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贾出使南越路线与德庆锦石山

2021-01-16温爱民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德庆石山岭南

温爱民

(德庆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广东 德庆 526600)

引 言

秦末,赵佗趁中原战乱,“绝秦新道、聚兵自守”割据岭南,自立南越国。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说赵佗归汉”,陆贾不辱使命说服赵佗去“黄屋左纛”,臣服西汉朝廷,这是岭南史上的重大事件。但陆贾出使南越走哪条路线史书并没有记载,也未引起学界的注意。有学者指出,“陆贾出使南越是走大庾岭这条路线的,他经过的马脊冈在南康县(今赣州南康区)北四百里,此冈傍山临水,形如马脊,南朝时还见到冈上有台榭遗迹,据说是陆贾游说赵佗行程中停留的地方”[1]45。陈典松认为,“陆贾一行从长安(今西安)出发,过南岭,顺北江南下,到达南越国的都城番禺……”[2]26。这两种观点都认为陆贾是经大庾岭顺北江南下至番禺见赵佗的。也有观点认为,陆贾是经广西灵渠,沿漓江出西江而至番禺,如王国宾在《锦石山怀古》中写道:“五岭自开南武地,九重翻下汉文书。河山几度除黄屋,漓水何年走使车……”[3]7这里的“漓水”即指广西的漓江,意为使者(陆贾)带着汉廷的文书由灵渠经漓江、出西江顺流而至番禺。陆贾出使南越国到底走哪条路线史无明说,引起后人众多的说法。通过梳理自古入越通道的文献记载以及粤西德庆县锦石山的由来,探讨陆贾出使南越、取道广西桂岭“潇贺古道”经封开贺江出西江之番禺的可能性,揭示秦汉时期中原与岭南的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

一、秦汉时期中原入粤路线略述

五岭山脉东西横亘于今湖南、江西与广东、广西交界处,从中原进入岭南,必经五岭山脉。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曰:“自秦世有五岭之说,皆指山名之,考之,乃入岭之五途耳。”[4]11群山之中,或形成河谷走廊、盘地、平陆,成为南北交通的孔道,因此,从中原进入岭南有“五岭皆越门”[5]21之说。周去非把它归纳为入粤的五条路线:“自福建之汀,入广东之循(龙川)、梅(州),一也;自江西之南安(大余)逾大庾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州)入连(州),三也;自道(州)入广西之贺(州),四也;自全(州)入静江(桂林),五也。”[4]11

我们今天比较熟悉的古通道有广东大庾岭梅关通道、广西越城岭灵渠通道。两大通道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五岭山脉横亘东西,幅员辽阔,单一的交通孔道并未能满足中原与岭南两地交流需求。因此,各地根据山川形势、地理条件,又开发出不同的交通孔道,促进了岭南地区百越族人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特别是与楚地的交往,创造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这主要是得益于区划上的互通而带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西线的越岭通道在广西境内,主要有两条翻越南岭的路线。一条就是大家熟悉的由湘江上游的全州县,经兴安县入静江(今桂林)一路,全、桂之间皆为平陆,此道自古就是湘楚与岭西交通的要口。“史禄于湘源上流漓水一派凿渠,逾兴安而南注于融,以便于运饷”[4]27,盖此水南流,北舟逾岭(越城岭),沟通了南、北两大水系(珠江、长江),这就是著名的“灵渠道”,因其跨越五岭之一的越城岭,因又称“越城岭道”。另一条是“萌渚岭道”,即经湖南的道县、江华入广西贺州一路,因有潇、贺两水可以利用,亦称“潇贺古道”。“潇”即指湘江支流潇水,“贺”即西江支流贺江,萌渚岭为两水的分水岭。此道沿湘江上溯至湖南永州后再沿支流潇水上溯至沱水,经江华县,再翻越萌渚岭一小段陆路,到达广西的桂岭县(今桂岭镇)、经临贺县(今贺州市),沿贺江至封州(今封开县)出西江,顺流而下直达番禺(广州)。

