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关照下的中国文学外译之路

2021-01-16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外译归化异化

周 蕾

(皖江工学院 基础部,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我国文化走出国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之一,在翻译学界,许多学者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而努力。坚持主体间性关照原则有助于让我国的文化走出去,在译作中要体现浓厚的中国情怀,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双语、双文化能力。译者要拥有坚定、正确的翻译立场,使译文既能够流畅,又能够体现忠实原作的原则。在翻译方法、译者模式、译介内容、译介主体、译介途径等多个层面都有学者提出相关意见,在文化外译方面需要考虑翻译后的接受与传播环节,使我国文学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

一、文学中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是指一个人对他人意图的判定,以及相关方面的推测。这一概念是由拉康提出的,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然而在各个领域,主体间性有着不同的意义。哲学方面的发展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同时也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文学语言之中充满艺术感,同时通过文学语言也构成了多个活泼的生命整体,似乎有血脉流通。文学作品也充分反映了实践经验,然而在解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其他经验来解读一种经验,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能够实现作品的意义。这也是读者与著作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够开展自我理解与寻求理解等多种活动,而在阅读过程中,也是对创作主体性的认同。

1.读者主体和作品文本主体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有着各自的偏见、态度及背景观念,这就是所谓的“前理解”。由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前理解”受到制约。传统的事物虽然未必科学、客观,但力量非常巨大。在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也在尽力避免“前理解”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会完全地呈现在不同的意境中,也会带有社会、阅历、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色彩。但文学作品也能为读者带来新的视野与价值体验。读者阐释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阅读、解读过程中,读者也会做出自我反思。而在被解读与阐释的过程中,文本也能够释放出不一样的内涵,强化读者的认知。对文本的误解在读者后续的反复对话及自己的人生历练中,也会逐步更正相关方面的理解[1]。作品能够常读常新,也是因为作品与读者这两个主体之间产生了无尽的对话。因此,文本不仅停留于被阅读、被理解、被解释的一种客体层面,而是能够与读者形成积极对话的一种主体。

2.读者主体与作者主体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同时也是读者与创作主体的一种沟通与交流,一个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一个是文学作品的解读者,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修养、人生理想,也会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及环境,甚至处于不同的地域与国别。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也会让读者与作者之间存在解读方面的差距,并形成不一样的审美评价及认知。有时在文学解读过程中,读者甚至会达到审美方面的超越,或产生审美方面的创造性。文学解读最重要的是建构、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往往会凝聚大家的情感体验及精神创造,在品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还原作家的情感体验及精神创造过程,同时,可以与现在这个交流形成创造主体与解读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照,能够透过文本与作者产生灵魂的问答,也能够实现心灵方面的碰撞。然而这种通过文本的对话也极具个性化,在读者解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以自己的理解对作品实施填空,但这一过程不可能完全符合原作者的意图。尤其对于翻译作品来说,由于国别的差异与跨文化影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形成不一样的阅读经验,这与原作的期待是不一致的。而在跨文化背景下,读者解读作品也会产生思想观念上的理解差异,同时对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都会产生认识上的改变。因此,文本解读不是单一的对象性解释,而是文本结构与读者经验之间的创新与探究,也是读者与作者产生的心灵契合与沟通。究其本质,文学解读表现了主体间性的沟通与对话,这也是一种心灵交流方式,是作者与读者双向解读的反应过程。而这种主体间性的关照也体现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相理解、尊重的关系。

二、中国文学外译活动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外译活动主要是由文学代理人、出版机构、作者、译者等人发起,在我国历史上,推动中国文学外译的有中国政府机构、留学生,以及西方传教士,然而在外译活动进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译作在国外没有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只有少数译作受英美读者欢迎,其他著作没有引起任何反响。所以,中国文学作品要想真正走出去,还需要更大的努力。国外出版社发起中国文学外译活动能够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国外出版社非常了解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加清楚他们的阅读兴趣,所以,也可以让国外读者有更强的接受效果。每种文化都存在对外来事物的抵触,即便一种文化需要其他文化的补充,也会自动排除外来文化中的异质,以此来确保本地文化的纯粹性。由此也引起了归化翻译,这种翻译相对比较流畅、透明,同时也以民族主义为中心。国外的外译机构通常会依据自己的标准随意改写或删减原作,所以,这样的外译活动并不能完整地保留原作中的传统文化,有时还会出现扭曲原文的情况,甚至造成对原作的随意改写。因此,外译活动应由我国政府机构主导,这样才能主动地走出去。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好地开展外译活动。而政府牵头也可以使中国文学真正走出去,取得良好效果。在政府牵头下,也能保障外译作品的质量,使译者能够具备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心。而在传播方式、翻译策略、译材选择等层面,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适当听取相关建议。在尽量保留我国文化完整性的前提下,更好地使其符合目的语读者习惯、阅读喜好,使西方读者能够更加无障碍地接受中国文化[2]。这也需要寻求代理人、汉学家、西方出版社的合作,充分掌握合作的主动权。而我国政府机构也需要加强与代理人、汉学家的合作,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使其能够在国外得到真实传播。第一,准确地把握传播过程,对出版、定稿、翻译、选材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出现篡改我国文学的行为,确保译作具有完整性。第二,要通过外力解决西方读者在接受能力、阅读兴趣方面不足的问题,避免引起外国读者的误解及反感,提升其感染力及吸引力。在定稿与选择译材时,可以向西方编辑及西方汉学家咨询相关问题。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也要向汉学家寻求帮助,出版社可以向西方出版社转让出版权,世界著名出版机构能够使我国的文学作品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途径,另外,也可以避免国外读者对我国官方出版社存在抵制心理。

