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清职贡图》所绘岭南瑶族服饰图像叙事与区域变迁考察
——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服饰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2021-01-16朱晓佳谢丰泽孔祥翔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瑶族服饰

朱晓佳,谢丰泽,孔祥翔

(1.贺州学院 设计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2.泰国格乐大学 国际学院,泰国 曼谷 10700)

《皇清职贡图》是清乾隆帝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旨“著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瑶黎僮,以及外夷番众,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之盛”[1]1而作,历时四年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修纂完成,共分4 卷,其中岭南各少数民族服饰集中于第3 卷和第4 卷,共有画面61 例。按现行政划分,在五岭区域所绘图例湖南占6%,广东占9%,广西占23%,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岭南瑶族服饰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皇清职贡图》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特别是岭南瑶族服饰最直观、最权威的历史文献,对当今研究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服饰文化与时代变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一、岭南瑶族服饰的地域分布

《皇清职贡图》所绘篡时间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至四十八年(1783年)之间,以彩绘本和白描本两种版本呈现。绘篡岭南瑶族服饰第三卷、第四卷,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地均有收藏,版本齐全,使这时期岭南瑶族服饰文化得以呈现。从现存版本统计,《皇清职贡图》所描绘的瑶族有19 例服饰图,收集地均在今湖南、广西、广东等五岭地区。其中卷三绘篡图像56 幅,瑶族记有湖南安化、宁远、道州、新宁瑶族服饰3 类6 款(男女各一款)。卷四有图像66 幅,记广东、广西诸部族,绘篡瑶族服饰分布区域主要有广东增城、曲江、乐昌、乳源,广西临桂、永宁(今永福县)、兴安、灌阳、罗城、庆远(今宜州、金城江区、忻城县、环江县、南丹县、天峨县等地)、陆川等地,绘篡瑶族服饰16 类32 款(男女各一款),称谓有瑶人、山民、顶板瑶、梳瑶、平地瑶、竹箭瑶、盘瑶、过山瑶、山子瑶等。

二、瑶族服饰图像叙事与时代变迁

《皇清职贡图》所绘篡瑶族服饰均配有男女人像服饰图,以日常生活状态为特征,图像生动、自然、灵动。所描绘服饰图以瑶族服饰类型配以文字说明,涉及历史、民俗、生存环境、服饰特点等方面,可以从服饰文化角度了解当时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况。瑶族服饰是清代中期瑶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安化、宁乡等处瑶人(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瑶人裔出于苗,因其不事徭役,故别称曰瑶,亦名莫瑶。其在湖南者聚处安化、宁乡、武冈、溆浦山谷间,环纡千余里,与苗分类,历代反覆无常,本朝以来,咸知向化。有平地、高山二种,平地瑶杂居州邑,耕读与民无异,高山瑶阻山凭险,所种多黍菽,或伐竹树易谷而食,男女倶以花帛抹额,系锦兜于胸前。每稼穑登场后治酒筵宾,击长鼓芦笙,男女跳舞而歌,名曰跳歌。其赋税,与齐民一体输纳。”[2]54图示形象反映了安化宁乡瑶族真实的生活场景。

2.历史变迁

湖南安化历史上世居者多为瑶族。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县,现有汉族、瑶族、土家族、苗族、蒙古族等26 个民族,其中梅山峒是瑶族三个聚居中心之一,是苗族瑶族的发祥地。宋代以前,梅山地区的居民以苗、瑶族人和其他世居民族为主。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两县之后,随着移民的增多,民族融合步伐加快,梅山地区逐渐成为汉、苗、瑶、土家等多民族杂居之地。据《宋史·梅山蛮传》记载:“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今湖南长沙),南接邵(邵州,今湖南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湖南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湖南常德)。”[3]也就是今天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以资水流域为中心的湘中大片地区,土地面积近5 万平方千米。宁乡位于湖南东北部、长沙西部,地处湘江下游西侧和湘东偏北的洞庭湖南缘地区,历史上都是瑶族世居之地。《皇清职贡图》选择此地的瑶族服饰作为代表,有一定的道理。

