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6桂艳郑州市气象局

环球市场 2021年15期
关键词:税法公允实务

桂艳 郑州市气象局

谨慎性原则是市场环境背景下,各个事业单位谋求稳定发展的有效行为原则。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主要应用,是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在多重选择中,对事业单位资产谨慎合理的进行评估,促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平稳发展,维护企业效益。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必要性

谨慎性原则也是审慎原则,主要是在会计实务过程中出现不确定因素以及会计信息公允和质量出现偏差时,会计工作人员运用高水平专业技能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谨慎判断以及合理处理的行为原则。谨慎性原则可以在会计实务中尽可能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负债情况、收益利润进行准确判断,从而为会计报表使用提供高质量且公允的会计信息,让其对相关数据拥有正确认知。在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谨慎性原则做出了明文规定。如果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在会计实务中不应用谨慎性原则,会致使事业单位错估本身实例最终出现经营风险[1]。

谨慎性原则主要是对不确定信息的应用,其中不确定信息包括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确定因素与资金风险;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大量资金审核与负债能力、偿还能力的预测等,针对这些情况,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可以有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控制约束。

此外,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对公司发展情况有明确的认知,谨慎性原则可以有效防止管理者盲目乐观。谨慎性原则在会计资产时,可以预测未来有可能发生的资金损失,将预估的损失计入公司账目中,当情况真的发生时,由于已经预测到损失,损失费用已经入账,致使公司不会因为突发的损失造成资金链短缺,影响经营。因此,谨慎性原则对企业可以有效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首先,谨慎性原则可以有效对事业单位财产物资进行管理。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针对相关物料以及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时,都是直接对相关资源进行作增加或减少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直接忽视盘盈或盘亏产生的原因,草率且忽略真相的处理方式对事业单位财产资源的监管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该漏洞需要相关会计人员应用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审算中对物资谨慎进行盘盈、盘亏,确保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并且在财产处理过程中如若发现违规人员,需交由有关部门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从而有效保证事业单位的财产物资安全。

其次,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会产生相应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如货币存货、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相应项目款项和政府拨款等相关的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但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对这些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产处于“漠不关心”状态,没有任何部门对该些资产进行统计与有效管理,对其可能发生的市场价值与损失也不进行方案预测,因此,这时需要应用谨慎性原则,有效避免或减少相关资产的损失,进行资产有效估值和管理,从而保护事业单位相关资产[2]。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建议

(一)提高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常用与确认和计量。谨慎性原则并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只有相关拥有高水平专业技能的会计人员才能拥有,从而谨慎、合理、高效完成会计工作。谨慎性原则在专业会计技能支持下,可以科学合理呈现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和收益效果,因此,为加强事业单位稳定发展,提高谨慎性原则应用,需要强化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提高谨慎性原则的适应性

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经常与其他会计原则产生碰撞,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应该加强谨慎性原则的适应性,减少谨慎性原则与其他准则之间的碰撞问题,提高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性能。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适应性培养,是一项大工程,因为谨慎性原则不仅需要与会计实务中的会计准则相适应,也需要与客观性原则和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一切涉及信息公允性的会计职责相适应磨合。依据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是保证信息公允性的客观标准,也是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审核工作中的准绳,可以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允与质量。

(三)调整与所得税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法也在不断革新,因此,谨慎性原则需要符合税法发展变化,与所得税友好适应发展。税法的根本目标是以企业出发,服务社会,同时不强制企业会计方法选择。但是,事业单位赋税与会计制度之间的联系存在必要直接性,也就是不同的会计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事业单位赋税金额,因此,谨慎性原则应用过程中在保证税法公允性的同时,也要保证事业单位责任。谨慎性原则对税法具有极大影响,因此需要使谨慎性原则符合税法发展,保证税法来源信息的准确性。

(四)降低与会计准则之间的矛盾

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实务工作中需要协调谨慎性原则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找到两者平衡点,减少两者冲突矛盾。可靠性原则作为会计实务中的首要原则的地位不容置疑,在可靠性原则的基础上,兼容谨慎性原则,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实际调查发现,谨慎性原则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中尤为显著,但是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的资产减值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会产生一定偏离,由于评判标准主观化,无法统一,致使会计信息与实际企业情况发生偏离,影响会计信息公允与质量。因此,谨慎性原则依然需要不断减少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冲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会计实务工作内容复杂,工作环节烦琐,对相关专业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考核会计人员是否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在会计实务中对谨慎性原则的掌握程度,因此谨慎应原则不仅对事业单位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相关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所影响。

猜你喜欢

税法公允实务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ODI实务
FDI实务
浅议税法效力及其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