹,或摹其色利其泽,或仰其品崇其格,或喻其事依其则。鼠跳天都半峰隔,鱼戏莲舟千尺隙,太公垂钓一竿缺,姊妹放羊并肩列;或金鸡两翅拍,或如玉兔望明月,或如关公挡曹贼,或如进宝波斯国;梦笔生花尤奇绝,观音打坐胜雕刻,仙人对弈神妥帖,猴子过山形窘迫;转眼不觉沧海客,回首浑疑神仙宅,晚霞一抹颜尽赤,明星万颗身犹黑,君不见门垂五柳陶彭泽,又不见梦游天姥李太白,如此奇岩怪石一见真幽默,足使诗人隐士千古无颜色![9]

除此之外,1936年刊发的《黄山纪游草》一文亦是用诗歌形式告知读者各种怪石的名称由来,内容描述具体且详细:

我爱黄山石,成形不一式,大士立危崖,孩儿遥拜佛(童子拜观音石神形毕肖),罗汉分排十八尊,翁仲天生非人力,或称松鼠望天都,或似猿猴献果硕(松鼠猿猴皆神似),成双巧置僧家鞋,独一长留名士笔,横石作眠琴,泉鸣音自翕,有鼓何人桴,空山长寂寞,兔耳形如真,虎头涎欲滴(时有泉自口出),屈曲恍龙蟠,隐约留痕迹,安得迁乔莺,奋飞从谷出(龙蟠莺谷皆石名),小睡西海峰,床榻由天设(西海有石床峰),此间招隐偶开门(开门石),醉乡觅得饮仙液(醉石),山灵试为数家珍,漏万莫教叽挂一,形形色色亦何多,嶙峋千古支山骨[11]。

游记中不仅解释了众多怪石名称的由来,还对其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和刻画,活灵活现。沈新三的《黄山纪游》一文把黄山怪石和人物形象、动作联系在一起,描写的惟妙惟肖:“忽见天都附近,青鸾峰巅,有石似伏雌,名曰:‘金鸡叫门帘’。迨抵天门坎时,试一返顾,竟易为‘五老上天都’矣。一老扶杖,伛偻前趋,四老随之,衣褶宛然。同一石焉,而移步换形,神妙非凡,可谓奇矣!”[16]耕耘峰“巅添一石,颇肖鼠形,作势似跃登天都,名曰:‘松鼠跳天都’”[16]。怪石也是游客朱偰笔下记录的对象,各种自然形态下的石头组合,在其视野里有的恬静温和,妙趣横生,如在莲蕊峰下“有小石岐立,如二女子并肩而坐,前复有一石,宛然羊形,俗曰‘姊妹放羊’,惟妙惟肖”。有的如谦谦君子,“道右有大士石,临风玉立,衣褶宛然”。有的宛似宗教中的场景,“道左有矮石,蹲踞而拜,俗曰罗汉拜观音”。有的则是壁立千仞,“石笋林立,剑戟纵横,排空指日,将及峰腰”[17]。

除了上述具有代表性的怪石被关注外,“鹦哥石”“飞鱼石”等也进入了游记的描写范围:走完了一线天,当前而立的是鹦哥石,“状如昂首欲鸣之鹦哥,神态栩然,轮廓准确”。其旁又有飞鱼石,“鼓鬣欲跃,似欲冲天而去。近代雕刻无此魄力,使罗丹到此,也当为之折服。造物者的鬼斧神工,真非人力所能比拟。”[4]由此可见,怪石既是艺术品,又是艺术家创作的素材来源。

