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2021-01-16谭爱民石门县子良镇卫生院
谭爱民 石门县子良镇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在我国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我国所实施的措施,主要是由国家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若干服务项目。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在保障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适当增加当地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1]。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所产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可行的应对策略。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在我国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都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且这种权力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其在我国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建立全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表,对居民的健康提供后勤保证支持,并且在国家强大国力的支持下进行实施[2]。目前,在实际实施中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针对重点人群:老人、孕产妇、0-6 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慢性传染病等人群。故从此可见目前我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种相对的均等化,并非绝对均等化,我国目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依据中国现实情况,先满足基本覆盖全国人的最低水平均等化,进而向更高质量的均等化发展。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
(一)医疗机构分布差异
有研究表明[3]:我国乡镇医院卫生室分布差异较大,部分乡镇共用一个卫生室,因交通闭塞,出行不便,多数乡镇居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常常由小病拖成大病,可治愈疾病拖成不可治愈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此外,乡镇医院医疗服务人员多数年龄偏大,现代医学知识发展较为迅猛,多数医疗服务人员医疗知识淡薄,对疾病的诊治存在较大的误差,其次,乡镇医院因当地政府和国家财政扶持差异,导致乡镇医院辅助器械,辅助设备差异较大,最终导致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参差不齐,且近年来多数患者前往高一级医院就医就诊,对乡镇医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乡镇医院的数量逐年下降,高一级医院救治压力增加,如此恶性循环,医疗机构差异越来越大。
(二)卫生服务人员不足
卫生服务人员短缺,且基层服务人员多数为大龄,中年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工作人员就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石,目前,中国的基层服务人员短缺,且在基层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包含[4]:薪资水平、晋升空间、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这些问题越发凸显,对基层服务人员的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且也较难吸引人才走向基层,种种压力下,基层人才外出严重,又吸引不到新鲜血液,且多数老一辈的基层人员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基本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尚未健全。(1)在临床实际中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主要存在的缺点:考核指标不符合实际需求,基层卫生服务不均衡,乡镇医院基层服务人员多因自身利益选择对自己有效有利的某项工作;(2)考核指标单一,灵活性不足,未能及时依据中国实际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数量变化来调整改善相关的考核指标,随着中国大力支持二胎、三胎政策的实施,儿童和孕产妇数量增加,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儿童和孕产妇等相关的考核项目未能得到应该得到的比重;(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难点还体现在乡镇医院的常规考核过于形式化,多数主任医生、副主任医生存在兼任情况,各大乡镇医院频繁诊疗,自身精神疲惫不能带动乡镇医院的发展,且职责划分较为混乱,考核指标未采取量化标准;(4)部分乡镇医院存在专项资金管理不足现象,多数卫生院为自身利益,向群众违规收费,多收费;(5)部分乡镇医院不能按照国家规定对所辐射的乡镇居民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其包括:计划免疫工作、定期核查血糖、高血压;(6)部分乡镇医院存在违规挪用现象,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不足
当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国家或当地政府不能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来分配资源,在中国医疗机构之间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相互分割的,统一性较差且系统性不强,故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具有较为严重的不平等性,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即为:城市中的资源分配较农村高出一大截,且较为优秀的医疗服务资源更多的也是在城市地区,欠发达地区需求高质量医疗服务较为困难。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财政体系不对称
由于我国人口较多,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故公共财政的支持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地区的公共财政体系存在较大差别,在中国多数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职能不是相互统一的,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体系的最大效用。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公共卫生服务使用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具有较大差别。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的压力也日益增加。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应对措施
(一)国家应合理引入市场竞争,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均等化
目前,全国范围内医疗卫生非均等化现象较严重,国家及政府要确保城乡资源合理配置。有研究表明[5]:资源配置不合理,将会对社会的安定、人民生活产生会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故国家和政府应重视城乡资源配置的差异化,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缩小城乡之间资源配置的差异。为此国家和政府还应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此外,国家和政府还应推进资源配置“智慧化”,努力去实现“大数据+基本公共服务”的多方位融合。国家和政府应积极建立数据资源交换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推动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增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二)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性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中,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基层服务人员,对于基层服务人员来说,其专业性间接决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6],故基层人员的专业性需要不断的提升,为此当地政府可以定期开展培训,为基层服务人员灌输服务知识、技能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国家和政府还应为当地医院提供基础服务设备,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当地政府依据自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对乡镇医院采取合乎自身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依据科学的标准来制定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价体系,不只是注重评价结果,更加注重评价过程,以此来带动乡镇医院的发展且定期更新考核指标和权重,保持考核工作的动态和实时性[7]。
四、结语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健康中国建设中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国家和政府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基层卫生服务不足,为实现我国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