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謇教育哲学思想简析

2021-01-16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张謇实业实事求是

王 鑫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在特定的国家发展背景下,通过创办教育开展教育救亡工作,以教育振兴促进实业振兴,从而形成了张謇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

一、“父教育而母实业”的辩证观

张謇首先投身于政治救亡,继而投身于实业救亡工作。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发现了教育对实业振兴的重要影响,于是投身于学校的创办,把实业发展和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教育思想的哲学原理

影响中国近代发展进步的两个不利因素是贫穷和愚昧,实业振兴可以拯救民众的贫困,开办学校、发展教育能够治理愚昧。然而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实业的创办需要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基于此,张謇提出了“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的思想,他指出教育与实业要互相利用、相互结合。

首先,教育改良实业。实业的发展需要必备的技术管理和支持,而这些掌握了技术的人才只有通过教育来培养。张謇从推动实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教育培养的角度,提出了“苟欲兴工,必先兴学”的教育人才观。在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大力培育能够为实业振兴的人才是关键。在教育改良实业上,张謇的观点中对“适”和“用”进行了特殊的强调,他认为,在教育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必须要在实业中得到运用,依据学习知识的不同而应用到不同的实业领域中。所谓“适”,即在棉花生产与纱厂中开展农业院校,以此来提高工人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为了降低疾病对人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培养大量的医生,并且创建了专门的学校来对医学人才进行培养;为了促进近代社会水利工程的发展,创办了专门性的河海工程学校,以此来培养促进实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为了满足商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立了商业学校等。所谓“用”,即适应生活、适应发展,以适用和谋生为主,通过设立实践环节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如构建家畜和农事活动的试验场地,教育体制中提出了加强对学生的锻炼,要求学生到指定的单位去学习,一方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实际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其次,实业辅助教育。由于教育与实业的创办都离不开资金,并且教育的发展更依赖于实业的发展,只有首先搞活实业,让实业生产获利才能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而教育也可以为实业的发展提供必备的人才。张謇指出:“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而经费的主要来源就是各种实业,也就是说,实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有促进和保障作用。”因为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经费繁多复杂,而且成效的获取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政府不愿意花钱投资教育。所以,张謇将目光转向实业,企图从实业的振兴发展中获取教育所需要的经费,这就是张謇教育哲学中教育和实业两者的关系。实业教育思想揭示并反映了教育同经济之间的发展规律,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同样也存在张謇的这种教育逻辑现象。

事实上,张謇提倡教育与实业同时创办、共同促进的思想,反映了他重视教育同实业并进的教育思想,重视从提高教育来为实业培育高素质的专门性人才,提高实业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张謇提出应该积极的发展实业,为教育开展提供所需的经费,再通过学习新的知识来为实体的扩大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这说明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既重视发展实业,也注重人才的发展,反映了经世致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同时也具有西方实用主义的哲学精神。

(二)辩证哲学思维对张謇兴办实业的影响

近代实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张謇的实业教育观念的影响,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謇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作用,他不但在南通创办学校,而且还资助南通周边地区的学校建设,为南通及其周边教育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苏州的铁路学校,大多数学校是为了实业发展而筹办的。

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受辩证思维的影响,辩证思维指导我们要认识事物的本质,不要以孤立的眼光看问题;要从本质上,系统的、完整的分析问题,从而找到事物的核心。张謇对于实业与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得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教育和实业应当并进发展。所以张謇在实业的创办过程中一直都在创办教育,其注重人才的培养,在其产业中很多都有对应的教育系统为其培养人才,比如关于纺织产业,他创办纺织专门学校;关于农垦产业,他创办农学院为其配套;在开设医院的同时开办医学院,等等。这种办企业与办学校同步进行的思想正是从辩证思维中得到的启发。

张謇对于“救亡图存”的本质也进行了辩证的思考,认识到“救亡图存”的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实业救国”,另一个是“教育救国”。张謇认识到,中国近代之所以国家落后、百姓受苦,其根本原因在于实业的羸弱,西方各国实力强的原因在于科技实业的强大,而科技实业的强大根本在于教育,只有人们有知识,才能推动科技实业的兴盛,进而使中国强大,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教育是强国的不二之选。张謇认识到唯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救中国,张謇创办实业的本质目标是为了实现其“救亡图存”的理想,这源于他能利用辩证哲学思维了解问题的本质。