(二)宁远等处箭杆瑶(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箭杆瑶乃瑶人中之一种,因其用竹箭瑶簪,长尺余,或七枝、五枝、三枝不等,插于譬,故以为名。男女喜着青蓝短衣,缘以深色,其居处风俗悉与瑶人同”[2]56。图示形象描绘了箭杆瑶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宁远自秦汉设郡置县,迄今已有2200 多年历史。宋乾德三年(965年)定名宁远,寓武定功成,远方安宁之意。《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4]。夏朝时为纪念舜帝而建的舜帝陵,成为“中华第一古陵”。今天的宁远东连新田、郴州市嘉禾县,南靠江华瑶族自治县,西接道县、双牌县,北界祁阳县。宁远县除汉族以外有瑶、壮、苗等25 个少数民族,其中九疑山、五龙山、桐木漯、棉花坪4 个为瑶族乡,还有5 个散居瑶族村。

(三)道州永明等处顶板瑶(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顶板瑶,道州、永明、江华等处皆有此种,男椎髻长簪,女盘髻向后,横顶木板一片,两端缀珠,系以红绳,结之颔下,故名之曰顶板瑶,其居处风俗,俱与苗瑶相似。”[2]58图示形象描绘了顶板瑶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道州永明就是今天江永县所管辖区域,是潇贺古道上重要的政治中心。据清光绪《永明县志》载:“至嘉庆时蒋云宽始考定,县为汉营浦、谢沐二县之地,而得谢沐地多于营浦,不得以营浦概全县也”[5]。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淌水(今大远河)南属谢沐县地,北属营浦县地。又载:“唐以前,恭城尚未置县,知谢沐在今永明西南乡,兼有今恭城之北境则不无可议也”[5]。江永县历史上流传着一种记录当地土话的特殊文字——女书,女书的使用者主要是汉族妇女,也有当地平地瑶,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和汉语方言的音节文字。江永女书和织布上的绣花图案,是当地女性与外界沟通的文化密码。江永顶板瑶是勉瑶支系中过山瑶的分支,这里的瑶族少女在16 岁前佩戴的是响铃帽,16 岁后标志着已成人了,母亲会给女儿戴上峨冠。峨冠是用五根竹篾搭建,三根横向平行,两根竖向平行,每根竹篾竖向的一头交叉架于横向的一根竹篾上,另一头绑在下端的一根竹篾上,在支架上覆裹大花帕,让少女变得庄重、成熟起来。少女结婚之后,峨冠就要变成低调的“顶板”,发髻梳成圆髻,用大巾包缠,用竹篾撑成二尺宽、六寸高的“顶板”,方形镶边的青色头帕遮盖,有些会在头帕上用珠子、银链装饰。

(四)新宁县瑶人(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瑶本盘瓠之种,由楚省蔓延粤东之新宁、增城、曲江、乐昌、乳源、东安、连州等七州县。明洪武永乐时,瑶首盘贵等相继来朝,始立土司,正统以后屡次作乱。本朝初年复肆行劫掠,先后讨平,后至康煕四十二年招抚归顺,分隶各州县,其在新宁者居县属之大隆同,言语服饰渐与内地习染,同齐民一体编户输粮。妇人髻环,衣饰亦与民无异,戴笠跣足,能助耕作及纺织刺绣之事。”[6]7图示反映了新宁等地瑶族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新宁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南部与广西全州、资源相连。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在扶夷旧地建新宁县,属武冈军,“新宁县”县名始于此,意即起事平定之后,不可不有新的“安宁”。新宁素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新宁”之誉,聚居着汉、瑶、苗、壮。侗、回等14 个民族,其中有麻林、黄金两个瑶族乡。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为盘王节,八峒瑶族跳鼓坛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五)增城县瑶人(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增城县瑶人,瑶之在增城者居县属边地山崖间,刀耕火种,善用弩箭射兽,其服饰与齐民相似,瑶妇总发为髻,系以红绳,衣衫裙袴,亦仿佛民间,常跣足入山樵采,或携瓠贮茶以售于市。”[6]9图示描绘了增城瑶族的日常生活场景。

