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2021-01-16陈凤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个体化个体精神

陈凤娇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一、个体化社会下大学生个体化倾向明显

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发展,个体化社会来临。无论是社会环境的宏观层面还是个体自身的微观层面,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都置于个体化这一时代背景之下。个体化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成员脱离由传统和集体控制的生活,转向一种由个体自主决策,更具流动性和风险性的人生”。[1]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经历了标榜理性和秩序的第一现代性被模糊、流动的第二现代性解构的社会转型时期,由此进入个体化社会。西方学者对个体化的解读大致呈现三个维度:一是吉登斯提出的“去传统化”,霍普则将其表述为“非传统性”;二是“脱嵌”的维度也即“祛魅”,发展一种自反性的自我,鲍曼语义中为“强迫和义务的自主”;三是重新植入即“再嵌入”,在新的制度环境中重新建构自我。[2]“以全球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社会个体分化是一种命运而非选择。”[3](P45)概言之,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发展是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显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个体化转型,去传统化,脱嵌,通过书写自己的人生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以及无法抗拒的更加独立和个人主义的压力,所有这些西欧个体化的特征也同样发生在中国个体身上。”[4](P345)中国在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生产的机械化和大规模的工业化使人们的居住地和生产地相分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就业上有了更多选择;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人员间的流动;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完善,保障了人们权利的行使,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社会个体化的进程。个体化社会浪潮的来袭,使个体化社会的特征愈加明显,建立在传统社会基础之上的共同体被瓦解,社会的整合方式发生转型,个体社会的疏离开始形成,个体社会成员间的不确定性增加,个体参加公共活动的意愿减弱,对自身的主体性和切身利益更为关注。这种对“自我”的过度关注,使个体的价值取向不能与社会的公共价值认同达成一致,导致公共性的价值意蕴减弱、公共精神失落,相应的公共精神培育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成长于个体化社会之中的大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如教育、竞争、人员流动等个体化因素时,在他们身上就显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个体化倾向。首先表现为“脱嵌”,即大学生从传统的亲缘关系和社会结构中脱离出来。大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是在自身熟悉的支持网络中学习和生活。随着大学生身心的日渐成熟,大学生开始作为流动性较强的群体向外流动求学,脱离了原生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地域、身份、阶层的束缚,成为独立的个体。其次表现为“强迫性自主”和“义务性自主”的矛盾共生,即生产体制和生活方式迫使人们成为对自己负责的个体。[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形成,革新了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使原有的道德共识和生存理念受到挑战。失去了传统支持网络的大学生个体,开始将自我利益作为价值目标,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最后,表现为“再嵌入”,即新形式的社会限制和控制强加于个体。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受到现代性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技术理性开始使其日常生活殖民化,人为风险和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大学生的个体化程度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的逻辑宰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二、个体化倾向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困境

当代社会,现代性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多元的意识形态如消费主义、利己主义、重商主义和文化生活的泛娱乐化,对人们的传统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具体表现为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的殖民化,人的个体性发展对公共性发展的侵占。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趋向于功利化,出现精神生活空虚化、碎片化等一系列的现代性症候。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从先前的主流意识形态共识的道德基准出发转变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心感受出发。这一转变使大学生陷入缺少公共支持基础的个体化境遇之中。个体化境遇是指大学生与他人、社会保持疏离,避免参与公共生活,形成“原子式”的精神生活方式的一种处境。[6]陷入个体化境遇中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公共事务,以自我利益为价值取向,忽视公共利益,缺乏开放、和谐的公共参与,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中,缺乏公共理性。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公共精神和公共品质的发展。

1.以自我为中心,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让大学生成为主体开始独立自由发展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地陷入到了现代社会的风险挑战之中,失去了群体依附的大学生,不得不成为对自身负责的个体,以自我为中心来寻求发展,规避风险。随之伴随着个体化出现的利己主义就成为大学生群体规避社会风险、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极端价值观念选择。利己主义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采用工具理性的方式来处理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以确保个人利益的实现。在个体化的风险社会中,大学生的一些行为选择和价值观念无不透露出利己主义的倾向。大学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积极筹划自身,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而对班级和集体的公共事务却漠不关心,抱着其是否对自身发展有利的态度参与,缺乏公共关怀。大学生在个体化社会中,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忽视自身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则不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2.追求个人利益,忽视公共利益

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P199)个体并非是单子,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必然要在产生社会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存。受现代性和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影响,个体被迫从高度分化的个体社会中分化出来,失去了以往群体网络的有利支持,个体不得不依靠自身力量来对抗风险,解决一系列的矛盾。当下大学生所处的群体已不能够为大学生个体提供有力的保障,面对未来未知的风险和迷惘,大学生个体都只能单独承受,当他们想要寻求群体和他人的帮助时,却发现只能依靠自身。因此,每个个体都处于一种对公共事务漠然的状态,只谋求自身利益来实现个人生存和发展,很少去关注公共利益的诉求,除非公共利益与自身的个人利益紧密关联。大学生深陷个体化的困境之中,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无暇顾及到公共利益,而只将个人利益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公共利益是公共精神的终极关怀,大学生个体忽视公共利益,不利于大学生自身公共精神的发展。