三、主体间性关照下的中国文学外译之路

翻译有异化与归化两种方式,异化是指对原作文化特色予以保留,更好地表现译入语的文化。而归化是指译文与文化规范相符,符合易懂、流畅的特点。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异化与归化是常用的策略,并已经形成共识。通常人们认为应使异化与归化实现共同的应用,但在选择中国文学外译策略时,我国学者对于应当以哪种策略为主这一问题还未达成共识,部分学者认为应将归化策略作为主要方式,将异化策略作为辅助方式。但还有些学者认为,将归化策略作为辅助,异化策略作为主要方式,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异域文化得以保留。而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并无太大意义,为了在海外更好地传播我国文化,翻译时首先要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同时尽量保留其中的异质文化。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异化与归化策略。孙致礼认为,为了使原作保持原有的风味,要最大限度地追求异化,同时也要实施相应的归化,这样可以使作品更加通俗易懂。实施适度调和的策略,能够关注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可以忠实于原作,从而使异化与归化能够实现相得益彰的效果。语言方面的归化是指尽量与目的语相符,这种规范也包括遣词造句、布局等方面的规范。语言规划与文化层面的异化能够改变以一种方式为主的问题,同时也使这两种观点实现殊途同归的效果,更多地保留我国文学的实际内涵,实现文化层面的异化,并达到语言的归化[3]。在主体间性观照理论下,尽量照顾他国读者的理解能力,分析其阅读兴趣,使其实现异曲同工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避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损失,迎合目的语读者通常的阅读习惯,以免出现质量问题。

1.关注交互主体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保留中国文化的音、形、义

主体间性理论出于哲学视域,阐释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主体间性阐述了知识的普遍性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伽达默尔将其解释为主体之间的“视域交融”,是指作者主体与读者主体通过阅读等方式所产生的交互作用。罗蒂认为,主体间性哲学是将对话作为实现的途径,认为人际交流是最终的追求。

哈贝马斯指出,主体间性是社会交往的理性表达。总而言之,主体间性表现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交互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这种关系具有交流性、平等性、共生性。在对文化词命名时,要保留其中的音、形、义,有一些没有特殊含义的地名或人名,也可以借助音译法,让外国读者能够了解我国的拼音文化。如果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些地名与人名具有特殊含义,那么翻译时可以借助直译法,保留其义与形。如果有些地名或人名有一部分没有特殊含义,有一部分具有特殊含义,那么可以借助直译与音译结合的方式,使其可以保留音、形、义。对于一些习惯用语,翻译时可以尽量采用直译法,尽量保留其所代表的文化意象。在我国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歇后语,对于这些歇后语,如果借助直译法翻译会让人感觉晦涩难懂,译者可以采取文内释义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了解含义。对于部分文化词要进行意译处理。比如,有些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词具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内涵,或者一些典故通过多种注释依然无法解释清晰,不具备较强的形象性,或者一些直译之后让目的读者无法理解的歇后语或成语,这些内容都可以采取意译的方式。

2.重视地域的主体间性,合理遵循目的语篇章布局规范

文学作品尤其重视阅读价值,而在阅读过程中,作品文本主体或与读者主体之间产生一定的交流与沟通。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能够理解与认知一些问题,文学解读将作品的理解作为重点,在解读过程中会加深理解。然而读者在理解文学作品时,不仅停留于知识复制的思维状态,读者在理解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因此,要使其自主理解、认知作品,并使其具备地域的主体间性。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要清晰作品与读者这两个主体所处的不同地域及历史环境,关注其所具有的主体间性,寻找其中存在的这些差异,并逐步完善翻译方面的遣词用句,使读者与作品这两个主体之间能够达到相互关照的目的。为了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通常阅读习惯,在谋篇布局方面要与对方的习惯相符。在一个段落中可以只有一个主题,并能够符合人物因素的标准,也可以把元素中具有多个主题的一个段落按照主题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段,并将这几个段落融合为一个段落,共同阐述一个主题,使人物因素能够独立成段。在处理情节时,为了使文本内容更加连贯,实现篇章之间的良好衔接,可以调整段落及句子的顺序,在段首增加主题句,或者把段中的主题句移至段首。章节的开头也要增加主题段落,这样可以更好地让读者理解主题。如果目的语与汉语有相同的句法结构,要采用优化目的语与我国汉语所共有的句法结构,这样能够实现更好的翻译效果。

四、结语

主体间性关照是指对翻译主体与原作者及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照,在我国文学外译活动中,应充分体现我国精神,传播优秀文化,使我国文化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坚持主体间性关照原则,既要忠于原著,保留我国文化精神,同时,也要关照读者的接受能力,更好地挖掘和传达我国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外译归化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走向世界的汉语词汇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