2.历史变迁

增城建县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隶属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辖6 县,新设一县,增多一城,故称“增城”,清属广州府。明末清初,客家人开始大量进入增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编纂的《增城县志》记:“自明季兵荒迭见,民田多弃不耕。入版图后,山寇仍不时窃发,垦复艰难。康熙初,伏莽渐消,爰谋生聚,时则有英德、长宁人来佃于增。对村落之残破者,葺而居之。未几,永安、龙川等县人亦悄悄至。当清丈时,山税之占业浸广,益引嘉应州属县人杂耕其间,所居成聚。而杨梅、绥福、金牛三都尤多。”畲族先民是闽、粤、赣三省结合部山区的古老居民之一,现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总人口 709592 人(2000年)[7]115。增城畲族原称瑶族,隋初至唐圣历年间,畲族先民就已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广大山区。“广东畲族有自称、他称两种称呼……经民族识别鉴定,他们与潮州凤凰山畲族及福建、浙江畲族在历史传说迁徙来源以及信仰、习俗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故划归畲族族群。”[8]1

(六)曲江县瑶人(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曲江县瑶人,居县属之西山,距城百二十里。男子椎髻环耳,领缘尚绣,膝以下束帛至胫,常用瓮囊携物出山贸易,瑶妇髻贯竹箭,覆以花帕,重裙无袴,跣足而行,能作竹木器舁负趁墟,以易盐米。因妇人髻贯竹箭,故概名曰箭瑶。”[6]11图示反映了曲江瑶族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曲江是13 万年前人类祖先“马坝人”繁衍生息之地,是4000 多年前“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摇篮之一。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 多年历史。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曲江县撤县设区。据《曲江县志》载:曲江建县(前111年)之前,世居人皆为粤人。至唐宋时期,世居居民仅瑶族一种,有万余人。后由于战乱等原因,迁离曲江的瑶民不少,现今仅有3400 多人,主要分布在罗坑、樟市和枫湾镇。曲江瑶族服饰与汉族差异不大,仅有少数妇女用珠帕与围裙装饰。

(七)乐昌县瑶人(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乐昌县瑶人居县属之大岭脚及龙领二处,距城五、六十里。其服饰与曲江箭瑶仿佛,或时用花帕缠头。瑶妇亦盘髻贯箭,短衣短裙,能跣足登山,亦常负物入市贸易。”[6]13图示反映了乐昌瑶族的日常生活场景。

2.历史变迁

乐昌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夏、商时属扬州之域,春秋时属百粤,战国属楚,秦时属南海郡。秦汉时,乐昌已是中原与岭南商贾往来的通衢之地,历来是粤、湘、桂、赣边境贸易之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粤,以曲江、含桄、浈阳之县属桂阳郡,乐昌属曲江县地。南北朝时期和元末明初,中原一带人口两次南移,与乐昌本地世居民族结合,繁衍生息,形成后来以客家人为主体的人口结构,这里也是瑶族世居之地和瑶族迁徙中转之地。据姚舜安在《瑶族迁徙之路的调查》中考察,盘瑶族迁徙路线就是“湖南千家洞——广东乐昌——广西平乐府贺县、富川——荔浦——昭平、柳州——三江和融县——罗城——天峨——凌云——田林——云南文山——河口——越南——老挝——泰国”[9]80,这是过山瑶主要迁徙路线,也是今天过山瑶主要聚居地。

(八)乳源县瑶人(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乳源县瑶人居深山中,耕山为业。距城百五十里,有生熟二种,生瑶不与华通,熟瑶常出贸易。头缠花帕,耳带大环。瑶妇恒簪小竹杆二、三枝,复纯缠以发,用帕蒙之,身衣短衫,裙不蔽膝,时有往来域乡,与民入市易盐米者。”[6]15图示反映了乳源瑶族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乳源位于广东省北部,隶属韶关市,因县北丰岗岭溶洞产钟乳,穴中有源泉流而得名。南宋乾道三年(1167)置乳源县,清属广东省韶州府。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有“中国瑶绣之都”之称。2013年,乳源瑶族服饰被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瑶族刺绣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乳源现有瑶族人口2.44 万,这里还是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法国等欧美过山瑶的祖居地之一,必背瑶寨是他们的发祥地,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建有世界过山瑶博物馆。

