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技术的影响
2021-01-15石婧萱
石婧萱
通过查阅国内外核心力量对网球专项影响的相关文章,综述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技术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1)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能力结合不紧密;(2)核心力量对网球技术影响的测评系统建议使用ITN结合其他类型测试,使测试结果更有针对性。
1 前言
网球是一项需要将身体肌肉的力量和球拍击球时候的力量完美结合起来的运动,除了需要良好的球感和手感,核心力量素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强大的核心力量能够使身体做动作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使肌肉连接起来形成动力链,核心力量的提高能提升动力链的力量传导,使身体肌肉的力量更好的与球相结合。
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核心要素包括快速力量、快速力量耐力、核心力量,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核心力量进行综述与分析。
2 主题
2.1 核心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核心稳定性是人体脊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理论,主要应用在人体康复领域。核心力量的概念源于核心稳定性,而核心稳定性是源于脊柱稳定性。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HOLDSWORTH提出了“二柱理论”,即前柱和后柱,是研究脊柱稳定性和脊柱结构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DENIS创立了关于脊柱稳定性的“三柱理论”,即前柱、中柱和后柱。1985年PANJABI提出了脊柱稳定性的概念,他认为此概念包括三个系统,即被动脊椎骨、主动脊柱肌肉和神经控制单元,基于此,1992年核心稳定性概念和“三亚系模型”也被PANJABI提出。在21世纪初,运动医学专家WILLSON等人提出了人体核心是由腰、骨盆和髋关节的肌肉组织组成预防脊柱弯曲等损伤的肌群,提高脊柱的平衡能力。竞技体育中的核心稳定性概念是在2006年由KIBLER提出,他认为核心稳定性具有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三个功能,在这之前此概念都应用于运动损伤和康复领域。2012年韩春远提出“四亚系模型”,认为核心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神經、肌肉、骨骼以及呼吸四个子系统之间的共同协作,不同专项核心区域的范围可能扩大。
2.2 核心肌群概念的界定
网球运动是上肢和下肢协调发力的运动,在快速移动和发力击球中需要强大的核心肌群的支撑并起着重要作用。王卫星指出核心区域范围是肩部以下,髋关节以上,包含脊柱、骨盆以及周围区域的29块肌肉。李传兵则将网球项目所需的核心力量肌群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腰膈部-盆髋部-大腿部区域的肌群,腰膈部主要包含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腹横肌、背阔肌、竖脊肌和横膈肌;盆髋部主要包括骼腰肌、腰小肌、臀肌和股方肌;大腿部主要包含股直肌、缝匠肌、腘绳肌、耻骨肌、长收肌和大收肌。邓万金认为核心力量就是在运动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身体的平衡,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稳定脊柱和骨盆,提高运动时核心区域的力量通过四肢释放的肌群,包含胸的中部到大腿中部,包括正、侧和后面。
不同学者对核心区域的概念有细微不同的界定,但大体区域相差不大,因此本研究认为网球运动员的核心肌群范围是构成肩部以下,膝关节以上的包含背部、腰腹部和骨盆起止点相连的所有肌群;核心肌群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是能在运动中稳定躯干平衡,连接上下肢力量传输的纽带。
2.3 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技术的影响
关于核心力量对网球技术的影响大部分研究是将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对比进行试验研究;有一些是核心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进行对比的试验研究;还有一些研究是将在稳定和不稳定平面上的核心力量训练进行对比的研究。
谢洪英指出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核心力量训练强调与运动专项结合的更加紧密,训练时基本没有稳定的界面支撑,多元化发展肌肉的神经控制能力、肌肉协调用力和动作能力,强化身体的动力链和本体感觉。
2.3.1 核心力量训练对发球技术的影响
发球是网球技术中较为复杂的动作,整个发球动作需要通过身体的三个基本轴的运动来完成,即矢状轴、额状轴和垂直轴。三个轴加神经肌肉的结合与动力链流畅的传导才能发出质量很高的发球。
王昊在研究中得出经过八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发球的球速、成功率和专家的技术评分获得了较大的提升。朱红雨指出在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后,一区和二区发球的内角精准度和发球的总得分有显著提升。赵晓雯指出,右侧前抛实心球和左侧前抛实心球对一区、二区发球的内角和外角的精准度和速度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在训练时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搭配传统阻力训练提高发球准确性的效果会更佳。
