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GIS 应用探索与研究
2021-01-16刘兴鹏许鹏齐浩渤海理工职业学院
刘兴鹏 许鹏 齐浩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具体包括RS、GIS、GPS等内容。能够帮助工程设计人员更好地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测绘工程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而伴随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测绘工程的发展要求也逐渐提高。要求测绘工程根据不同的工程测绘对象,应用与之相适应的测绘技术。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成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将GIS 系统有机地融入到测绘工程的不同环节中,可以充分地满足测绘工程的发展需求。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必要性和特点
首先是GIS 系统的基本功能。在GIS 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以计算机软件为媒介,通过“输出”“分析”“观测”等程序,获取测绘工程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在应用功能的层面上,GIS 系统拥有“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数据管理”“数据输入”等基本功能,能够通过信息处理的方式,转换不同格式的数据信息,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应用GIS 系统,开展工程测绘工作。而在实效性与有效性的层面上,GIS 系统拥有“来源梳理”“资料展现”“资料采集”“资料操作”及“系统转换”等功能。能够通过“网络建模”“拓扑建模”“数据建模”等方式,描绘当地的“大气”“地下”“地表”的三维或二维特征。可以将空间信息及属性数据融入到处理系统中,呈现出优质的管理数据和图像数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用和参考。其次是GIS 系统的基本特点。GIS 系统拥有灵活性、独立性、无缝集成等特点。其中灵活性,主要指GIS 系统研发者不用学习专门的开发语言,只需要了解控件的“事件”“方法”“属性”及开发环境,便可开发出与工程测绘项目相契合的GIS 系统。而无缝集成主要指gis 系统的开发工具,能够集成各类功能模块或数据的开发包。具体包括:“Geoncept”“Mapinfo”“ArcCis”等。至于独立性,则指GIS 的不同功能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空间分析、数据输入、图形呈现等支持。由于GIS 系统拥有“丰富的功能”和“突出的优势”,所以将其应用在测绘工程领域,能够切实提升测绘工程项目开展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提高工程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信息安全系统
GIS 系统在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与我国传统的测绘技术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需要结合具体的网络安全问题,构建相应的信息安全系统。究其原因在与测绘数据的定位信息和空间数据较为准确,如果出现数据泄露或遗失的问题,将会导致我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为快速、便捷、安全地将数据信息应用在测绘工程的不同环节中,就需要构建出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安全系统。譬如通过加密技术与认证技术的方式,确保测绘信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或者通过备份硬件或软件等措施,及时存储相关的测绘数据。而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层面上,应制定相应的责任机制与激励机制,以此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测绘数据。
(二)数据处理与转换
GIS 系统通常是通过专业的处理软件来处理测量数据的,是通过系统传输的方式来编辑空间数据的。然后通过网络建模、拓扑建模、数据建模的方式,来对不同空间区域的测量图形及属性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在这个过程中GIS 软件能够结合数据与数据、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较为复杂的空间数据整合起来,实现提取数据、分析数据、图像呈现的目标。而在GIS 系统实际的应用中,技术人员需要通过GPS 内置的GPS 系统获取空间物质的坐标体系,并借助遥感技术,控制各类遥感装置,如数字扫描仪、摄像机、激光雷达等,唯有如此,才能使GIS 系统与航空器、卫星的数据平台有机地结合其俩,捕捉图片、图形及地理位置信息。
(三)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GIS 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其与传统制图软件的基本区别。在空间分析的过程中,GIS 系统能够从空间联系与位置的层面上,描述空间事物的本质特性。并回答空间分析中的“是什么”“怎么样”“在哪里”等问题。然而由于空间分析要以计算机几何、拓扑学、图论及统计学为基础,因此在GIS 系统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相关的数学工具,并将其积极地应用于“分析”和“描述”空间事物的全过程中,以此实现认知、描述、获取测量数据的目的。此外,由于GIS 系统中涵盖水文、大气、区域科学、地理学等理论体系,因此在系统应用中,需要相关人员拥有一定的学科基础。
三、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测绘工程中拥有强大的测量功能和应用优势,能够被广泛应用在不同领域的测绘工程中,可以切实提高空间测量的准确性与实效性。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信息安全系统构建、数据处理与转换、空间分析等角度出发,探究GIS 系统的应用方向和应用策略。从而为我国的测绘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