(九)临桂大良瑶(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临桂县大良瑶多居深谷间,以远近为伍,木叶覆屋。椎髻跣足,短衣绿绣,以锦缀膝,出必携雨盖,瑶妇以银簪遍插髻间,耳缀大银环,以蛮锦刺绣为衣,时携竹篮趁墟。陈隋间,时啸聚为居民患,唐贞观中,守臣谕以祸福,悉出迎降,至元明时,常附壮劫掠。本朝定鼎以来,怀德畏威,耕凿相安,纳正供与良民等矣。”[6]26图示反映了临桂瑶族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临桂历史上有“桂郡首邑”之称。唐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大将李靖率兵平定岭南,改始安郡为桂州,至德二年(757年),改始安县为临桂县。北宋至道三年(997年),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作政区名称自此始,治所临桂县城,自此之后,延至元、明、清、民国时期,临桂县城成为广西首府的时间长达923年。临桂有壮、汉、瑶、回、苗、侗等民族居住,2019年年末,临桂区总人口为528177 人。其中宛田、黄沙为瑶族乡。据史料记载,宛田瑶族先祖于明景泰、天顺年间(1450-1465年),从广东韶州府乐昌县海洋坪逐渐迁移而来,至今已有500 多年,现有瑶族人口11296 人,占全乡人口的49.1%。黄沙瑶族乡位于临桂县城西北部,距离桂林市约75 公里,是全县最为边远的少数民族山区乡。全乡下辖5个村委,66 个自然村,总人口5158 人,其中少数民族2200 多人,占全乡人口的44%。黄沙瑶乡东宅江瑶寨共60 户,200 多人,家家户户为吊脚木楼。

(十)永宁州梳瑶(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永宁梳瑶居山谷最僻处,男妇以耕织为生,无赋税,明景泰时,始出与州民贸易。人至其家,即非素识,必具牲醴相款洽。男不留髭须,椎髻缠花巾,领袖缘以花布。女布衣花带,不事装饰,以髻中绾木梳,故概名梳瑶。”[6]29图示反映了永宁梳瑶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永宁州,辖境相当今广西永福及临桂部分地。明隆庆五年(1571年)升古田县置,属桂林府。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卷云:永宁州“永永安宁之义”。1914年改名为古化县,1931年再改名为百寿县。1952年8月5日,根据桂林行政专员公署的通知,百寿县与永福县合并,沿用永福县名,永福镇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永福县世居少数民族有壮族、回族和瑶族,瑶族散居在永福镇和广福乡、堡里镇、龙江乡的边远山区,其中,广福乡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德安、上寨、矮岭、广福、龙溪等5 个村委会,人口共2970 人。堡里乡的河东、和顺、茶料、胜利、九槽个村委会共有瑶族2450 人,永福镇的坪岭、银洞、湾里、泡口、渔村等5 个村委会共有瑶族2380人。龙江乡丹江、上维、龙隐3 个村委会的瑶族人口共810 人。

(十一)兴安平地瑶(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兴安县平地瑶傍石林结茅屋,佃田输租,不事剽窃,俗醇似平民,因名平地瑶。男花帛裹头,带银手钏,衣袴倶锦缘,时以布囊负物。女锦缠头,缀以珠玉,项饰银圈,花布巾束腰,偶诣亲串家,晴雨必以油盖自随,每岁首祀槃瓠,杂置鱼肉酒饭于木槽,叩槽群号以为礼。”[6]31图示反映了兴安平地瑶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兴安县地处“湘桂走廊”要冲,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朝为统一大业在兴安县境内成功开凿灵渠。灵渠开凿后,兴安便成为南北交通要冲,秦人筑城护渠,派吏治辖,是历史上广西境内最早列入中央政府统一建制的县份之一。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县境属始安县地,隶属零陵郡。现境内有华江瑶族乡,截至2018年末,华江瑶族乡户籍总人口18515 人,有汉、瑶、壮、苗等民族。