3.推崇“宅”生活,公共参与阙如

当代大学生个体推崇“宅”生活,认为其可以释放外界带来的压力,得到感官和身心的愉悦。在享受“宅”生活的同时,大学生个体无论是对学校还是社会的公共事务都不关注,与他人的现实交往和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主观意愿也在逐渐减弱。大学生个体将自身封闭在缺少公共参与的“宅”生活之中,导致其难以超越自身的利己主义,承担公共责任,无法获得生命意义所在的精神满足。正是这种对生命价值的无意义感造成了大学生的精神迷茫和空虚,进一步迫使大学生寻求一种避世的“原子式”的生活方式,避免参与公共生活。因此,公共精神需要在公共生活中得以生成,而大学生“宅”群体的公共精神失落正是由于缺乏公共参与的支撑。大学生在公共参与的过程中可以生成和巩固公共情感和公共关怀,启迪公共生活的理性精神,超越自身的个体化局限,获得对自我、学校、社会的认同,最终完成对公共精神的践行。

4.虚拟网络交往兴起,公共理性缺位

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现实世界,虚拟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往方式,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价值选择。在新型的网络空间中,大学生通过聊天、发朋友圈、信息共享等一系列手段来构建新的社会场景,利用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技术重新塑造亲密关系,成为网络交往模式的主要参与者,削弱了自身参与现实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大学生网络化的生活方式,使得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网络用语在校园中盛行,一些庸俗化的段子也在校园中流传开来。这种泛娱乐化的生活态度和从众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学生公共理性的能力。在公共事物的参与中,虽然人们都有积极参与的热情,但如果这种参与是缺乏公共理性的,就不能够体现公共精神,公共理性是产生公共精神的前提。

三、个体化视域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多维路径

单子化的大学生在原子化的社会境遇之下,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不断弱化,陷入到了个体化的困境之中,作为联结不同个体间纽带的公共精神也受到了挑战。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突破大学生个体化的困境,培育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公共精神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重点。培育公共精神是现代社会应对“个体发展对公民身份的腐蚀和逐渐瓦解”的有效策略。

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体化处境,遏制个人主义泛滥

成长于全球化和现代性发展趋势下的大学生,无不受到以个体化趋势为主导的后现代社会思潮的深刻影响。正确认识个体化处境带来的影响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前提。

现代性的快速扩张使人们在人为构造的个体化困境中越陷越深,在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选择上也都随之发生改变,世俗化的认知和个体主义的倾向不断得到加强。在生存方式上,人们越来越追求个体的私密空间;在行为选择上,开始向自我选择、自我体验和自我创造转变;在思维方式上,自我意识觉醒,以“自我”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这种“为自己而活”的主体意识的不断纵深发展使大学生不自觉的陷入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的个体化意识形态不断的弱化和消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导致了大学生在精神上的迷茫和失措。

针对在个体化时代大学生深陷“自我中心主义”的处境,为了避免个人主义泛滥,需要做到:第一,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重视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将教育渗透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二,鼓励大学生以公共利益作为价值取向,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公共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发扬志愿者服务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大学乃天下之公器”,要探索高校专业化和育人化的职能,建设具有公共向度的校园文化,将公共精神价值观念渗透到校园文化中。第四,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的个体化境遇,积极抵御大学生个人主义的不良影响,重塑新时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2.发展新型亲密关系网络,构建良好互动共同体

个体化时代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重塑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随着身心的成熟,大学生逐渐成长为有自主意识的个体,开始从传统的关系网络支持下“脱嵌”出来。但是传统社会的关系网络并没有完全消失,传统的“公私观念”仍然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大学生不得不以自我为中心来规划自身、谋划未来,单独去抵御个体化社会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网络媒介的迅速扩张正在加深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虚拟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的重要形式,影响着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以及价值观念的选择。大学生群体已经习惯于将虚拟网络作为表达情感和展现个性的新场域,成为虚拟世界新秩序和新型亲密关系的主导者和建设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空间和时间的自然形态不断被改变,时空的压缩和延展成为了现实,亲密关系被不断的塑造。

因此,破除大学生的个体化困境,不能仅仅拘泥于现实社会,还要重视虚拟网络空间亲密关系的建立。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依托现实社会中尚存的可以提供有力支撑的关系支持网络,并借助于新的网络媒介创造有利于公共精神发扬的新的亲密关系网络。以高校作为有力依托,建立学生与朋辈群体间的良性互动,构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沟通平台,创造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同认同的友好互动的共同体环境,以新时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来抑制网络化个人主义的蔓延。

3.引导大学生主体特性形成,培育共同体意识

个体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大学生成为单子化的个体依靠自身来抵御风险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性特性不断的被激发,想要获得自身的自由发展,但是陷入个体化困境的大学生因其公共精神的失落并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发展。公共精神产生的前提就是对个人意识的普遍尊重,个人在积极而真实的公共生活中拥有自主的个人权利自由。

为了破解大学生个体化困境带来的风险,更好地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就需要引导个体成为真正自主、具有独立意识的行动主体,注重其共同体规范、共同体情感、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一方面要使大学生成为真正独立自由的个体,就要发挥大学生的主体特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成为独立的创造主体,在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培养大学生独立思想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拥有自主的权利意识,高校和社会尽可能赋予大学生均等的机会和资源,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完整而自由的个体。同时,将事物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交到学生手中,使学生从个体化社会的预定发展路径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发展的自决。另一方面,在引导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特征的同时,既要注重大学生自我个性的塑造,自我权利的行使,也要找寻个体性与公共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关系的平衡点,将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与现实社会的需要相结合。通过注重公共精神和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觉培育公共精神的价值取向,重塑新时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猜你喜欢

个体化个体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拿出精神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