在灵渠修成之前,“萌渚岭道”(潇贺古道)即为中原及湘楚地区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之一。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云:“乃贺州实有桂岭县,正为入岭之驿。”[4]11更早的文献记载有乐史《太平环宇记》引《荆州记》云:“贺水(贺江)边有越王渡,在县南二十七里,有石平正,丈余长,有履迹,各长九寸,相传为越王渡。按《荆州记》:贺水边石上有石栉、石履,俗云昔越王渡水脱履堕栉于此。”[6]3086越王为战国时人物,往来“潇贺”间,说明东周时此路即通。又《百越先贤志》曰:“梅钅肙,越人,其先越王子孙也,避楚,更姓梅。周末,散居沅湘,秦并六国,越后称王者隃零陵往南海,钅肙从之。至台岭(大庾岭)家焉。”[7]17梅钅肙为周末时人,由零陵经此往南海,至少说明萌渚岭入粤通道在秦前就已开通。

萌渚岭山脉位于今湖南江华县水口镇、小圩镇、大圩镇与广西贺州市开山镇一带。桂岭县(今桂岭镇)则位于贺州市东北70 公里,北连开山镇,南邻大宁镇,中间为一宽广小盆地,山势平缓,自古是湘、粤、桂三省通衢之地。潇、贺两水水量充沛,河道畅顺,历来为先民所利用于航运,可认为是先秦时期从中原地区特别是从湘楚地区进入岭南的交通条件比较完善的一条通道。

东线的越岭通道在广东境内,自江西南安(大余县治)进入广东南雄一路的“大庾岭道”以及从湖南郴州进入广东连州一路的“骑田岭道”。而由福建西南部进入广东一路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因为此路并非中原入粤的主要通道。周去非《岭外代答》亦云:“漳、潮一路非古人入岭之驿。”[4]11“大庾岭道”又称“梅岭”,在秦汉时也可通行,大庾岭称梅岭者“以梅钅肙始也”[5]21。梅钅肙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子孙,可知约在秦末,大庾岭即中原入粤通道之一[7]17。

“骑田岭道”也属于东线范围。即自湖南郴州入广东连州一路。骑田岭风气高凉、梅花繁盛故又称小梅岭,在大庾岭通道未修凿前即为北上通道。屈大均《广东新语》曰:“五岭之第二岭在郴州南境,曰骑田,骑田之支曰腊岭,在乳源西境,壁立峭拔,风气高凉,是岭尤寒,盛夏凛冽如腊也……岭之左为梅花峒,山谷阴寒,夏多积雪,梅花繁盛亚梅关,一名小梅岭,亦曰小岭,盖以梅岭为大岭也。初,梅岭未开,小岭为西京孔道。汉五将军或出桂阳下汇水,或出豫章下横浦……”[8]67

二、陆贾取道桂岭入粤小考

陆贾当年出使南越,大概有东、西线一共四条通道可供选择。东线有“大庾岭道”过横浦关(梅关)而入广东南雄一路,亦可选择从湖南的郴州经“骑田岭道”逾岭入广东的连州一路。然此两道“舟车运行,人苦峻极”,其水路尤险,“至浈阳(今英德),路益紧束,彼此绳索相牵,腾藉而上,踝血沾溉利石,往往至剧,舟人畏之。陈岩野诗云:步障四十里,恺崇势均敌。磴道虽新凿,猿猱苦绝壁。舟人歌曰:朝见眠羊,估客烧香;暮见狮子,梢公化纸;水石争飞,舟船却走,盖皆言行旅之苦也”[8]69。大庾岭亘隔两地,在汉初,翻越大庾岭真不是说走就走那么容易,山路崎岖不说,陆路距离也较长,进入岭南后浈江、北江河道滩险水急,通航能力较差。从这条通道进入岭南无疑比较艰辛,风险比较大。

此外,“军事管制”问题也是陆贾此行必须考虑的问题。汉定中原,赵佗据岭南“绝道自守”,这两条通道所经的横浦、阳山、湟溪三关,均为战守必争之地,也是自东线入越的必经之路。秦末,赵佗即移檄三关,告秦军严防“盗兵”,以“绝道闭关”加强对这两条逾岭通道的控制,实施岭南割据政策。陆贾不知虚实,断不敢大意。为了安全起见,陆贾并未选择东线至番禺。

