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1-01-16张佳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与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入手,从完善制度、开展学习与志愿培训、重视基地建设、服务内容与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服务领域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志愿服务是公民个人基于道义、信念、良知、爱心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的一种公益性服務[1]。高校是青年学生的聚集地,如何将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引领广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1.高校缺乏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高校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从志愿服务的角度上,缺乏相应的条例制度对服务活动的组织、开展、宣传、总结进行程序化的说明与规范。从志愿者的角度上,缺乏选拔机制、培训方案、鼓励政策与权益维护。从受助者的角度上,缺乏后续回访机制与服务质量反馈渠道。
2.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存在不稳定性
高校青年学生的流动性导致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使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能够保持新生力量与思维方式的介入,促进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发展。但新服务项目的探索易导致原有项目的缓滞,不利于服务项目的长期建设与经验积累。
3.青年学生对志愿精神缺乏深入理解
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积极态度;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形式[2]。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利他型志愿者,具有强烈的奉献意识与志愿精神,希望通过志愿活动为他人与社会提供帮助。二是兼顾利他与利己型志愿者,希望在帮助他人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三是利己型志愿者,只有在自己会有所得的基础上,才会参与志愿服务。四是漠不关心型,对志愿服务不了解、不关心、不参与。
二、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
1.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搭建实践平台
树立正确三观对青年学生个性品质的塑造与行为能力的约束、人生目标的确立与人生道路的选择、客观事物的认知与人生价值的抉择有重要的意义。三观的树立会随着青年学生的躬行实践不断的更新、完善与优化。目前青年学生的三观教育,虽然贯穿于求学过程,但主要表现为施教者单项输出式的理论讲授与案例介绍和受教者缺乏体验式的被动接受与盲目跟随。志愿服务为青年学生躬身实践搭建平台,使青年学生在奉献社会、团结友爱、互助进步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得到他人肯定的基础上实现了自我肯定,为正确三观的树立奠定了实践基础。
2.促进青年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
青年志愿组织是志愿服务的发起者与组织者,它是由自愿贡献时间与精力,不计任何报酬,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公益性组织。它强调的是志愿组织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志愿者之间的团队协作,它为青年学生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搭建了平台。与此同时,青年学生通过参与服务工作,有助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促进知识与技能的现实运用。当遇到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具体问题时,促进青年学生通过翻阅书籍、上网咨询与交流借鉴等方式,深入学习与探讨,不断增加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青年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增加了与社会各阶层人士交流接触的机会,面对不同群体的诉求与质疑,有利于开展抗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1.完善制度,确保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规范性。
制度是确保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它为体系建设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提供了条例支撑,为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了解决依据,在推动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志愿组织工作规范》《志愿基地管理办法》《志愿者工作手册》,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办法。通过建立《志愿者选拔程序与注册制度》《志愿者工作职责与权益保护》,规范志愿者招募条件与登记办法,明确志愿者服务范畴与自身权益。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工作流程与工作记录》《志愿服务回访制度与反馈机制》,完善志愿工作的总结与存档。通过建立《志愿组织考核办法》《优秀志愿者评选办法》,选树志愿服务优秀典范。
2.开展学习与志愿培训,增进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性。
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究其原因是对志愿服务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青年因为追赶潮流参与志愿服务,当工作进展顺利时,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同时也体会到了奉献友爱的快乐,这会促使他们继续尝试服务工作。但是,当服务时间、服务强度、服务环境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设想,又或者在服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瓶颈问题时,会使他们的服务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放弃服务工作。在青年志愿者中开展学习与志愿培训,帮助青年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学习志愿精神,树立敬业观念、掌握服务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开设心理调适,通过青年志愿者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增进志愿体系建设的专业性。
3.重视基地建设,促进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性。
志愿服务基地为青年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稳定场所,为服务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衡量志愿服务的质量与成效提供了考核依据。从基地建设的形式上,可分为校内志愿服务基地与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它将志愿服务的范围由在校大学生扩展至社会各阶层,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受助群体。从基地建设的内容上,可分为服务类、教育类、公益类、环保类等多种类别,它将志愿服务的内容更加项目化与精细化,有利于打造志愿服务专项品牌。从基地建设的规划上,可分为长期建设型与短期时效性,志愿者可针对可持续发展项目与基地临时性服务项目,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
4.服务内容与问题导向紧密结合,提高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性。
要提高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必须坚持以问题导向为原则开展志愿服务,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受助群体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志愿服务。要通过建立回访机制与信息反馈渠道,收集受助群体在接受帮助的过程中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拿出整改方案,完善与优化服务内容,使服务工作得到受助群体的欢迎与认可,并通过总结积累经验,为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帮助,真正达到使受助群体受益的目的,从而促进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性。
5.服务领域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性。
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要注重提升服务意识、凸显服务功能、强化服务理念,更要注重服务体系中主客体的共同受益。从服务主体的角度上,要将志愿服务与志愿者的成长发展紧密结合,使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有体会、有收获、有思考、有反馈,深入领会志愿精神,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从服务客体的角度上,要突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与技能性,提高受助群体的服务质量。通过服务领域与学科建设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促进青年学生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进步,创新服务内容,扩展服务项目,达到志愿服务的主客体共同受益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1,(3).
[2]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5.
(作者简介:张佳,硕士研究生,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