(十二)灌阳竹箭瑶(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竹箭瑶类湖南之箭捍瑶,散处灌阳县之归化上下二里,耕山种畲,有田输赋者甚少,性朴易驯,土民常募使佃作,男女倶挽髻簪竹簪三枝,有似于箭,男衣绿边短衣,女花领绣裙,时入林采茶。”[6]33图示反映了灌阳竹箭瑶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灌阳县于公元前168年建县,称观阳县,公元617年改称灌阳县。灌阳是瑶族发祥地之一,1998年5月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广西瑶学会、灌阳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的“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研讨会”一致认为瑶族发祥地千家峒就在以都庞岭的韭菜岭为中心的周边地区。

从服饰上区别,灌阳县瑶族支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由千家峒迁徙而来的“过山瑶”(盘瑶),主要居住在陡水、大竹园、小河江、野猪殿、保良、观音阁乡盘江一带,男女都着青色上衣,身束文带扎脚。女子多用白色棉纱巾作头巾,上衣右开襟绣花边,长及小腿。男子穿对襟杉,系黑色头巾,有的男女穿齐膝短裤,扎绣花巾。二是“白领瑶”,顾名思义,白领瑶的衣领全是白布做的,是我国瑶族中一个支系,语言、穿戴等风俗均与众不同。其服装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男穿对襟,领口为白色长领,成年男子腰上要捆一根青布腰带,带宽一尺,长一丈,两头用红绿丝线绞边,扎成与狗牙霜一样的形式,天冷时盘于头上,劳动时扎于腰间,衣服或裤子上还配上牙签挖耳子、小刮子和小刀等装饰品;女装为大襟,右开襟,领口为白色矮领。另外,白领瑶成年男女都有一双绑腿,将它缠于腿上,以防荆棘虫咬。三是“标勉”盘瑶,其服饰穿戴完全与全州东山盘瑶相同。四是“过山瑶”,主要杂散居住在灌阳的西部山区,其服饰和语言与全州蕉江瑶族相同。

(十三)罗城盘瑶(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罗城县瑶人居县屣之通道镇,岁时祭赛盘古庙,因名盘瑶,又名自在瑶。伐山火食,俗尚踏歌,浓妆绮服,一唱百和,谓之会阆。元夕中秋为盛,余节亦间举。男五色布裹头,领缘花绒,带缀制钱,女以竹片缀珠覆首,布衣花袖,带亦缀钱,复结制钱为佩,系之当胸,行步则玱然有声。”[6]35图示反映了罗城瑶族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瑶族人口较少,仅占总人口的1%左右。罗城盘瑶供奉盘古,又叫“盘瓠神”,建盘王庙,祭献“伏羲姐妹”“王皇”“杨六朗”“四大元帅”等四十多个神祇,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盘王节,节日期间举行“还盘王愿”,请师公设坛请圣,祈求祖先保佑物阜人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纳翁乡的纳翁瑶寨龙塘盘古庙会就是一个集庆祝、纪念、祭祀为一体,维系瑶族民众族情、亲情、友情的重要活动。

(十四)庆远府过山瑶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庆远府属瑶人向隶土司,雍正七年,改土归流,遂入版籍,供赋役。其过山瑶僻处山巅,以焚山种植为业,地力渐薄则他徙,故以过山为名。不知纺织,布帛皆市之壮人。性善走,生子始能行,烧铁石烙其足底,使痛痒皆无所知,故履险如平地。男女俱插长簪,短衣绣领,结丝网为袋以负物,以绳系额而行。”[6]39图示反映了庆远过山瑶的服饰特征。