避开东线,陆贾还可以选择西线的越城岭“灵渠道”至番禺。从交通上看,此道实现全程水路,且北船可以直接逾岭,过岭后沿漓江出西江、顺流抵达番禺似乎是最舒适的一条路线。但是,秦始皇开凿灵渠是为军事漕运而设,并非民间可用,为了保持通道的畅通,加强对岭南的军事控制,自史禄开凿灵渠以来,由湖南全州入广西静江(桂林)一路所经的战略要地修筑“秦关”,灵渠一带成了“宿兵之地”,戒备森严。北二十里有险曰“严关”,群山环立,鸟道微通、不可方轨,此秦城之遗迹也[9]400。可见灵渠道也并非坦途。

从通航条件看,初期的灵渠,工程较为简陋,加上战争平息后乏人管理,河道逐渐淤塞,每朝廷用兵时才派兵疏通河道专用于“转饷济师”,全程有官兵把守,若无通关文牒,断无过关可能。军事上的管制,季节上的考虑(枯水期),汉初灵渠道是否通行是个未知数。另外,从地理位置和距离上看,从长安出发经灵渠道到番禺绕了一个大弯,比其他线路要远得多,陆贾此行任务紧迫,交通是否顺畅和时间是否来得及也是此行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按此分析,余谓陆贾大概率要选择西线的“萌渚岭道”(潇贺古道)入越了。此道最早为民间贸易的交流孔道,是楚地进入岭南交通比较顺畅、条件比较完善的一条古通道,此即秦始皇发兵戍五岭之一路。同治《江华县志》载:(江华)南有“白芒营(今白芒营镇),秦置,萌渚之戌即此处”[10]32。其后秦始皇在原通道的基础上筑“秦新道”,交通更加完善[11]14。汉唐后又辟为官道,设驿站。由于此处地缘偏僻,秦时并未筑关派兵驻守,关防相对薄弱,秦汉间,道州、江华一带在长沙国控制范围之内,可以为陆贾一行提供保障,补充给养。在地理上,此道为中原入粤捷径,越桂岭镇经贺江出西江后三天左右即可抵达番禺,这应该也是陆贾看中的地方。

湖南江华县南接百粤,北接三湘,自古为“楚粤通衢”。沱江绕城而过,水量充沛可通舟楫,汇潇水出湘江进入楚地而通中原,为两地经济贸易的重要孔道。江华县东一里,有豸山岩,豸山寺嵚岩壁中,古寺南望苍梧九嶷山巅,下临沱水,水路舟楫往来频密。如臬朱琦咏豸山岩诗曰:“绝堦无梯上,层楼接洞开,一湾沱水护,双汊粤舟来”[12]15。(按:“双汊”指沱水上游的东河和西河,沱水由两河汇流而成)。又,江华八景之一“梧岭南屏”,明人滕元庆有诗曰:“屏障三湘雄万仞,路通百粤绕千蟠……”[13]17,说明楚粤间自古经此道交流频繁。

早在唐代,“萌渚岭道”(潇贺古道)已是传递公文、官差流动的官驿道。唐长庆四年(824年)李绅被贬举家南迁,走的就是这条通道。《新唐书·李绅传》:“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贬绅为端州(今肇庆)司马”。李绅船至封(封开)康(德庆)间,西江滩多险阻,时值秋季水浅,船不能行,篙师指康州有龙母庙,祷之能致云雨……史载:“绅南逐,历封康间,湍濑险涩,惟乘涨流乃济。康州有媪龙祠(龙母庙),旧传能致云雨,绅以书祷,俄而(江水)大涨”[14]5347,官船遂顺利到达端州。龙母庙在今德庆悦城,从李绅“历封(今封开)康(今德庆)间”可知,李绅走的正是“西线”潇贺古道一路。到任后,打听到家眷已过湖南衡阳,便作了《移家来端州先寄以诗》以报平安:“菊花开日有人逢,知过衡阳回雁峰。江树送秋黄叶落,海天迎远碧云重。音书断绝听峦鹊,风水多虞祝媪龙。想见病身浑不识,自磨青镜照衰容。”[15]14