综上,发球需要多个肌肉与神经系统的协同配合能力才能将发球表现到极致。因此,身体的动力链显得尤为重要,网球动力链是按照“脚-小腿-膝-大腿-髋-腰-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球拍”方向运行的。而动力链的力量传导又是经过核心区域的加强来提升效果的,因此对网球专项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练习能很好的加强发球的击球效果。
2.3.2 核心力量训练对正反手击球技术的影响
网球运动中正反手击球技术是网球比赛中底线最常用的技术,击球的质量包括击球的精准度、稳定性、球速、变化等。
李林指出核心力量训练能提升网球运动员的专项核心力量,提高正、反手击球效果,包括挥拍速度、击球深度和击球精准度。朱红雨通过实验得出网球运动员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正、反手的无人区后三分之一处深度和第二落点跳进底线后4.87米的双倍得分区效果显著。刘智琛指出,对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对提升各级别的网球运动员正手击球能力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大的制胜效果也有显著影响。
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进行训练时,技术训练与体能训练各占一半。在运动员想达到更高水平时,要通过加强相关的体能训练来提高技术。所以教练员想要提升运动员的正、反手的稳定性或者力量时,要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心肌群训练。用科研理论和自己的带训经验,探寻核心力量训练与网球专项结合的更好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技术。
2.3.3 核心力量训练对截击技术的影响
在网前截击技术方面,樊云指出在对网球运动员进行核心训练搭配阻力训练,通过ITN测试可得出,该训练能显著提升网前截击的深度。朱红雨指出,通过对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正、反手截击的深度和第二落点进球区域有显著提升。
由于网前截击缩短了网球的飞行距离,需要稳定的身体姿态和反应速度,且网前截击面对的是快速来球,要依靠身体核心肌群的力量回球。说明核心肌群的训练能够提升截击的深度和速度。
2.4 国外关于核心对网球技术的影响
Genevois等人指出正手速度的提高与核心旋转力量和身体垂直稳定性有密切关系,建议加强这两方面的力量来提高正手击球的球速。Fatih GÜR通过对8-14岁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12周的核心训练得出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可以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在网球运动员的选材中,平衡素质和灵敏素质是选材指标的重要组成要素。Bashir Syed Fozia等人指出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能够对平衡性和敏捷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提高运动成绩。Chow等人对上旋发球、平击发球和侧旋发球中用到的躯干肌肉进行了肌电测试,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腰椎竖脊肌等。三种发球方式对这些肌肉的激活没有明显差异,上旋发球较其他两种发球用到的腹部肌肉更加活跃,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相较于腹内斜肌和腰椎竖脊肌的激活差异更明显,并且与下背部肌肉同时激活可能有助于稳定腰椎和发球的背弓挥拍
通过查阅外文文献发现关于核心力量对网球技术影响的文章不多,多数是测试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击球球速的研究,可能是由于核心力量训练对于网球技术测试没有一个系统的测试指标導致关于核心力量对网球技术影响的相关文献不多。
2.5 关节养护性力量训练
伤病是影响运动员运动生涯长短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训练时要积极做好伤病的预防和伤病后的恢复。韩春远等学者认为养护性力量是核心力量训练中核心稳定性力量中的一种,也包括动态稳定性力量和静态稳定性力量。赵佳在研究中指出本体感受功能近年来在网球伤病预防与伤病后康复是新的着眼点。
在运动中,由于需要发力的肌肉力量达不到就产生了其他肌肉的代偿发力,造成伤病或动作技术变形,因此关节养护性力量训练能加强核心稳定性力量,减少伤病的发生,是必不可少的。
3 结论
传统力量训练是力量练习的基础,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础。这些研究结论说明了使用核心力量训练搭配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效果会更加显著。国外研究核心力量与网球技术文献较少,更多核心力量相关的文章是研究关于提高身体能力和肌肉质量的,并不是针对网球技术,本人猜测可能是因为关于核心力量训练对网球技术的测评手段不完善,通过ITN测试很难论证其有效性,干扰因素较多,传统力量和技术训练一样可以提高ITN的成绩,区分核心力量训练还是传统力量训练对网球技术的提高起的作用是有待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现核心力量训练研究与专项结合并不密切,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出一套系统的网球专项运动员核心肌群的训练方法。现在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测评系统,而是采用ITN来评价,它并不能准确的反映核心肌群提高力量而提高网球技术。本研究建议,今后可以研究出与ITN测试相结合的测评方法,例如肌电图、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等测试方法,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核心力量素质对于网球技术的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