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学类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实施途径研究

2021-01-16邓寒梅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生

邓寒梅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文学具有丰富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蕴含着深刻的道德理念与人文精神。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中国文学类课程教学应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种好自己立德树人的“责任田”。

一、中国文学类课程的育人价值

法国思想家萨特认为,文学是诉诸心灵的东西,好的文学都具有引人向善的“召唤”作用。中国文学中众多个性鲜明的作家、兼具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能够在启智润心方面发挥独特优势。其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优秀作家的思想引领作用

在讲授中国文学时,教师可通过介绍优秀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如对待名利、强权、困难等的态度,润物无声地开展“三观”教育,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1.熏染勇往直前、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具有不畏权势、舍生取义的坚韧性格。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表达了作者虽救国无成、但以死明志的坚毅气节。谭嗣同在英勇就义前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狱中题壁》),抒发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悲壮与崇高。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洋溢着如男儿般铁骨铮铮的英雄豪气。

中国现代作家也大多如此,闻一多、朱自清就是其中坚持真理、迎难而上甚至不畏牺牲的代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诗人闻一多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1945年12月,国民党当局在昆明镇压学生的爱国运动,闻一多不仅亲自为死难烈士写挽词、送殡,还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的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1]继续战斗。1946年7月11日,社会教育家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为《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1]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他毅然决然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并宣誓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1]当天下午,他还主持召开《民主周刊》社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返家途中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而遇难。闻一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激发更多中国人去反抗国民党的独裁与专制,去争取正常的生存权利与自由。

在李公朴、闻一多相继遇害后,作家朱自清临危不惧,毅然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宣扬和赞美闻一多的英勇事迹。而在此时,因身患严重的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朱自清的体重下降到38.8公斤,迫切需要营养和治疗,但在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中,他毫不犹豫地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拒绝这种“收买灵魂性质”的施舍。临终前,他叮嘱妻子坚决不买美国面粉。就如同名字“自清”所喻,朱自清在生存困境中仍未丧失斗志、不同流合污,用生命坚守清白。两位作家前仆后继、英勇赴死的大无畏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克服困难的昂扬斗志。

2.涵养淡泊名利、俭以养德的高尚情操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诫子书》)为座右铭。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他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写照,也是他淡泊功名、安贫乐道的性格使然。

中国现代作家中也有很多不计较名利得失的君子。对绝大多数作家而言,诺贝尔文学奖可能是大家的终极梦想,但鲁迅、胡适却是例外。1927年,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鲁迅被建议参与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他却当即拒绝:“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2]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和当时的中国文学有着极度清醒与理智的认识。无独有偶,1929年,中国现代文学创始人之一的胡适也被拟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也断然拒绝:“如果他们因为我提倡文学革命有功而选举我,我不推辞;如果他们希望我因希冀奖金而翻译我的著作,我可没有那厚脸皮。我是不配称文学家的。”[3]两位先生英雄所见略同,都将他人梦寐以求的大奖视如浮云,显示出他们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品德与操守。这些名人事迹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思想和价值观。

3.坚守爱情与婚姻的本真

爱情和婚姻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追求。《诗经》揭示了“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的真谛。《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四大爱情故事,寄托了一代代中国人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和悲情记忆。但在现实生活中,恋爱与婚姻常常被异化,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精神危机。

真正的爱是细水长流,而非一时的盲目冲动或者孤注一掷。作家郁达夫在与结发妻子生育了四个孩子后,停妻再娶,只为与一见钟情的“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做“富春江上神仙眷侣”。情到深处,他曾为心上人写情诗一首:“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表示自己要效仿范蠡与西施,与王映霞隐居名山泛舟五湖,白头偕老。但激情过后,由于年龄、性格等原因,急躁多疑的郁达夫先后两次登报曝光夫妻间的矛盾,12年的婚姻最终以反目成仇惨淡收场。这场情感闹剧也印证了始乱终弃的必然性。

现代作家林徽因的理智选择对处于爱情迷雾中的青年学生有启示意义。才貌双全的林徽因情窦初开时,被诗人徐志摩的才华和热忱吸引和打动。但在得知徐志摩对待原配妻子张幼仪的冷漠无情后,她断然拒绝了诗人的求婚。她尊崇爱情的美好和婚姻的纯洁与神圣,因而,选择了情投意合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成为建筑界的一对“侠侣”。林徽因还用自己的真诚与理性赢得了哲学家金岳霖一生的痴情守望。林徽因充满传奇色彩的婚恋故事昭示我们,美满幸福的婚姻应该是爱情、责任与信任的完美结合。

(二)优秀作品的情感浸染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兼具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教师可通过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等,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真善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隽永而深广的情感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期实现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1.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思想的文学作品。古代诗歌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的都是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

