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挑细选,巧用论据

2021-01-1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29期
关键词:知足者论据事例

范本呈现

勤勉多岁月

◎陈 凌

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给任何人多一分,也不会给任何人少一秒;但时间也是有偏向的,惜时如金者往往会得到时间的奖励,虚掷光阴者则会徒留怅然。所谓“勤勉多岁月”,或许并不是说勤勉之人就能在人生中额外多一些时间,而是说把点滴时间用在有意义的地方,能让时间更加充实。当别人犹豫不前的时候,你已经在行动;当别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你已经在学习充电;当别人选择放弃的时候,你依然在坚持……面对恒定流动的时间,不同的选择会被赋予不同的人生意义。

当然,勤勉恐怕并不简单地等于“让自己忙碌起来”。李大钊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只顾着把时间填满,却“只见动作,不见前进”,那只会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从来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却往往无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实,在不弃微末中收获成长。

勤勉不仅是一种时间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为了“阐旧邦以辅新命”,冯友兰在85岁高龄时仍笔耕不辍,决心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历时10年,终于完成这部皇皇巨著;李云鹤23岁进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有60多年,依然耕耘不歇,至今已修复了4000多平方米壁画、500多身彩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果说时间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实现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以梦想为帆,以勤勉作桨,百事可做,百业可成。

有人会问,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终忙忙碌碌,连偶尔驻足休息都不需要?当然不是如此。忙不胜忙绝非人生的必然选择,从容应对才是更好的态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一种健康的生活,也必然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的。我们既需要有和时间赛跑的精神状态,也需要有一种能看看身边风景的淡定从容。勤勉既不是盲目地忙,也不是始终忙忙碌碌,而是以有限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之事,是通过赋予时间以效率,从而走在时间前面。事实上,也只有善于做时间的主人,才能让自己有更多主动的选择,最终收获收放自如的人生。这也恰恰是“勤勉多岁月”的题中应有之义。

壮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邓拓在《生命的三分之一》中说:“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惜时如金,勤勉如牛,相信这样的人生自有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28日,有删改)

技法鉴赏

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鲜明的论点之外,还要有恰当的论据。只有运用恰当的论据进行充分论述,才能有力地证明议论文的观点。所以,我们在掌握丰富素材的同时,还要善于挑选论据。

那么,如何才能选取最恰当的论据呢?

1.真实性原则

论据要真实可信,道理论证不能胡编乱造或张冠李戴;道听途说、主观臆测的故事也不能用作事例论据。特别是作为论据的事例中的人名、国籍、年代、出处等,都要准确无误。

2.一致性原则

在选择素材时,要弄清素材的侧重点,正确把握素材的中心,选择与观点一致的内容作为论据。

素材可以论证的观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元的。我们在选择论据时,要注意素材与观点的一致性。特别是有些素材,看起来都是一个主题,可细细体会,会发现它们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如果用它们来证明同一个观点,就好比拉车时力不往一处使,劲不往一处拧,怎么能拉得动呢?论证自然也就事倍功半了。因此,考生必须对掌握的素材进行辨析、筛选,选用那些方向一致的素材作为论据。

3.新颖性原则

选择论据,自然要挑选自己熟悉的材料。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必然难以驾驭。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论据也要“与时俱进”,不然作文就会缺乏新鲜感。在上文中,作者没有选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而是选择了李大钊、邓拓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冯友兰、李云鹤的故事作为事例论据,这些人物并不陌生,但素材都比较新颖,能使文章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学以致用

不知足者常乐

◎吴相楠

倘若留恋于大山的巍峨壮美,我们就会错失大海,那是另一番浩瀚壮阔的景致。

倘若留恋于大海的波澜壮阔,我们就会错失大漠,那广袤无垠的沙海更震撼人心。

倘若留恋于大漠的黄沙热浪,我们就会错失森林,我们将无法领略森林的深邃之美。

不知足,方能领略人生之美,收获更多快乐。

汪国真说:“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科学家若满足于当前的成就,就没有动力探索更高深的科学知识;建筑师若满足于建设简单的平房,就无法得到建设高楼大厦的机会;运动员若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荣誉,就无法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发起挑战……约旦河奔流不息,湖泊对它说,像我一样留下来吧,这里有柔美的阳光。约旦河拒绝了,唱着欢歌向前奔去。多年后,约旦河依旧奔腾不止,而湖泊因为逗留太久,已无法汇入海洋,于是人们给它取名死海。“生命在于运动。”如果生命因“知足”而停止运动,大地将一片死寂。可见,不知足者才能常乐。

物尚如此,何况是人?人能获得多大的成就,不仅在于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一颗不知足的心,才有向上的动力,才能取得成功、收获快乐。

施瓦辛格就是一个永不止息、不断拼搏的人。他早年是著名的健美先生,健壮的肌肉为他带来了许多关注。但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好莱坞。在影视上创造了辉煌成就后,他仍不知足,“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政治家。正是因为“不知足”,他才有了不断拼搏的动力。如果他总是安于现状,又如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功?

孔雀满足于自己美丽的尾巴,不再锻炼飞行的能力,失去了翱翔蓝天的机会;方仲永满足于天才的光环,不求进取,终成庸才。可见,不知足才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不甘于现状,方可拥抱更美好的明天,收获更多快乐。

如果你想要在平淡的人生中创造辉煌,收获快乐,那么请你记住:不知足者常乐。

【江西奉新县华林中学九年级(7)班,指导教师:王纪金】

点评

作文以三个气势非凡的排比段开头,引出论点:“不知足,方能领略人生之美,收获更多快乐。”考生先后引用汪国真的名言作道理论证,用约旦河和死海的现状作对比论证,还列举了施瓦辛格的事例来论证,论据多样,主次分明,既使作文内容充实丰富,也使论点更加鲜明突出。作文结尾再次运用孔雀丧失飞行能力和方仲永沦为平庸之辈的事例,作为反面論据来证明观点,增强了作文的说服力。

猜你喜欢

知足者论据事例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恰当使用论据
“足”与“乐”间没有等号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