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1-01-16黄银英
黄银英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在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中,马克思主张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在当今时代,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仍然释放着无限的理论能量。
一、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的初步萌芽
马克思关于时间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哲学家的影响。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其自由观得到了发展,他在论文中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并认同伊壁鸠鲁关于时间的规定,认为时间是“现象的绝对形式”,是人的“偶性”“变换”的存在。马克思在论文中特别强调时间对人的自由的意义,并且把时间问题和人的感性存在相联系,认为感觉之所以被呈现出来是因为时间的存在,时间本身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当时的马克思以纯粹的主观形式抽象的理解时间,显然,马克思的思想还未涉及自由时间的观点,但对于自由观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黑格尔等。这为后来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的形成埋下了伏笔。
马克思博士毕业后曾到有着民主革命主义倾向的《莱茵报》担任编辑,在该报工作的经历促使他更加坚定自由的思想。离开《莱茵报》后,受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马克思渐渐改变了理论上的唯心主义,将自由观转向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也应时而生。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开始关注工人的劳动自由,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异化劳动导致了工人劳动中的不自由,而工人劳动的不自由主要是因为资本家占据了工人的非劳动时间,即工人的自由时间,进而使工人阶级彻底失去了人身自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阐述自由时间,但对于工人阶级的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的论述促使他思考自由时间的存在意义。为了消除异化劳动,让工人拥有更多自由时间就需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才能成为人的本质。在不断追求人的自由的道路上,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自由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类社会是不断走向自由的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马克思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才是真正的分工,此时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但从事重复性的劳动对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利。此外,受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约,劳动者从事的社会劳动实践带有阶级对立的性质,劳动者的劳动并不自由。为了改变人类社会不自由的状态,马克思主张改变以往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他认为分工会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而消灭,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个人是现实中的人,个人实现自由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考察个人要从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出发。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马克思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从实践出发谈论个人的自由以及实现自由的途径,这意味着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正逐渐走向成熟。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自由时间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时间并不归大部分人所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变得极其狭隘。资本家为了赚取利润,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标,无情地压迫工人,不断侵占工人的自由时间,使工人劳动失去了自由。在马克思看来,要把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合理的劳动时间消除,将剩余劳动时间转化为工人自由发展的时间,给工人更多自由时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见,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发现让他更加明确自由时间思想的内涵和本质,促使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更加成熟和完善。
二、马克思自由时间的主要范畴
(一)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关系
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自由时间的形成离不开劳动时间,但又不完全依赖于劳动时间,人获得自由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人为了生存,“必须有一部分时间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如吃饭、盥洗、穿衣等等”。[1](P260)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人每天要吃饭、睡觉、洗漱等方面的时间是必须的时间。但人除了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人为了能够发展,必须从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社会活动,用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是劳动时间。虽然人可以自由支配这部分时间,但这部分时间不一定等于自由时间。劳动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但这个自由时间被资本家占有,他们利用其进行资本增值,获得可以自由支配、充分发展的时间。也就说,当“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所以资本家是窃取了工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即窃取了文明”。[2](P139)资本家从中获得大量的自由时间去发展,而工人阶级只能继续被资本家压榨,失去了自我发展的自由时间,这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显然与自由时间相冲突。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受到其制约,个人的自由发展不应该只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到最少,给所有人提供更多自由发展的时间,让人们得以休息和娱乐,促进人的发展。
(二)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的关系
闲暇时间也可以称为余暇时间,是个人得以放松、享受、娱乐和发展的时间。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是相一致的。当生产力到达一定高度时,人们除了将时间用于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可以拥有除了维持生活资料之外的时间用于个人休闲、娱乐和发展才能,这些时间就是闲暇时间。
马克思分别对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自由时间进行了分析,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3](P107)劳动生产力水平影响自由时间即闲暇时间的多少。也就是说,闲暇时间越多,越能促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反之,不利于个人的充分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是一样的,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众多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并不一致。因为闲暇时间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意义。闲暇时间是非共产主义社会中的自由时间,是一种消极意义的时间。在闲暇时间里并不能充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资本家有可能将闲暇时间转化为不利于个人休息、娱乐和发展的时间,这种消极意义上的闲暇时间会使工人失去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个人真正获得自由时间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分工消灭,劳动没有强制性,劳动是自由劳动,个人自愿从事非物质生产活动,也就是主体实现自由劳动,在自由时间里个人才能得以充分发展,从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这才是积极意义性质的自由时间。