与其他名山之石进行比较,游记再次验证了黄山怪石的“过人之处”。黄山狮子林曾有一幅对联: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言语间“自然夸大是未免太夸大,但是除了他的奇石,终不免带点南方秀丽,不及华山石又具北方蛮狠,微微有小缺点外,那副对,也可以相当的挂一挂,比拳打南北二京,脚踢黄河两岸,卖膏药人的口气,要实在点”[22]。如果说这幅对联对黄山怪石的描写是“宏观”概括,那么《黄山歌》一文里的描写则是“微观”比较。该文直接将黄山怪石与华山、泰山、衡山等石进行了比较,首先肯定了华山等石的优点和特色,最后还是认为黄山之石给人“太奇特”印象,以致无法用言语表达。“华山之石如展绚丽之画册,泰山之石如叠琳琅之书籍,衡山之石如列森严之戈戟,庐山之石如曳锦绣之履鸟,惟有黄山之石精灵古怪太奇特,欲言难尽欲画不成欲歌又还歇,欲对之饮酒赋诗弹琴吹箫皆不得!”[9]

三、“自然高远”:云海

作为“四绝”之一的云海亦是游客体验的重点。“黄山自古云成海”。很长一段时间黄山被世人称为黄海。关于“黄海”的由来,《黄山归来》一文解释道:“昔人称黄山每曰‘黄海’,盖其最奇绝者即云铺海,故黄山有三海:曰前海(又名天海)、后海与西海,实即四山环绕之三大深谷耳。此三海中,在黄昏黎明或晴天夜间,时有白云弥漫天际,渐堆渐增,顷刻间浩渺若烟海,诸峰盖没,仅余碧海青天,堪称奇观。……故游黄山者第一不可忽略‘云海’。”[20]该文诠释了黄海的含义,指出了“三海”的范围,描绘了云海形成的缘由和条件,赞叹了云海的美丽奇观。

描写“三海”的段落常常出现在游记中,“大饱眼福”“欢喜欲狂”等语句点缀其间。有文章对“三海”之一的西海景观进行了再现,云海、山谷与群峰共同构成了一幅画卷,令观者惊叹不已。“既抵西海口,即见出岫白云,起自壑底。初若炊烟缕缕,继则蓬勃舒卷,弥漫四合,填塞满谷,千百峰峦,微露其尖,宛似海中岛屿,出没在银涛雪浪间焉:见所未见,欢喜欲狂!一若老天安排妥帖,故弄玄虚。使无昨日失望,安有今番快慰!即此片刻畅观,足偿竟日沉闷而有余。于是精神陡长,足力弥健。”[23]因受山体环境影响,云海由最初的一处慢慢扩散到整个山谷,山峰被云雾淹没露出峰顶,脚下宛如置身大海中,如此景象令游客驻足不前,回味良久,登山带来的疲倦与劳累瞬间被兴奋取代。不仅如此,从西海到天海,路途上各种景观星罗棋布,相映成趣,引人入胜。“自西海门,循故道,经平天矼,至光明顶,又观云光一片,逗留峰腰:如堆晴雪,如拥飞絮,大饱眼福矣。再趋天海,弥望辽阔。不料黄山万千峰峦中,著此一块平衍山岗,真可谓包罗万象者矣!”[23]

欣赏云海,文殊院是首选之地。一游客日记记载道:第四日,再上山至文殊院。“自紫云庵至此,山道十八华里,今重加测量,尚不到八英里也。此处不可不住,因黄山最著名的云铺海,以天未明前在此看得最真切,狮子林虽亦可看云海,然远不及此也,沿途及附近风景,更书不胜书,可以说是黄山最精彩的一段。”[20]《黄山三日游记》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文殊院位于玉屏峰下,拔海六千余尺,为观云海最佳之处,天都峰耸左,莲花峰峙右,万山千壑,无不朝宗[7]。不难想象群峰耸立,云海笼罩,群峰点点,构成一幅绝美的“人间仙境图”。登上文殊台,“但见前海白云平铺,风起作波动;有时微露峰顶,如海上岛屿;而云际横岭,疑是孤舟破浪行?意中云海,于目中遇之,观止矣!”[24]有时“在文殊台前赏云海奇景,顷刻间,弥漫无际,堆银湧雪,诡变难状”[25]。有时则“云铺万顷,群峰露顶,如岛之在海中,松身则一鳞半爪,低漾于云影雾气之中,令人元元默默,万虑悉空,吐弃凡近,自然高远,叹观止矣!”[26]