这些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也流淌在现代作家的血液中。如闻一多曾强调:“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4]青年鲁迅在《自题小像》中写道:“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铿锵有力的诗句,表达了中华民族誓死复兴的坚定意志。郭沫若在《炉中煤》感慨:“我自从重看见天光,我经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诗人艾青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写下《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舒婷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抒怀:“祖国啊!……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等等。诗人们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抒发了对贫穷、落后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生活在国富民强的现代中国的青年学生,更应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以青春奋斗践行爱国理想。

2.拥有面对挫折时的乐观从容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与痛苦和磨难相伴而行的。对待苦难与挫折,我们要充满信心和斗志,就如同李白在《行路难三首》中写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在《杂曲歌辞·浪淘沙》中预言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或者像苏轼在《定风波》中所写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尽管一路栉风沐雨,但仍然拥有一种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对于中国现代作家而言,十年文化大革命是大家的集体梦魇。很多作家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中表达了自己的痛苦遭遇和出离愤怒。但命运多舛的作家杨绛却是一个例外。她的一生经历了战争、疾病、政治风暴、与至亲生离死别等天灾人祸。1937年,母亲逃避日寇时患疟疾病故;1945年,父亲因脑溢血去世;1970年,女婿被极左派诬陷而自杀身亡;1997年,女儿钱瑗患肺癌转脊椎癌死去;1998年,爱人钱钟书也因病离她而去。“文革”期间,杨绛被红卫兵作为“牛鬼蛇神”押到台上去“示众”,还曾被强迫戴上用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并接受群众的批斗和呵骂。事过境迁后,她在散文集《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中回忆了那段“乌云蔽日”的岁月。但她对自己经历的屈辱污蔑并未心生怨恨,只是用冷静的口吻叙述着过往,更多的是描写自己从中感受到的“同情和友情”,即“那一朵乌云的银边”。她还慧眼独具地发现监督小组和造反派身上人性的闪光点,认为其中许多人都只是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是“披着狼皮的羊”,在看似凶残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即“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金边”。杨绛以自己看尽世态人情后的豁达,表达了对善良人的感恩与深情,以及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和自由的尊重。其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立场,有助于激励青年学生,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乐观从容的心态和宽容大度的美德。

3.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

文学的意义主要是让“读者能从作品中接触了另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即通过文学达到对“生命的明悟”[5]。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生命重于泰山一说。《孝经·开宗明义》中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庄子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告诫我们人生苦短生命可贵,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大家必须珍爱自身。

史铁生被形容为一位“一生都在死亡边缘行走的作家”。他在21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时忽然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尿毒症,每周进行3次透析直到59岁因脑溢血离世。他被禁锢在轮椅上38年,史铁生曾多次想过自杀结束自己悲惨的命运,在地坛公园对人生百态和命运的长时间观察与沉思后,他顿悟了生与死。在散文《我与地坛》中,地坛年复一年的四季轮回、树木花草的枯荣,使他感受到了个体生命的渺小和偶然,使他认识到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不必担惊害怕,也不必“急于求成”。为了让自己活着有自尊,他找到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不仅用文学创作超越了死亡,还“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6]。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诫大家,“也许你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和厚度,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灵魂更加高尚”。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频发,教师可用史铁生与死亡抗争的故事,劝慰那些动辄想一死了之、逃避现实的脆弱心灵,激励他们尊重来之不易的生命,并努力让自己的一生更充实、更有意义。

4.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体现了中国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和坚定决心。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等哲学思想。中国的生态文学也拥有悠久的历史。从对自然景物特别是植物细致生动描写的《诗经》《楚辞》,到山水田园诗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都可以说是古代的生态文学。战国时的《山海经》、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明代的《徐霞客游记》等,这些记述山川河流、描写花鸟虫鱼和大千世界的作品,构成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学的基本面貌。

20世纪30年代的京派作家专注描写故乡的自然风物,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废名的鄂东山野、芦焚的河南果园城、汪曾祺的苏北乡镇等,谱写了一曲曲远离喧嚣的田园牧歌。此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作家也关注到随之而来的各种生态危机,如姜戎的《狼图腾》描写了20世纪60年代末,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上的人们大肆猎杀草原狼、大片开垦草原土地,导致草原生态平衡被打破,草原上鼠害横行,沙尘暴遮天蔽日。20世纪80年代,大兴安岭火灾导致5万多人流离失所,作家徐刚借此写下警世之作《伐木者,醒来!》,揭示很多地方大肆砍伐森林,造成生态失衡、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此起彼伏。胡冬林的散文集《狐狸的微笑》不仅描写了长白山的青羊、熊、紫貂、狐狸等众多生灵,认为动物的生命也是有尊严的,并揭示了人类对动植物不尊重造成的严重后果。近年来,大学生虐杀、肢解流浪猫狗等小动物的场景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学生以同等的敬畏来对待其他生命,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7]。我们必须强化大家保护自然万物的生态意识,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中国文学类课程实现育人价值的途径

