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2021-01-15杨立涛
杨立涛
摘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而为人”,为己、为他、为家、为国必有责任和担当。小学阶段是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期,目前农村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努力培养孩子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认知感、责任感、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从小培养学生爱生活、爱社会、爱国家,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这样才能为社会送上一个人格健全、习惯良好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或失败,这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无所不及。”社会责任感是一种自觉的公民意识行为,既平常又简单,但是“重于泰山”。不管是“择邻而居”还是“卧冰求鱼”,哪怕是最小的、最平凡的一件事,却深深表达了大道至简的真谛。我们感恩亲人,“长者先,幼者后”;我们信守承诺“凡出言,信为先”;我们懂得珍惜时间“老易至,惜此时”。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形势依然比较严峻,特别是资源化不强,资料化不够,专业人才紧缺以及教育理念陈旧,这些都给农村的教育带来一定的障碍。而且农村家庭的复杂化、单亲化、留守集中化也给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磕绊。很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很少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样家庭的孩子社会责任心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生活习惯不良,不遵守社会道德等。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在孩子的童年时代就要培养他们爱社会、爱生活、爱国家、爱世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这样才能为社会送上一个人格健全、习惯良好的有用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任重道远。在立足农村基本特征及我校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抓住课堂教育主阵地”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要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契机,充分挖掘各学科(特别是语文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教育,找准教材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结合点,因势利导,适时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例如语文阅读文本中就大量呈现了关于“社会责任”的文章,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在感知、感受、感动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对学生来说,课程的渗透与延伸是责任心培养的最好途径。
二、“INTERNET你我他”策略
互联网是现代生活的重要标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极其重要,在资源共享和大数据的氛围下,信息科技早已成为“一株独秀”,我们终究要承认在娱乐中的学习效率大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融入时尚化、多元化元素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校的“互联网资源”,在平台上推出“周周好人帮”、“天天新鲜事”、“社会公益行”等小主题活动和学生互动。让孩子业余时间放下游戏投入到本校网站平台的“家园”,在娱乐中培养“争做社会好心人”的责任感。还让大家把“暖心事、感人事、好人好事”用视频记录下来,上传本校网站,以供同学们相互之间欣赏、学习、借鉴。
三、“开展活动,践责尽责”策略
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责任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和情境中践行社会责任,尤其是在特殊社会大背景下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责任空间,完成多方面角色责任,使学生养成全面的责任意识,具有多样的责任体验。具体为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主题队会活动、举行手抄报比赛活动、开展“我是优秀小公民”征文活动、举行演讲比赛活动等;在社会实践中开展“我是卫生小卫士”村屯志愿者捡拾白色垃圾活动、开展“走进孤寡老人”爱老敬老活动、开展“让爱心飞扬”捐款捐物助学活动等。
四、“亲人手拉手,帮扶村里行”策略
在農村小学生中,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校、家、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不孤单、不自闭。单亲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普遍缺失礼貌和道德观,也有很多孩子自我主观性强、对集体漠视、对同学淡薄。采取“手拉手”活动,一帮一,一帮二,一帮多,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范围内,让小伙伴打开心扉,用温暖和实际行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扶本村同学。特别是在2020年“非常之年”,当大家寝食难安的时候,“手拉手”更是体现它的价值,大家极力做好防护宣传事项,把安全卫生知识普及到周边,普及到每家每户。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中,一个个“小身影”彰显人格魅力,让人们感到“封村不封心、冷冬不冷言”。
五、“小主人,大主宰”策略
以个人为中心,以集体为向导,以家庭为主,以学校为辅,以独立担当为标,以善始善终为本,实行以月为单位的“角色互换”,让学生与教师互换身份,与教导主任互换身份,与校长互换身份,与父母互换身份,与承当社会责任的各个行业叔叔阿姨互换身份,从不同的身份出发,让学生理解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责任感。本着“小标准,大乾坤”的原则,在趣味中实实在在的体验我是“小主人”我该怎么做,我该做什么。
“小主人,大主宰”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学会承担、学会照顾,建立健全人格,也会在互换角色中建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结束语:责任感是学生做人之本,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而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社会责任感培养只单单依靠学校教育是力所不及的,还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农村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