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引领下信息技术助推应用型绿色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以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2021-01-16徐岩
徐 岩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传承生态文化,生态类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生态人才、绿色人才的重任。同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明显趋势。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在办学发展实践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引领作用,同时注重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实践中的全面融入与深层次渗透,通过全方位、全维度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突出信息化手段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高度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升。
1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明确培养应用型绿色人才的使命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时代主题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遵循人类、自然、社会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由此可见,当今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重要的时代主题,并被摆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的位置。
1.2 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2009年,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林业的“四个地位”和“四大使命”,由此确立了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资源的增长,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生态建设现状面临严峻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加强现代林业建设是重要路径。
1.3 培养应用型绿色人才是生态类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
人是一切事业的主体。作为与其他大学一样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五大功能的生态类高职院校,培养大批懂生态、爱林业、技术专、技能强的绿色应用型人才,则是加强现代林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所在。
2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提升应用型绿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当前,全球已全面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类产业、专业的多元化多极化融合发展,各种教育资源手段的智慧化和教育信息化趋势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为此,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空前明确。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是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校。近年来,学院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实际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教育教学过程,初步探索了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六化”模式,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带动了职教集团内130余家成员单位共赢发展。
2.1 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
按照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整体架构,重点依托学院牵头建设的全国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系统建设形成了数字化、共享型,具有林业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系统。一是构建了“四级”(专业、课程、素材、实践教学)优质教学资源系统;二是集成林业行业标准、林业动态信息、林业职业认证、林业工程项目“四种”拓展资源系统;三是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生态文化素养,凸显绿色人才培养,在全国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两个特色馆,其一是生态文化馆:即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森林、茶、竹藤、花、沙、湿地文化)和文明素质教育为主题,增加学习者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提高人们对制度文明的执行力,增强人民生态意识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的自觉性,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二是林业数字标本馆:即以增加资源库功能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根据分类检索需要,收集并制作动物、植物、昆虫、种子、木材、土壤等数字标本,建立数字标本馆。以此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人们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也增加资源库科普宣教功能。
随着国家、省、校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体系的成功搭建,学院逐步打造了先进的网络互动平台,并在全国生态类高职院校边建设边推广使用,实现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2.2 课程建设模式网络化
围绕课程建设,学院针对全体专兼职教师重点打造系统化、阶段式、轮训型的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其中,包括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与测评,培训和测评结果与教师岗位调整以及职称评聘密切相关。一是组织进行了“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全院共有300余名专兼职教师进行了全员教师职教能力培训测评。该项工作前后历时5年,先后分四个批次,工作系统、分步实施、边培训边测评,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院教师课程整体设计能力、项目化改造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二是以教师职教能力培训测评和课程项目化改造整体改革为契机,校企联合开展课程设计改革、课程标准重建与课程数字资源建设,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等教学软资源146万字,完成项目化课程设计154门,并将154门项目化改造课程资源陆续开发成教材多媒体式呈现、电子教学资源丰富且持续更新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包,全面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为改变传统教学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先后开发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辽宁省和国家林业局精品课程以及学院共三级精品课程33门,并按照课程资源共享的总趋势,将大部分精品课程陆续改造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四是先后组织开发网上课程288门,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授课、答疑讨论、作业提交、课件下载,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学的时空限制。
2.3 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一是实施“百强课改”:利用项目教学和信息技术手段,学院分三批实施了百强课改,要求课改课程全程实施教学做一体以及科学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目前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课改课程共95门,大幅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近万名学生直接受益。二是开展“百家微课评选”:以2015年为例,全院共有210个微课作品参评,通过专家评审和教师网评,100个微课作品成功入选“2015年百佳微课”,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微课设计创作的浓厚兴趣,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三是积极探索网络空间学习模式:组织2016级大学新生参加了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使用,中国青年报、中国绿色时报进行了报道。四是注重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最近连续4年组织了全院教师教学信息化大赛;并承办了辽宁省高(中)等职业院校教师“魅力课堂之微课设计与创作”培训等多项省级培训工作,学院全体专兼职教师全员全程参加培训,提升了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素质水平。
2.4 生态文化育人信息化
学院依托牵头组建的全国文化育人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生态文化育人。一是建设了全国文化育人与生态文明建设网站,先后组织开展了三届“全国职业院校绿色高职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举办了全国高职院校首届生态文明摄影大赛,论坛和大赛全部视频、典型案例PPT、论文、生态文化摄影作品等大量生态特色文化资源在网站空间共享,推动了生态文化育人和绿色人才培养;二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重点联合中国北方和南方林业职教集团中的13个骨干成员单位,组织编制《全国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同步开发生态文明“三进”课堂教学PPT、慕课等配套资源,并依托职教集团平台在全国林业类职业院校中推广使用,促进生态文化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5 校企合作途径集约化
作为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学院以集团协同发展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媒介,推进政校企行四方合作育人集团化。一是汇集了全国林业职教集团理事单位——18家林业高职院校和18家国内有代表性的林业行业企业,共建了全国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带动和辐射林业类重点专业(群)建设;二是开发了集团微课大赛网络平台,成功举办了三届集团微课创作大赛。以首届微课大赛为例,集团内共有10个省12所院校教师创作的50个微课作品获奖,集团内外共有32352名学生和22337名教师参与微课作品观看和投票,有效推动了集团内各职业院校的教学信息化改革进程;三是开发建设集团网站,成功召开北方10省10所理事单位56名集团理事同时在线互动远程视频会议,开展集团内现代学徒制试点及校校人才交流等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集团政校企行成员跨时空交流合作,共商共研林业职教改革和绿色人才培养。
2.6 教育管理保障方式智慧化
学院不断加强管理硬件信息化建设,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互联网出口带宽增至1.7GB。建立数据专线,保障关键业务不中断、业务数据不丢失。搭建共享数据中心平台,为实现跨部门业务数据整合与实时更新,建立数据标准,统一业务协作数据平台提供支撑。逐步整合校园教育类APP,为实现丰富且多层级的数据服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形成教学、管理与服务两大校园APP的基本应用格局。网络安全防护设备保障校园网络、自建平台或系统的安全。2020年学校被评为“中国职业院校智慧校园50强”。
3 以服务生态文明为宗旨,打造绿色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学院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探索林业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深入推进信息化手段与绿色人才培养有机融合,促进优秀林业职教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提升绿色人才培养质量,初步形成了“专业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建设模式网络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生态文化育人信息化、校企合作途径集约化、教育管理保障智慧化”的“六化”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构建了“三有三成”(有德成人、有技成才、有职成业)绿色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即:通过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林业精神立德树人,实现“有德成人”;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技术技能,实现“有技成才”;通过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就业创业,实现“有职成业”。
近年来,学院共有13名学生荣获“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荣誉称号,有64名学生被评为“全国林科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学院被评为辽宁省高校就业创业示范校,荣获“教育部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6年8月,中国绿色时报以“辽宁生态职院毕业生就业率为何居高不下”为题,在头版头条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典型经验进行了长篇报道。
总之,作为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文化育人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林业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学院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手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绿色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适应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可靠接班人,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对全国林业行业和高职院校绿色人才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