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与强化途径
2021-01-16皮郁郁
皮郁郁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价值观等的综合体现,是凝聚师生力量、规范师生行为的一种隐性力量,是学校的灵魂与生命,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特色的一个重要体现[1]。它影响每一名学生,塑造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最终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品质(含心理品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对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1 校园文化可以全方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在适应性、自我认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生命教育、幸福人生的追求、择业与创业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预防高职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是促进高职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促进高职学生发展智力、提高情商、正确理解挫折与压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管理时间进而促进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2]。
1.2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
当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以遵义职院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心理问题学生比例占全体新生的比例分别为:11.73%、12.71%、21.89%,有心理问题学生占全体新生的比例为46.33%(该数据来自遵义职院2019级学生参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测评数据)如图1所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等课程的开设;第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主题讲座;第三,利用广播、网络、校园宣传栏、心理健康协会等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应该拓宽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学习渠道,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让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接受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能自觉运用到生活、学习中,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不同于课程、讲座之外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校园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盖,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图1 遵义职院2019年新生心理测评结果饼状图
1.3 校园文化以隐性教育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常见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显性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是仅靠显性教育是不够的,还应该有相应的隐性教育方式。学生会根据校园文化所传递出来的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信息,主动接受与校园文化相一致的心理健康观念、知识、行为习惯,即“以文化人”。利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进行相应的补充、拓展,以隐性教育方式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利用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功能、感染与陶怡功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帮助学生树立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必需的相关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大部分高职学生看似轻松自在无压力,但是经调查发现有不少学生在适应问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学习问题(考试焦虑、不喜欢专业、学习动力不足等)、人际交往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恐怖症等)、就业问题(择业取向、职业迷惘、就业恐惧等)、性心理与恋爱心理问题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困惑。该院2019年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中,一级心理问题的学生有564个、二级心理问题的学生有626个,三级心理问题的学生有1 075个。甚至有个别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和提升[5]。
2.2 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通过包括氛围、环境、生态在内的,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文化场域环境发挥育人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熏陶、融汇和锤炼学生,实现涵养心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教育目的[3]。校园文化是形式丰富多样、没有学时限制的隐性课程,且通过“言教”“身教”“物教”“境教”等综合发挥作用,以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很多院校都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程,可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与手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但是不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学校就仅只有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日才开展心理健康相关活动,在其他时间校园活动中未有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题材的活动。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单一,以讲授为主;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比较单一,以课程形式为主[6]。没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大量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受益面广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忽视了校园活动既能丰富学生们课余生活,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 发挥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作用的途径
3.1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心理的引导、熏陶、耳濡目染方面。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使得学生受其影响、接受教育,进而提高心理素质,最终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如遵义职院的彩虹文化,通过“红色塑魂”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即通过对革命红色资源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通过“蓝色致用”学习,塑造工匠精神,培育职业素养,提升双创能力;即通过大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养成,引导学生“把工匠精神刻在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血液”。通过“绿色出彩”活动,加强身心锻炼,实现知行合一,成就出彩人生。红色塑魂教育是文化育人和思政工作、立德树人的核心本质,蓝色致用学习是成才的基础和关键,绿色出彩活动是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集中体现,三者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享成果[7]。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作用。
3.2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总体形势不是很好,仅靠开设课程这种显性教育方式是不够的,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补充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使得学生更多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心理压力与危机、自我调节,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遵义职院经常开展以“彩虹文化”为核心的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绿色出彩”即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活动的熏陶,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通过健康身心的锻炼,使学生能及时准确的识别自己的心理状态,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与技能,充满智慧地面对压力重重的现实生活,协助学生活出多彩而满意的人生,且能成为一个拥有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心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状态、志成高远并脚踏实地,珍惜韶华,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校园成为唱响青春之歌,迸发青春活动的舞台。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文化——彩虹文化的指引下,将课程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课堂教授之外,还经常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心理辅导,指导学生排练表演心理剧、情景剧[8]。另外,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缺乏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引导学生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同时利用心理兴趣小组(心理健康协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总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心理知识、察觉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地调整,提升心理素质。
3.3 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新媒体新技术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及时性、交互性,可以有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途径,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与生动性,利用学院微信公众号、博客、论坛、官网、邮箱、QQ等各种新媒体,特别是利用学院的各微信公众号,如学工部、宣传部、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兴趣小组(心理协会)等部门的公众号宣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心理咨询流程、心理咨询的预约、心理危机的干预等,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预防、减少各类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4 结语
校园文化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重要补充,我们应积极利用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发挥培养人、教育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功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