2.历史变迁

庆远府,其地大致为现在河池市的宜州区、金城江区、忻城县、环江县、南丹县、天峨县东部地域、罗城县四把镇、天河镇西南部、东兰县、凤山县凤城镇东北部、巴马县盘阳河以北地域、都安县东部、大化县盘阳河以北乡镇以及贵州省黔南州的荔波县境地周边。上述区域仍为瑶族主要聚居区,其中生活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巴马县的“布努瑶”和南丹“白裤瑶”服饰最具特色。“布努瑶”服饰,“男子头缠黑布带,两端绣瑶锦,缀彩穗。缠头时,让两端的彩穗分别垂于脑后左右两侧。上身穿无领对襟阔袖短衣,穿时左襟略盖过右襟寸余,下穿宽筒长裤。盛装则在衣、裤边缘镶、绣图案纹样。女子将发盘于头上,在发上插银钗、银簪等首饰,头顶竖一块银牌,再缠上绣花头帕,帕上饰银饰,额前垂串珠。满头的串珠、银饰,像一条盛开的菊花。上身穿长至肚脐的右衽衣,肚脐下系一条长约3 厘米的百褶裙,下穿宽筒长裤,袖口、花襟、裤脚均镶、绣花边。”[10]876南丹“白裤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支系,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因男子都穿着及膝的白裤而得名。裤子用白布做成,裤裆大而宽,长度刚过膝盖,下端渐窄,裤脚用黑布镶边,盛装的上衣外沿都用蓝布镶边,腰部两边和背部下沿绣有鸡仔花和米字纹图案,白裤膝部刺绣有五条红色的花纹,民间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南丹瑶族妇女服饰的上衣和裙子都采用独特的树汁染技术[11]。白裤瑶服饰历史悠久,制作精美,织染绣的传统技术高超多样,花色图案丰富多彩,蕴涵的文化古朴神秘,构成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体现了瑶族同胞的聪明才智。

(十五)陆川县山子瑶(瑶妇)

1.图像叙事

《皇清职贡图》记:“山子瑶居深山中,耕山为业,迁徙无常,类过山瑶,故别其名曰山子。性敦朴,人或以物寄藏,虽久弗失,时采山果哆啰蜜等物鬻于墟。男椎髻缠头,着短袖衣,女则以绣缘领,每出行男女皆携葫芦为饮器。”[6]41图示反映了陆川山子瑶的日常生活场景。

2.历史变迁

今陆川县地,在唐虞时期,属南交之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容州路立梧州府,陆川属梧州府。现陆川县是汉族聚居地区,其他民族均因工作、婚嫁等原因迁入,1990年人口普查,汉族人口706021人,占总人口98.81%,其他民族共8521 人,占总人口的1.19%,其中瑶族404 人。瑶族习俗与服饰已与汉族无异。

由上可知,《皇清职贡图》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岭南瑶族服饰最直观、最权威的历史文献,对当今研究南岭民族走廊瑶族服饰文化与时代变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保护与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意义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历代经济生活与社会文化的筛选和淘汰,汇集、沉淀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

(一)保护与传承民族服饰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民居建筑、饮食、服饰、语言等都有较大差异。文化多样性或文化多元性特点十分明显。譬如瑶族,由于其各支系在自称、语言、历史、宗教、经济、文学、艺术、服饰、习俗等文化结构上的异同,不仅使瑶族传统文化更为丰富多彩,而且构成了瑶族传统文化多层次、多结构的文化特点。保护与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其实质就是保护与传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因此,“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开发利用民族服饰历史文化资源,既是当代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任务,更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2]23。

(二)保护与传承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利于民族团结

广西瑶族服饰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载体,是“无字的史书”。譬如,在广西瑶族服饰元素中,某个细小的纹样可能就是某个图腾的标志;某条弯曲的纹样,可能就是他们先民的迁徙路线;某个精致的纹样可能就是他们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可以在他们的服饰上得到体现与传承,是他们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维系情感的纽带。同时,在南岭民族走廊区域,瑶族同胞在长期生活中,与汉族、壮族、苗族等民族不断交往,相互通婚、语言互通,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随着民族文化的与时俱进发展,瑶族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瑶族传统服饰将伴随民族融合而发生变迁。通过分析民族服饰的历史变迁,可以有效解读民族服饰图像叙事内涵,并探讨其最佳保护方式,为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绵薄之力[13]47。

猜你喜欢

瑶族服饰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动物“闯”入服饰界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