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6童茜连城县审计局
童茜 连城县审计局
过去,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是在项目完成并结算后进行的,无法满足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需要。因此,事后审计已成为当地审计机构的主要工作。进行事后审计可以控制项目成本,使资源更加合理和高效,消除管理漏洞,促进改善项目管理,避免浪费资源,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一、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问题
(一)跟踪审计相关法规与制度不充分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依据是审计以及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在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之前,审计组应当对相关法律法规展开搜集和学习,然而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依旧会面临很多难以界定的地方。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有两个:其一,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与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尚有漏洞;其二,地方性的法规条例也未依据具体项目出具相应的实施细则,从而导致部分施工单位合理地进行“偷天换日”,而审计人员却不知如何界定和处理。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实践工作中发现,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缺乏相应的操作指南对建设工程实施的审计流程、具体内容进行指导,这一状况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对自己的审计结果给出合理、客观的法律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审计定位模糊不清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巨大、工艺极其复杂且环节众多,其中包括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决策、施工和监理等各个环节,在找准审计定位方面,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人员存在较大的困难。跟踪审计作为关口前移的一种审计模式,审计人员需要从项目招投标等设计阶段至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各角度的跟进审计,当审计人员发现存在可能发生的问题时,应当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和处理,然而跟踪审计人员不应直接参与项目的设计、施工与管理,从目前状况而言,地方审计部门□为了提高审计质量,跟踪审计人员常常面临在会议上被要求提出设计方案、参与项目管理的状况,同时审计人员要对审计结果加以复核、确认,这种“自己审自己”的过程,严重削弱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独立性,给跟踪审计强调的权力制衡机制的实现带来不利影响。
(三)审计力量配备不足
首先,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特点较为明显,其审计范围广、时间长、涉及的国有资金量大、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审计过程中需要部分工程管理、造价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配合。因此,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常规审计经验,还需熟悉工程造价、资产评估、建筑、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以达到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的目标。其次,当前审计机关人员结构不合理,一线审计工作人员较少,实际投入跟踪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缺乏严重制约了审计质量,审计人员的缺乏与审计工作量大的矛盾,也使审计小组人员难以完成较重的审计任务,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改进建议
(一)建立健全跟踪审计相关法规
1.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法律法规建设
如果要使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作用最大化,以及确保跟踪审计高质量、高效率运行,就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以支持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法律法规的建设不但需要国家立法部门的努力,还应有地方审计机关和人员的积极配合。
2.地方相关部门制定适当的办法与细则
地区的差异会导致跟踪审计的水平不一,在实际跟踪审计中,地方办法和细则可以根据具体项目起到针对作用,负责指导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审计署发文明确了跟踪审计的工作重点,加大了政府投资审计的监管力度,但地方还应制定适合自己地区情况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手册与指南,加大审计风险意识的培养力度,清晰界定跟踪审计定位、审计程序与方法等,进而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质量与效率,降低政府投资审计风险,为政府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保驾护航。
(二)制定跟踪审计操作指南以明确审计定位
审计操作指南是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垫脚石和敲门砖,建立操作指南不仅可以给予审计人员以审计工作指导,使审计程序模式化,避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随意性,还可以制约和明确地方审计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加强跟踪审计跟踪的高效性与规范化。我国过去已有较多的专项审计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都总结经验并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操作指南,对照相关操作指南,地方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工作中规范完成工作。但对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目前仍然缺乏相应的操作指南的建设,跟踪审计人员无法可依,无迹可寻,有种“摸石头过河”的压力。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及本地制定的法规条例,建设本地区具体化跟踪审计操作指南,准确定义跟踪审计的内容、程序和审计方式,使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强地方审计队伍建设
在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时,审计机关应当合理设立审计组,配合跟踪审计发展趋势,科学、合理的进行审计人员的招聘工作,同时审计机关还应提高审计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打造多元化的审计环境。在招聘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项目审计人员时,可以采用工程、造价、审计等多种相关知识考核的方式,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方案设计和人员安排方面,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实际跟踪审计实施的情况,安排计算机审计人员和工程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在审计质量控制的目标上,使人员安排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质量,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时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财务、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地方机关可以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学习财务与工程建设知识、技能,或聘请专业人士来单位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和培训。
三、结语
总之,地方审计机构对国家投资项目的伴随审计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特定的实施过程中,事后审计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审计监督权限的定义不明确,审计权限不足。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适当的对策和建议,以改善地方审计机构实施的国家投资项目事后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改善事后审计在实际工作中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