二、“忠实不欺”的价值观

张謇先生为南通纺织专门学校亲笔题撰的校训“忠实不欺,力求精进”,语言质朴,富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价值取向。

(一)“忠实不欺”的哲学解释

“忠”是忠诚,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中的至高观念。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忠孝、仁义等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精髓,在《论语·述而》中就有“学以四教:文、行、忠、信”的论述。“忠”有多种解释,《说文》:“忠,敬也。尽心日忠。”《广韵》:“忠,无私也。”杨惊《荀子·礼论注》:“忠,诚也。”邢爵《疏》:“孝慈则忠,忠则直也。”张謇认为:“忠则不贰。”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中,“忠”指的是尽心尽力,张謇将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忠”与近代的教育理念融合,将其称为学生在学校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处事和工作,并以此作为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反映了张謇对“忠”的重视。

“实”,指的是真诚、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讲究实事求是、注重实际。中国古代思想中关于“实”有很多光辉的思想论述,孔子提出:“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意思是说,如果不实际的听取或传播不实的言论,是违背道德的。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强调:“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重视将实事求是作为修养的重要方面。唐代颜师左把“实事求是”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朱熹强调“行重知轻”。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张謇认为:“经学昌明,大儒辈出”,并从自己的求学、从官以及开办实业和教育的过程中总结指出:“鄙人投身实业,持棉铁主义,二十余年于兹矣。自持此义,亦欲同此于人,同之之法,则工厂所在,设纺织专校,养成将来任事之才,工厂可容人见习,为甫营此业者,养成实事求是之助。”[1](P804)要将求真务实看作自身做好工作的基本素质。张謇强调,“该管衙门自应竭力慎节,不得移作别用。并着随时造具表册呈览。以副朝廷实事求是之意。”[2](P165)官员应发挥模范作用,首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工作、对人对事都要做实事求是的行为表率。“人皆有学,学皆务实,秉礼以自处,明议以处人。”[3](P211)张謇提倡做人做事都应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并且也致力于做好行动上的模范和表率,进一步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精神。

欺,欺骗,它的反面是诚实、诚信,“不欺”即为诚。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古人历来看重的,这种传统思想对长期学习传统文化的张謇来说影响意义巨大。张謇提出:“人可以忍受贫穷,人也可以死亡,但是不能不善良;一个国家可以弱小,但是不能不讲诚信;善良是人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如果不讲诚信,那么国家也不可能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2](P324)张謇积极提倡诚信教育,认为教育工作的开展应注重教育学生讲诚信、守信,在其思想中可以体现出修身思想。“当前社会存在的一种严重陋习就是人人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为了利益经常做出一些不诚无良之事,想要保持内心向诚是非常难的,既不能强求他人向善,也不能够在他人影响下变得不善。”[3](P129)意思是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诚信做人,不能欺骗他人,走上不道德的道路,只有这样教育工作才能够发展兴盛。

(二)“忠实”与“不欺”在张謇教育思想中的体现

“忠实不欺”要求学生密切关注国家的兴亡,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拥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张謇的教育思想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承担起自身应负担的责任,努力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从而推动国富民强,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从爱国情怀出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学以致用,通过振兴实业来推动民族的振兴和发展繁荣。“忠实不欺”的思想是张謇对每个学员的期望,也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了张謇注重德育的教育思想。该思想对近代教育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如素质教育、以德为先,在我国现代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中,将“德”放在了第一位,可见德育的重要性。张謇期望学生用主动积极的心态来掌握知识,同时要时刻具备爱国主义精神,主动承担起为国分忧、救国图强的民族责任感,担负起强国使命。人而为人,就需要担负起一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他要求学员通过实际的行动来报效祖国,体现自己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

在实践中,“忠实不欺”的思想也有具体的体现,“实业贵在实践,以学辅实业,徒有虚名,实业家之所大忌。政治以观之,须以学入仕,否之勿为官,一言一行,皆宜革断。”[3](P64)张謇的观点表明,国家的富强就要努力搞好实业,努力向实践学习,国家的发展应以自身的发展实践为基础;要从社会实践和事业的发展角度出发,改掉浮夸的学习生活方式,努力抓住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教育应与实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学业提升的角度来促进实业的发展,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业水平。

猜你喜欢

张謇实业实事求是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家马相伯与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谊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
“实事求是”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