“媪龙”:“媪”此指龙母。从“知过衡阳回雁峰”句可以判断,李绅家眷一行已进入湘江的衡阳水道,说明也是沿“西线”水路而行。值得一提的是,李绅冤案得直,带家眷离开端州时作《溯西江》一诗有:“百口无虞贵万金,楚山安稳过云岑”[16]22,“楚山”即湖北的荆山,在汉江西岸,也泛指楚地之山。说明李绅返长安时也是走“西线”水路,并未选择“新凿磴道”的大庾岭通道,也说明汉唐时期的大庾岭通道并非坦途。

若从西线进入岭南之番禺,不论走“灵渠道”或走“萌渚岭道”,必定要经过端溪县(今德庆县)的锦石山。锦石山雄踞西江边,诚西江之望也。

清初屈大均游历两广,曾到过德庆锦石山,有《锦石山铭》流传:“繄惟天柱,实砥牂牁,万里南渎,至此无波。效灵汉室,臣服王佗,蛮椎大长,罔敢称戈。大夫奉使,来指山河……”他认为当年陆贾出使南越正是取道桂岭,沿贺江出西江进入岭南的,途经第一站就是德庆锦石山。《广东新语》云:“汉大夫陆贾使南越,从桂岭取道至此(德庆锦石山),施锦步障以登,尝祷山灵:若佗降,当以锦为报,其后佗去帝号,受南越王封,与贾泛舟珠江,溯牂牁(西江古称)而上,贾因以锦裹石,锦不足,植花卉代之……因名锦石山。”[8]102虽然桂岭道(潇贺古道)较为偏僻,但道路平缓,又有潇水、贺江两水可以利用,更重要的是,此道距目的地最近,陆贾等人轻车简从,翻越一小段分水岭当不是问题。因此,陆贾选“萌渚岭道”(潇贺古道)进入南越国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推定。

三、德庆锦石山怀古

德庆锦石山颇有来历,王象之《舆地纪胜》云:“锦石在端溪(德庆),陆贾使南越时设锦绣帏幛于此因名。”[17]3《大明一统志》亦云:“锦石山在德庆州西五十里,汉陆贾使南越时设锦绣帏帐于此因名。”[18]4黄佐《广东通志》引《方舆胜览》云:(州)“西五十里曰锦石山,高一百丈,周回四十里,上有石柱高插云汉。汉陆贾说服南海尉赵佗时设锦步帐以登,是山俗呼为锦裹石,其下有陆贾祠”[19]42。按:万历《肇庆府志》、嘉靖、康熙《德庆州志》所载皆同。

锦石山下“有陆贾祠”最早见载于王存《元丰九域志·附录》卷九,康州条[20]697。《九域志》成书于元丰三年(1080年),如此算来陆贾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名气非常大。至明代又录入《大明一统志》祠庙门,“陆大夫祠在锦石山下,(引)洪迈夷坚志:汉陆贾使南越,尉佗与之泛舟至此。贾默祷曰:我若说越王肯称臣,当以锦裹石为山灵报。使还,募人植花卉以代锦,后人因立庙祀之”[18]12。说明明代官修地理总志也采录了这一史料。这就是德庆锦石山、陆贾祠的由来。

关于德庆锦石山,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还有更详细的记载。锦石山有“尉陆两公庙。夷坚志陆贾求诗云:梁竑乾道六年入都赴省过晋康(德庆)境,夜舣船锦裹石下,土人相传,谓汉陆贾使南越,尉佗与之泛舟至此山,贾默祷曰:我若说越王肯称臣,当以锦裹石为山灵之报。既奉使,遂指出囊中装,募人植花卉代锦,以是得名。后人因立庙祀尉、陆两公。是夜竑梦一客,称陆大夫来见云:我抑郁于此千岁矣,君幸见临,愿留一诗?(梁竑)即赋诗书于庙壁”[17]4。