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中国文学类课程教师要不断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并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为补充与延伸的第二课堂等途径,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使他们的人性更健康、更圆满。

(一)强化培养文学课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很多人都一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而,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锻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学校可利用新教师上岗培训、课堂教学培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题培训等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养,使之养成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院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文学类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中应坚守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课程评价标准制订中设置“育德效果”观测点等。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时,应注重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和健康人格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借助文学作品鉴赏,让学生领略生命的万千风情,最大限度地认识人、理解人,并通过书中人物的情感、思绪与品格,审视与反观自己的情感、思绪、品格,了解自己的心灵、情感和思想,这样才能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1.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思政教育在文学类课程教学中自然生发

(1)淡化文学史讲授,突出作家作品鉴赏。充分挖掘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德育元素,将文学思潮与运动穿插到作家作品的讲述中。课堂教学要以阅读、感受和文本讨论为中心,在分析优秀作家作品时,可重点选取能反映作家爱国情怀、人生境界的作品,如陆游的爱国主义诗篇,苏轼直面坎坷、乐观旷达的词作,鲁迅“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杂文等,以精选的文本为重点,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辨析,帮助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梦想,在课程学习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

(2)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古典文学往往是文史哲不分离,诗乐舞相融合。如《诗经》《楚辞》既是文学作品,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价值和思辨色彩。《红楼梦》是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也是一部汇聚建筑、医药、饮食、服饰、戏曲等文明成果之精华的百科全书。正如鲁迅所说,《红楼梦》的命意丰富,“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8]。因而,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经典文学作品可用来进行跨学科教育,运用多学科知识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学校可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相关专业中选拔优秀学生,尝试开展“文史哲卓越学生”培养实践,帮助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相结合的维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并将其精髓融入人格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丰富第二课堂,让学生在浓郁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思想熏染

在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昂扬向上的精神和爱校爱国情怀。课后可以进一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以下主要活动:

(1)诗歌诵读与创作。诗歌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课后,可以开展以“让经典诗歌浸润我们的生命”为主题的诗歌讲座或诗歌朗诵活动。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抒情诗。通过朗诵,可以直观体验诗作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高度的艺术技巧,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眷恋,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此外,还可以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原创诗歌比赛活动,如举行幸福端午“校园粽子王”挑战赛暨原创节日诗歌创作赛、抗疫期间“众志成城,为中国加油”的“三行情书”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鼓舞广大学生坚定抗疫、共克时艰的信心。

(2)散文鉴赏与创作。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的经历见闻中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全心全意经营散文并取得卓著成就的大家”[9]。他的《美文》堪称“中国现代散文开山之作”。课后,可以举办文学沙龙活动,分析鉴赏他的《故乡的野菜》《乌篷船》《菱角》等“冲淡平和”的散文作品,进一步感受其中知识性、哲理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对生活以及对故乡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以家乡的人、事、物为题材,运用观察、回忆、想象等方式,写作一些叙事抒情散文,如《芦苇飘飘》《长生的老梨树》《风雨里的老屋》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更能培养和抒发学生对家乡和亲邻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时代和国家的感激之情。

(3)戏剧观摩与演出。戏剧是一种集音乐、美术、形体、语言等表达方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戏剧的受众更不受文化素养的限制,因而,戏剧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近年来,许多城市定期举办戏剧节,如中国校园戏剧节、乌镇戏剧节等,戏剧越来越融入日常生活,这也为我们开展戏剧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一方面,我们可通过实地观摩或线上观摩等方式,欣赏优秀剧作,如2021年南京戏剧节以“用戏剧与生活击个掌”为主题,推出的献礼“建党百年”的“红色单元”生动再现了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和模范人物:原创话剧《路遥》追忆了时代改革先锋;《农民院士》致敬脱贫攻坚楷模等。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举办校园戏剧节,开展名师名剧进校园活动,如邀请湘剧、新化山歌、桑植民歌等戏曲名家开展专题讲座或展演,也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演出一些经典剧目,激发他们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热情,用戏剧温暖学生的精神与灵魂,让他们从中汲取力量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说:“伟大的文学应该是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探究生活的激情、博爱……当我自己迷茫的时候,我阅读文学,寻找人类生活的答案。”[10]文学用最简约的方式增加了我们生活的维度,让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能领悟各种感情和明白许多道理,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勇气。因此,中国文学类课程要以优秀作家作品为载体,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党爱国的自觉性,使学生学会用终极关怀的人文眼光看待现实和未来,正确处理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等关系,帮助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亲爱的学生们,你们并没有被夺走什么
如何唤醒学生自信心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
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生提案”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