马国亮在《黄山纪游》中生动地再现了文殊院前的云海奇观:

当我们走出院外的时候,我们真给这伟大的景色所呆住了。望着前面的天都峰、耕耘峰、青鸾峰,以及许许多多的奇峰交错中,白云汹涌,疾驰而来,自远而近,若海波之逐流,顷刻之间,围满了远近的山腰,其上平如水平线,仅露出了各个的山峰。其下则一望无涯,波涛起伏,其情景直与大海无异,真稀有之奇观。黄山又名黄海,大概就是这原故罢[4]。

事实上,云海景观并非每日都有,“游客想看到它,那却是要碰运气的,有人曾等候多天而不能一见。”[27]一游客记录了在文殊院等待云海出现,从第一日的“毫无所得”到次日“弥漫联成一片”的激动心情,再到后来“合十赞歎”的心理流变历程:

第一日已在暮天,又值雨夜,星月俱灭,毫无所得。次晨四时即起,披棉绵衣至院右之“立雪台”,时在仲夏,尚感薄寒,台上有石磴石几,北面可观后海,玉屏近在眼前,白鹅石筍诸峰罗列天边。东面正对天都,西倚莲花。南面万千峰头,都在脚下,云海即在渺茫天际,自南而来,如浓絮又如层涛,自远而近,顷刻间已弥漫联成一片极目万里,人在云端天上矣。这时朝阳已渐自东方山后上升,光芒含敛,逼视亦不觉目眩,惟大如铜盘,使人不信它就是日常见面的日轮,片刻后,云片逐段飞散,峰翠仍露其面目,造化神奇,惟有合十赞叹[20]。

这段有关云海的描述形象生动,写意传神,记录了云海从无到有、自远而近、从升起到逐渐飞散的场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不同天气环境下,云海给予游客的印象亦不同。每当“雨不止,雾颇大。天为之蔽,山为之浮。……是时云雾忽聚忽散,忽降忽升;群山亦随之忽隐忽现,忽浮忽沈。云降则山如小岛;云升则峰入天外。有时峰留数点,如浮萍之漂流水上,有时山为云谷,四周顿成空旷,不见山影。诚自然变幻之奇瑰,宇宙之大观也”[6]。雨止转晴,“云海未全至时,千峦万壑,历历在目,又是另一景色。博大雄奇,秀丽无比,难怪人说黄山的景色一日数变。”并感慨“印象派画家莫纳Monet曾经对着一潭水写了十多张画,倘若他到了此地,一日之内,对同一的景色,不知要写几十张了”[4]。有游记对雨后天晴时的云海描写较为详细:可喜的这时天气已豁然开朗,山色清明,白云从山下涌起,弥漫无际。随后,“渐渐的这白云愈涌愈厚,平铺在半山中真好像连天的大海;有时层云起伏,就像是后浪推着前浪;有时云波移动,就像是海潮汹涌;几座高峰透露在云头上,就像海中的岛屿;松风瀑声交响着,就像海涛的鸣奏,我们几疑置身于大海中了。虽然我们平时也常看见绮丽的白云,可是那总是起在天上,如今白云却起于我们的足前,并且夹在蔚蓝的天空和青绿的山峰间,织成这样一幅云海的妙画,那就不能不使我们心里又惊又喜;这把我们一日的辛劳都偿付了”[27]。而当天气连续多日晴朗时,云海则呈现另外一番景象:“白云平铺,如海中浪纹,弥望无际,日光射之,皆作银色,群峰没其中,仅露其尖。”[12]

