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16蒋德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诚信毕业生院校

蒋德平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诚信体系是社会以相关制度为核心前提,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有序进行的社会机制,诚信体系的建设是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当前的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需要在诚信体系搭建的框架下进行[1]。诚信贯穿个人、企业发展的始终,没有诚信体系,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诚信是个人立身的根本准则。

1 高职院校的诚信教育

高职院校需要系统的梳理学生在思想、学习、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树立全过程的“诚信就业教育”理念,借助当前的互联网资源,根据高校自身特点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整体的诚信就业教育范式,准确地把握诚信就业教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点对点”的课堂教学,才能掌握学生诚信就业工作的主动性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观需求[2]。

2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当前的毕业生诚信就业意识淡薄,在面对新的招聘单位时,个人主观倾向性强,他们不能从主观上遵守先前已经签订合同的契约精神。笔者曾对江苏某3所高职院校即将毕业的3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放300份问卷,回收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5份,回收有效率达98.3%。此次调查涉及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机电工程、市场营销、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财务会计7个专业(见图1)。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以下3个方面存在就业失信行为。

2.1 简历注水

图1 参与问卷的高职学生基本信息

简历注水时是当前高职学生求职过程中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招聘单位需要从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当中挑出心仪的应聘者,一份出色的简历无疑会给应聘者增加很多成功的筹码,因此,少部分毕业生在简历内容上弄虚作假,夸大其词,为的就是从竞聘者当中能够脱颖而出,从而为自己谋取一份满意的工作。高职毕业生在简历方面注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编造学生干部身份,二是在个人特长方面存在夸大表述(见图2)。

图2 简历注水的情况统计

2.2 伪造证书

荣誉证书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在校的阶段性学习、参加社会活动情况,大多数招聘单位在选拔人才时也会着重参考学生所获奖励,在对3所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调查当中不难发现,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几方面学生作假比较严重。

2.3 毁约频繁

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就业面窄、就业机会少等原因,随意毁约与频繁跳槽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时有发生,由于家庭、生活的压力以及在就业市场上的被动地位,一份心仪的工作由于个人理解、认识的不同,标准也在不停改变,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家人朋友的观点也是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失信的主要因素[3]。

2014—2019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部分学生能够从当前严峻的形势中预判就业的难度,在就业的过程中,值得肯定的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逐渐从传统的就业观念中得以解放,高职院校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号召也给学生指明了方向[4]。然而,不少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最终频繁更换工作。这一现象也被社会各界谑称为“大学生跳槽的三年之痒”(见图3),通过对132名高职毕业生(最终有效数据为107名)的3年工作调研不难发现,工作一年后的学生跳槽率最高,学生毕业后的3年内,超过60%的学生在两家(及以上)的单位工作过(见图4)。

图3 毕业3年内学生跳槽的时限分布

图4 毕业3年内频繁更换单位的情况统计

3 全过程教育的就业指导机制建设

3.1 建立德技并重的就业指导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强调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重要性,这一重要观点为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思想引领和诚信教育相辅相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诚信体系建设的前提,目标明确才能树立远大理想,只有将思想引领作为核心教育内容,才能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诚信就业意识。作为应用型专业人才,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激他们实现“德技并重”目标的先决条件,思想引领是诚信体系建设的先决条件,只有坚持以自身建设为基础,才能实现“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美融合。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一样,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和政治使命,作为应用技术型的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对学生重视专业实践教育,更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引领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才会从思想信念上遵守相关规则,才会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恪守信用准则。

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标签和特征,这也是生存和发展的两个必备条件[5]。倘若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特有的优良传统,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对于即将走上社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职学生而言,培育其中华民族精神就成为高职学校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充分发挥二者相互叠加的优势,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高职院校需要探索适合自身需求的诚信就业指导机制,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需要提前介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开发职业生涯指导、规划类的相关课程,从学生进校开始,分层次、分类别的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课程辅导[7]。诚信教育的受众广泛,但具体的教育方式因人而异,良好的家庭教育、风清气正的外部环境对学生个体影响很大,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教育方式,依靠心理学教育,借助新媒体手段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筛选并形成大数据,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引入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教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行个性教育。

3.2 建立供给侧改革与专业发展融合的市场机制

供给侧改革尽管是一项涉及经济发展的改革活动,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规模以及师资力量从宏观上结合供给侧改革,专业的发展需要充分结合市场需求,专业内容、授课方式紧密围绕新时代的要求。

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并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社会上的岗位不足,纵观各大高职院校以及各个专场招聘会的学生人数和岗位比,不难发现,很多时候都是岗位需求数大于应聘学生数,用人单位对人才向来都是求贤若渴,但目前的形势并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供求关系[6]。因此,建立有效的市场融合机制,有利于把握用人单位对学生、岗位、专业的需求,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这才能为高校合理设置专业,调整人才培养过程,最终促进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3.3 建立实训实践与就业工作联动的跟踪机制

实训实践是对高职学生入学以后理论知识的检验与巩固,实训实践一方面让学生借助专业知识在实践项目上进行应用,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亲”,在实践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用人单位的产业规模、基本待遇,从宏观上理解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从微观层面则可以让高职学生更为理性的选择自己所想要的岗位。

实训实践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是学生提前了解就业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直接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待实践结束返校之后,大部分学生会按照学校要求如期完成毕业设计和答辩,随后等待入职,但少部分学生如果有好的机会可能随时重新选择新的公司和岗位。针对当前现状,作为全过程教育的实施主体,高职院校需要实现主体联动,加强专业教师、班主任、就业指导教师三者之间的配合,帮助学生从专业、人生、就业3个方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明确工作单位之后,实施主体还需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跟踪学生就业情况,尽量将学生“骑驴找马”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从学校、学院的层面多开展诚信就业教育[8]。学生进入到相关企业,高职院校还需和企业保持联系,对学生宣贯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归属感,帮助学生尽快融入企业[9]。

4 结语

实训实践可以最大化地避免就业资源的浪费,就业跟踪联动机制背景下的供给侧研究有利于科学的把握高职学生的就业规律,探索二者的协同作用,建立联动机制,对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可以提前打“预防针”,供给侧的介入研究是用客观的视角,理性的指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期望值的实训实践单位,最终,通过彼此的“过渡适应”,实现相互的认可。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技能型人才资源,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将高职学生的思想引领教育和诚信体系建设联系起来,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根本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学习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和今后的发展走向,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对于个人健康成长有重要帮助,而且对于我国产业的兴旺发达也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层面需要加大思想引领教育,根据市场需求,有目标、分阶段的设置和发展专业。供给侧改革是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的重要手段,就业跟踪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的是优化、改进、完善作用,只有实现综合分析、教学改进、就业跟踪、实践完善的全过程育人模式,才能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猜你喜欢

诚信毕业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伤心的毕业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