宋·梁竑《题大中祠》

刘郎辛苦逐秦鹿,尚欲长鞭及马腹。蛮夷大长梦不惊,海边椎髻乘黄屋。江淮貔貅始闲暇,忍使驱令渡篁竹。陆生手持丈二组,唤起老子同分肉。诗书尚晓骂儒翁,岂忧桀骜难羁束。筑坛再拜受王印,雄辩泠泠听不足。当时未有北人辅,留寓年深染污俗。乍闻高论耳目清,如掩笙簧奏冰玉。境中胜处应共履,更泝余湟到山麓。大夫何独越人重,汉廷公卿自神伏。陈平奇计须深念,张子存身甘辟谷。此外侯王希识字,带砺功存半诛戮。惟君坐使将相欢,燕喜优游刘氏福。年少终军学高步,空有英称命难续。乃知智者应世间,妙似庖丁奏刀熟。往事浮云变灭尽,越水悠悠浸山绿。荒祠寂寞傍僧居,日暮饥鸦噪乔木。我来三叹重迟留,为酌寒泉荐秋菊。[21]6

锦石山下有溪环绕,叫陆溪,水口旧有陆贾庙故名[22]19,又称陆水,以纪念陆贾而得名,陆水村星布其间。屈大均《广东新语》云:“陆溪,在德庆西四十里,其原出佛子岭,东流四十里入于江。自陆贾至此,溪名陆、山名锦石、江名锦水、亦曰锦江,以贾所曾濯锦,又名濯锦川。旧有大中大夫祠,在锦江上,有咏者云:陆庙春晴候,花飞锦水香。”[23]141

锦石山山形独特,高崇入云,雄踞江边,夹江两岸皆土山绵亘,唯此石拔起,一石擎天。远看似胖僧箕踞(打坐),凡西江上下船只,均能看到这一奇观,因此俗呼和尚石。陈献章《和尚石诗》:“舟楫行天上,斜晖卷浪花。回流忽吞吐,鸣橹极伊哑。便可通星汉,还堪着钓槎。云间僧一个,疑我不袈裟。”[3]5

陆贾往返岭南,遇此仙境奇观,祷神许愿乃古人平常之举,陆贾重任在身,于是登山许愿求山灵保佑。及至使还,赵佗不失臣礼,亲送陆贾至锦石山下,设锦步障、登临畅饮,遂留下“以锦裹石谢山灵”的美谈。后人感陆贾有功于粤,使粤人免受锋镝(战争)之苦,遂立祠祀之。宋晋康郡守吴士彦有《大中祠》:“锦裹禅庐枕碧澜,铃风松韵几时闲。千寻灵迹石长在,万里濯江人未还。俗客维舟烟浪里,骄臣步障世途间。陆侯精魄知何处,雾霭年年锁莽山。”[21]6

此后历代官府有司岁时祭祀,今庙存,可考也。元德庆路总管府经历刘中孚有《大中祠》:“临江佛顶石巍巍,曾记当年衣锦时。五岭云开天使下,九重恩重老臣知。俎豆尚稽周典礼,衣冠复见汉威仪。如今何限囊金者,难买人间去后思。”[21]6

大中祠,旧名陆大夫祠,原建于锦石山下,因“岁久倾圮,且宅幽阻”尝移祀德庆州治香山南麓。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知州陆舜臣重建于锦石江滨,明陆时雍有《大中祠记》刻于碑,记载重建大中祠于锦石江滨始末。(按:碑存德庆博物馆)。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知州袁株重建(大中祠)于香山东岳庙前,后圮。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知州沈有严迁建于训导废署之西,即今祠。凡迁数次,至道光元年(1821年)知州朱有莱重修。光绪八年(1882年),知州余鉴海重修,改庙额曰开粤陆大夫祠[24]29。