三、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自由时间是个人得以全面发展的空间
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和空间。”[4](P532)在这里,马克思强调要实现人的发展,必须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通过为人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空间,使人的个性、需求、能力、素质、社会关系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毋庸置疑,自由是人类的向往,也是人们美好生活的追求,自由时间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获得了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自由时间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人需要在自由时间里接受教育、发展智力、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交活动,才能实现个人自由的发展。换言之,当人们可以自由从事娱乐活动和休闲活动,自身就不再是机械的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而是从事更高级的精神生产活动,从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赢得更多可能。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的时间。”[5](P381)也就是说,人们有了自由时间这个基本要素,一定程度上能加快人的全面发展,但并不是说人可以利用自由时间去做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而是在自由时间里人们通过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就可以去体验科学、艺术活动等社会性活动带来的快乐,享受自由时间里科学、艺术创造出来具有价值的物质产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的空间。
(二)自由时间是衡量人的生命价值的尺度
生物学意义上,时间是标记人的生命的长度,它可以衡量人的生命的长短,但这只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时间,因为人们把时间作为衡量人的生命的工具,是量的表现。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命价值并不仅仅是量的表现,而是达成质的突破。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不能只是按照自然的意义来衡量,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进行创造性活动,使自然为实现自我价值服务。或许在很多人看来,人的生命价值应该以创造的财富来衡量,但并不是说财富创造得越多,人的生命价值就越高。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任何个人的财富,都不能成为个人最终的生命价值。”人的生命价值要以人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一直以来,生产力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展示,而生产力的高低与自由时间是相对应的,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人的自由时间,人的自由时间增加,人们可以创造更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不断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的存在所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作为必要的基础。”[6](P215)当人在利用自由时间自愿从事劳动,为他人提供服务时,既体现人的本质需要,也能满足他人需要,也就意味着个人在自由时间创造的财富是其生命价值的表现。就此意义而言,自由时间成为了衡量人的生命价值的尺度。
(三)自由时间是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随着人对自由时间的利用和依赖,自由时间已然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个人发展不仅需要自由时间,社会发展进步也需要自由时间的推动。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创造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自由时间将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游离出来,为人们从事自由活动提供自由时间。就早期的社会来说,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没有自由时间从事除生产生活资料之外的活动。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由时间相应的也增多,当然,自由时间的增多对生产力也有促进作用。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大大提高,能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供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虽然工人阶级的自由时间被资本家用来生产剩余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体上人们的自由时间增多了,一定程度上,社会自由时间的增多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家创造了更多的财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的自由时间会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利用自由时间从事更高级的活动,社会生产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就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会使自由时间变得社会化,自由时间不仅是人发展的条件,更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在人类自我发展过程中,人的实践能力越强,对自由时间的影响越大,社会的发展会随着自由时间的增多而向前发展。
四、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启发人们学会合理利用自由时间
当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多样化,使得人们对自由时间的追求越来越高,也意味着人们的自由时间日益增多。但面对自由时间的增多,有些人并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也没有发挥出自由时间的最大价值,各种浪费时间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一些年轻人熬夜打游戏,泡网吧,把自由时间浪费在吃喝玩乐上,等等。这些同马克思所论述的自由时间并不相符。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是个人得以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并不是将自由时间花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应当利用自由时间发展个性、发展才能、提升各方面素质,利用自由时间去探索对个人、社会、国家有积极意义的事情。所以,马克思自由时间思想启示人们学会合理利用自由时间,在自由时间里从事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如:工作时间之余,可以参加各种文化艺术展、科技展,体会科技、艺术之美,感受到国家的进步;还可以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或者出去旅游,感受风景的独特美,放松身心;还可以利用非工作日的时间学习一些教育课程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学习正确认识生命和生活,充实自己并感受快乐,等等,以促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推动了人与社会的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与个人是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由时间是人参与社会活动、进行社会交往的必要条件,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社会随生产力发展而进步,人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个人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的可能。在自由时间里,人的个性得到张扬,精神得到丰富,社会交往更加密切,人的思维创造力更加丰富,进行生产劳动的效率更高,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可见,生产力的发展也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当今时代,社会的生产与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适应人的发展需要,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对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就是促进社会进步的表现,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人思维劳动的结果。概言之,人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自由时间的推动,人与社会在自由时间里共同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