四、“一种可感谢的天赋”:温泉

上述“三绝”给人带来的主要是视觉上的感受,温泉洗浴则是身心上的放松。“黄山佳景当以此为最美,泉广不逾丈,长约一丈有半,热水从地中沸起滚成泡形,更有冷水一道,大与杯等,从若壁中冲出,恰使冷热两水调匀。水深三四尺不等,浴者便之,池虽不广八九人尚称宽裕。泉水温度四时不变,更宜游人。惟含有硫质,尤宜于疗养疥癣。”[28]由此可见,黄山温泉的形成由来已久,水温冷热适宜,既可洗浴,又能疗养,一年四季均能使用。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黄山建设委员会着手开发和建设黄山,温泉的规模和设施较前期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便利了游客的使用。1936年出版的《旅行杂志》刊文对黄山温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汤泉一名硃砂泉,为黄山惟一之温泉,浴室分上下二层,有梯通之,下层即浴池,作长方矩形,池底石缝中涌出温泉,时有气泡,喷出水面,温度为四十二度半;池上横匾额‘蒸云’二字,旁题‘热不因人’四字,语甚中的。”[26]为方便使用,温泉设立男女浴室和瓷盆,“已另凿一池,以作女子浴所。黄山建委会更在池上筑一楼座,装置瓷盆,有洁癖者可浴于此。”[20]

温泉洗浴是游客进入黄山的最初体验,也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有游记记述道:到汤口后,即雇肩舆上山,朝山自此始,行七里便抵“茅蓬”,此为南路入山之第一站,“游客到此,总须停留一日,否则国内闻名的黄山汤池和全山二大瀑布之一的‘人字瀑’,都无法领略矣。”[20]温泉可以洁净身体,消减旅途劳顿带来的疲劳,有关这方面经历的描写在游记中俯拾皆是。“游者由汤口进山,止于中国旅行社,休息片时,可至汤池一浴。”[29]五时抵汤池,有温泉可浴,“纵身一浴,疲劳与尘汗尽去,精神为之一爽。”[6]洗浴十余分钟,“通体汗下,血液流畅,竟日车行颠顿之劳,于以得苏。真个洗去俗尘万斛也。”[16]“一浴之后,通体舒畅。”[29]“浴罢精神爽快,疲劳顿减。”[30]舟车劳顿后,温泉洗浴有助于安神和睡眠。有游客回忆:经过足足八小时的颠簸都很疲倦,晚餐后浴于黄山的温泉。“浴后身心畅快,躺在帆布床上。听着山间泉声潺潺清心悦耳不知不觉泉声很快地带我们到了甜蜜的睡乡。”[31]大家“一浴既罢,心神俱爽,乃返旅舍,鼾然入睡”[21]。为此,洗浴期间,众人久久不愿离去。“解衣入池,共作拍浮之戏,越炊时许始起。忽有妙香拂拂,自水底出,如奇南香,为之恋恋不忍去,恨不能长住水中央也。”[18]有游记关于此种情形的描写极为生动:最先引起我们兴趣的,是紫云庵下的汤池,两天没有舒服地洗澡,到此都纷纷脱衣跳下去,“大家都洗了又洗,浸了又浸,舍不得起来。”[4]甚至在游览完黄山后还不忘“再赴汤池就浴,以清三日来之积垢。一浴而后,竟体舒泰”[23]。

关于温泉洗浴过程,游客阎重楼在《春游到黄山》中详细地记述温泉洗浴感受:

想沐去一日的征尘,听说黄山自然的“汤泉”就在旅社的邻近,我便找到那里,由侍役点着煤油灯,把我引到一个地下室里,从石级上走下去,那汤泉是筑在一个半圆形的石穴内,我起先看见这泉水没有蒸气,以为是冷的,等到我走下水里,这泉水却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热——这热度比较我平时洗浴的水更高得多,泉水的底是沙的,水里周围有许多石櫈,以供坐浴,这泉池宽约五尺,长约一丈,虽然并不大,但是我却在里面游泳起来,直到周围石壁碰伤了我的足肢我还不肯休止,从这个天然的泉池中浴罢身上的尘垢,顿时身心舒畅了许多。温泉本来是无足为奇的,但是这温泉生长在山上的路口,对于过往的游客实在是一种可感谢的天赋[27]。