世事沧桑,锦石山曾名“华表石”。事因万历四年(1576年),制府凌云翼以十万大军征罗旁傜,曾驻师于此,破其巢(清剿傜山),俘斩四万余人,血流成河……”罗旁平,尝属舍人黎民表大书“华表石”三字刻其上,自比伏波铜柱,以纪其功[3]5。此与陆贾大夫单枪匹马,说服赵佗去帝号归顺汉朝、和平统一中国,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州人徐中运有诗云:“华表名存空有石,陆公祠废不留颜。凭栏绿(陆)水悠悠处,笑指轻鸥自往还”[25]12。州人念陆贾有恩于粤,历代赞颂诗赋甚富。如明德庆知州陆舜臣《大中祠》:“使节归来越国平,锦山山下酹先生。也知三寸诗书舌,绝胜万千貔虎兵。杜宇魂高孤月白,鹧鸪声尽一峰青。古来兴废知多少,江水江祠相映明。”[25]8明德庆同知陈辂《大中祠》:“独持黄纸传天语,万里归朝感尉佗。南粤共宜新庙宇,晋康非但汉山河。春风此地闻箫鼓,锦石千年洗薜萝。满眼绿林烟雨里,尚怀清论息干戈。”[25]8明州人梁梓《大中祠》:“谩嫌无武共驱除,律在何人敢献书。汉代谋臣帷幄亚,陆郎新语烬煨余。舌绛粤尉推能事,屏巩南州藉永图。千载祀君何处所,香山孤月伴窗虚。”[26]6

有晋康(德庆)八景者,士民题咏,盛极一时。最早题晋康八景(宋代)即有“锦石神祠”一景。明初晋康八景有“绿(陆)水朝帆、锦石晴霞”两景入选。至明嘉靖年间,又以“锦石撑空”为晋康八景之一。如明德庆知州陆舜臣:“五岭南来孤柱撑,陆郎曾此驻云旌。神功海外无人识,万古东南天不倾。”明人伍云龙:“苍梧东下一峰奇,撑入虚空势不欹。锦裹当年传汉使,芳名留得古今知。”明人谢维申:“崚嶒柱石耸云巅,撑住东南半壁天。锦帐化为虹气去,年年春裹百花鲜。”[27]14

陆贾“以锦裹石酬谢山灵”的传说,经过在民间的长期流传,引起文人的注意而记录在各种古籍中。陆贾的形象在民众的心目中已经神化,成为护佑一方的神灵,口耳相传记忆在民众的脑海中。民间传说经历2200 多年能够流传至今,甚至比文献记载更有说服力。

结 语

通过对古入越通道的梳理分析对比,汉陆贾出使南越大概率要选择广西的“萌渚岭道”(潇贺古道)入越。“萌渚岭道”在历史上开发较早,《百越先贤志》说梅钅肙等人,闲暇时往来“潇贺”间,至少说明萌渚岭入越通道在秦前就已开通,其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地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萌渚岭道”经湖南的道县、江华县进入广西贺州市、桂岭镇。因有潇、贺两水可以利用,亦称“潇贺古道”。江华县南界百越,北接三湘,自古是湘、粤、桂三省通衢。潇、贺两水水量充沛,可通舟楫,交通畅顺,在灵渠修成之前,此道即为中原地区进入岭南的重要通道之一,是秦汉时期从中原进入岭南的交通条件比较完善的一条通道,诚为当年陆贾出使南越之最佳路线。陆贾“不烦一兵,不折一矢,顿举百越之地入汉封疆”[28]7,越人免受锋镝(战争)之苦。陆贾“以锦裹石酬谢山灵”的传说,在民间长期的流传,德庆州人在锦石山下立祠祀之。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锦石山有“尉陆两公庙,土人相传,谓汉陆贾使南越,尉佗与之泛舟至此山”[17]4,佐证了陆贾出使南越从桂岭取道至番禺的入越路线。综上所述,结合历史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陆贾选择“萌渚岭道”(潇贺古道)进入南越国不失为一个合理的推定。

猜你喜欢

德庆石山岭南
乡村振兴视角下德庆贡柑产业现状及发展探析
忆岭南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张石山 作家书法作品欣赏
《清人咏大石山诗》书法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舌尖上的昙石山
谢德庆:拷问存在与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