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言志

2021-01-1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诗言志咏梅子路

内容介绍

“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意思是说,诗歌创作要能够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或情感、志趣,强调诗是对人内在思想感情的表现。朱自清在《诗言志辨·序》中称这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对后来的文论诗论有着长久的影响。

精品展示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读感悟

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曹操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登过的碣石山,通过描写观海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宏伟的抱负和广阔的胸襟。山河的壮丽景色,激起了诗人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他将自己的爱国热情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自己的壮志豪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诗人感情发展的高潮。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读感悟

《蜀相》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抒发了对自己艰难现状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读感悟

这首词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陸游一生酷爱梅花,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象征。《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抗争精神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写照。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赏读感悟

在此曲中,作者托情于燕,抒历史兴亡之叹。燕子有迁徙的习性,秋天飞往南方,春暖花开时再返回北方。诗人用燕子的来去喻示时间的流逝,赋予燕子人的视角:燕子喃喃细语,忙碌争飞,似乎在寻找王谢繁华旧迹,诉说人间兴亡之事。全曲紧扣咏燕来怀古,立意新颖,婉转曲折。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赏读感悟

这首诗写于闻一多自美国留学归来,返抵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后不久。诗人用愤怒的笔调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呼唤“咱们的中国”,表达对理想中的中国的追求和赞颂。诗中大量运用了隐喻手法,以“火”隐喻民主革命,用“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用“霹雳”隐喻民主革命的声威和力量,表现了民众不满、反抗的情绪以及反动统治者对民主革命的惧怕和镇压。此外,全诗还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了主题,表现出高昂自信的激情。

文化链接

诗言志

◎鲍鹏山

《论语·先进》篇最后一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述了孔子和他几个弟子的一次“群聊”。

孔子先开口:“你们平时总是说:‘人家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赏识你们,你们以什么成绩来证明自己呢?”子路率尔而对,冉有、公西华谨慎而答,他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政治志向和才能。只有曾晳不慌不忙地鼓瑟,一曲结束后,才站起身来,回答说:“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不同。”

他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既无“政绩”,也无“志向”,但是,这是多么优美的生活啊!

如果说子路等三人的语言是应用文,曾晳的语言就是诗歌。同样是谈“志”,子路三人的“志”在物境里:他们疏忽了,孔子深深隐藏的真苦痛乃是“不吾知也!”——让我们痛苦的,不是我们自己没有志向与才能,而是我们徒有志向才能却只能看着世界沉沦。而曾晳的“志”在意境中。物境中的“志”不免累于物,受制于物,而常有掣肘之困;而意境中的“志”才可以“物物而不物于物”,周行而不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诗言志”是我们传统诗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诗以言志”,《庄子·天下》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诗”来言我们的“志”呢?

我的回答是: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志”有些弹性,尤其是在面对现实坚壁时,能转个弯,不至于撞墙。

当“志”中有了“诗”时,“志”就由质实变得空灵,由坚硬变得柔软,由单向变得多元。这不是“志”的改变,而是“志”的回旋与柔韧——有此回旋与柔韧,方可以皎皎不污,峣峣不折,方可以“大而化之”(《孟子·尽心下》)!

我们知道,物之“弹性”是物的记忆:物的弹性越强,说明它的记忆力越强,受压变形后回到原状的意志力也越强。

人的志向亦然:弹性大的志向,才能“久要不忘”(《论语·宪问》),而让我们的“志”具有弹性的东西,非诗歌莫属,非我们心中的诗意莫属。

(摘编自《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诗言志咏梅子路
郑 磊
浅述“水洗(刻绘咏梅)”的创作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张咏梅锦鸡坪就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点绛唇·咏梅月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诗言志”和“摹仿说”
中国诗学的家国情怀
诗缘情与诗言志的综合治疗——昌耀《内陆高迥》诗疗解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