具体来看,这“一种可感谢的天赋”得益于适宜的水温和清澈洁净的水质。温泉“池内热气蒸腾,水清见底。底积沙石,履之弥软。浸及胸腹,热度适体,盖另有冷泉一缕,从旁注入,以节调温度者也。且来有源,去有处:一日浴千人,与一日浴一人,同斯澄清,天造地设,抑亦奇矣!”[16]又如,《黄山纪游(上)》也对此作了强调:温泉“池水清温,泉上壁间有冷泉一缕,涓涓而下,以适其温度,冷热水管,妙在天成。汤池下有来源,也有去处,所以每天虽浴千人,池水一样地澄清,无半点污垢”[4]。当然,优质的水质资源得益于游客的共同维护,造就了良好的洗浴环境。“日浴千人,不留歼垢,惟入浴者,禁用肥皂,以免泉水浑浊,吾侪一浴之后,身体甚觉舒适。”[7]热泉与冷泉的完美搭配,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钟爱”,有观点认为黄山仅此一点其他名胜便无法比拟。温泉“水自泉眼中出,以手探之,热如蒸沈,池后有冷泉一,以一竹管通入温泉,藉调凉燠,黄山钟毓奇特,即此一端,已足压倒其他名胜,造物之偏厚,可谓极矣!”[32]同时还和南京、西安等地的温泉进行比较。署名为庄泽宣的作者撰文《黄山游记》说道:“余在国内曾就浴之汤泉,计有北平汤山,南京汤山,陕西临潼华清池,重庆南温泉北温泉,等;设备以华清池与南京汤山为最佳,皆有盆浴,取费亦大。温度则以华清与黄山为舒适。”[33]

良好的洗浴环境带来了非凡的体验感。“往汤池沐浴,泉水一泓,冷暖宜人,澄清见底,俗尘万斛,一旦洗去,飘飘仙矣。”[34]甚至,还引发游者的多重联想。“清泉温心,如入慈怀。大自然有人类母亲之称,比拟极当。”[6]

五、结语

黄山独特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不已,游记等文学作品对此记述的较为详细,其中对黄山“四绝”进行了重点描写。这些描写深深地影响着阅读者,又激发了阅读者对于游览黄山的向往之情。“予慕黄山之胜久矣,最近读禹贡半月刊第三卷第十期李君书华所为黄山游记,以‘国外之瑞士山国内之泰华衡庐天目劳山一一与黄山校,谓皆出其下’益向往之。”[26]不可否认,游记中的黄山形象记述有时难免让人产生疑惑,黄山真的是“千百种刺激,千百种危险,千百种美丽”[4]?黄山真的是“伟丽奇秀,有非人力所能表达者”[20]?对此疑问,《黄山记略》一文的记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我未游黄山之前,偶读前人黄山游记,心中辄起种种感想:黄山岂真美丽而险峻乎?既谓天险雄昂,则游客骚人游此有何意趣?”[28]此种疑惑终在美景的“诱使”下前往黄山,体验黄山后所有的疑惑顿时消解。“既游之后,而种种疑难,倏焉冰消。今我将旅行黄山印象重演一番,雪泥鸿爪以示不忘。”[28]该文作者经历了由最初的“疑难”到后来的“冰消”心路历程,最后又以旅行日记形式介绍给读者,为读者游览提供了参考。可以说,黄山“四绝”等景观为游记等文学作品提供了写作素材,反过来,文学作品中有关黄山“四绝”形象的精彩描写又吸引了更多的黄山游览者。

不难看出,游记中的“四绝”形象描写是对黄山的记录和传播,这既丰富了黄山的历史文化,又为挖掘徽州文化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猜你喜欢

黄山松怪石云海
峡谷的秘密
他到底是谁
藏在云海里的梦
黄山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这个假期你去哪儿
“七一”抒怀二首
巫山怪石——天岩记
神秘怪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