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可行性
2021-01-15李宁
李宁
摘要:在国内,建设相关政府部门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对生产安全监管的执法主体,在日常运行中,由于行政部门专业范畴不对称,因此行政部门通常采用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委托相关专业单位进行负责。随着我国建设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不断增加,且对其进行惩罚的效率有所欠缺,因此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依然是一个亟待处理的问题。根据集成管理理论和思想,将质量和安全进行资源整合的方式,对施工中的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进行集成管理,是一条合理且高效的途径。
关键词: 质量管理;安全监督;集成管理
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实用性和投资效果,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个质量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一旦投入使用,就会给使用它的用户造成安全隐患、质量威胁,就会损害公众的利益。质量低劣的建筑工程,有的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更为严重的是导致建筑物的倒塌。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一旦发生建筑物的倒塌事件,就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影响到公共利益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对其进行集合管理,能够高效的保障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
一、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础
1、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是集成和集成管理思想在建设工程监督领域的应用,符合集成和集成管理思想的一般原则。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对象是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系统的集成活动,两个互异的监督系统之间的相容和互补是监督集成管理的重要条件,通过整合质量和安全监督资源,实现监督效率的倍增。
结合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的基本制度,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涵义可以表述为,运用集成管理的思想,将质量监督系统和安全监督系统集成化为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系统。通过整合现有的监督资源,保证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之间完整的内部联系,促进质量和安全监督功能匹配、优势互补、流程重组、知识共享,从而使得新产生的监督系统整体功效倍增。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除了具备集成和集成管理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组织集成是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运作的机制保障,不同的监督集成组织结构直接影响着监督集成管理的效应与水平。界面是组织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一种状态,在集成管理中它是集成要素间的衔接关系,产生于专业分工、目标差异、信息粘滞等复杂因素。质量与安全监督组织集成就是要形成一个共同的组织,并有机地协调好组织与组织之间、监督人员之间的界面状态。
(2)质量与安全监督过程集成是监督机构完成其监督业务、履行监督职能、改善监督业绩的重点。实现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基本要素是管理流程,其核心是对以前的监督管理流程重新审视并进行彻底的重组改造,以求得根本性的成本、质量、服务等绩效的提高。
(3)知识集成是实现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内在驱动力,是监督效率不断提高的关键。知识集成就是建立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组织和知识集成平台,促进知识和信息交流共享,培养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能力,使每个监督人员在最大限度上贡献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高效、优质地完成监督任务。
2、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系统
监督集成组织实际承担着施工阶段全过程的质量与安全监督任务,包括对监督工作的组织、监督计划和方案的制定、监督工作的实施和控制、监督工作的动态分析等。
(1)组织管理。组织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监督机构内部的科室设置、监督小组的组成和监督任务的指派。监督机构内部科室设置不同,监督集成管理的效果也会有差异,质量和安全监督科室分开设置,监督界面将存在于科室之间,将质量和安全监督设于同一个科室,监督界面将存在于科室之内; 监督小组的人员构成对监督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明显,采取不同工程监督负责人的合作方式,有助于增强监督人员的责任感,促进监督集成管理效率的提高;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指派合适的监督负责人是实施监督集成管理的重要保证。
(2)制定监督工作方案。监督工作方案是监督负责人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难度、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等情况和因素编制的,是监督小组实施监督工作的依据,同时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监督方案做出调整。
(3)監督实施和控制。监督实施是指监督机构及监督人员依据监督方案对工程开工到工程竣工这一阶段所实施的具体的监督检查工作,包括对相关责任主体履行法律法规等行为的检查和实体质量及安全的检查。监督控制是监督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进行处理,使相关责任单位受到惩戒,从而认真履行其责任和义务,使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处于受控状态。
(4)监督动态分析。监督机构要定期对所监督区域内的质量与安全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明确监督机构下一步的监管重点,同时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
二、传统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建设单位并没有成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局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处(简称建管处)作为建设局内部的一个科室,不仅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还对质量监督站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由于建管处人员有限和缺乏专业的安全监督人才,其工作多局限于文明工地的评审、上级交代的临时性工作,安全事故的处理和上报等,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并没有真正展开。而质量监督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人员、技术、设备、监督方式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由于建设局没有将安全监督的职能委托给质量监督机和质量监督机构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使得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几乎处于无人监管的局面。
2、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不充分
由于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状态而形成的强大惯性,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开始对安全监督工作很不配合,对安全监督科室签发的整改通知书不理不睬,强行继续施工。由于行政执法的难度很大,部分安全监督人员最后不得不采取“野蛮”措施,用链锁将塔吊等起重机械锁住,阻止具有安全隐患的工程进一步施工,要求相关责任单位履行相应的安全义务。虽然这种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监督效率太低,并且还容易激化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矛盾,给监督工作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三、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组织机构
质量监督机制以质量监督机构为主体,监理和检测单位为技术支持,社会全员参与监督的机制,在新常态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应处于核心地位,统领其余三个体系。质量监督机制本身包含三个方面,即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
(1)政府监督
政府监督是首要的监督内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虽然不是建筑市场的主体,不承担工程质量责任而承担监管责任,他们的基本职能是执法,更多的是对各方建设责任主体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政府监督应当侧重宏观监督,通过对质量体系的宏观监督,达到对质量行为的控制;通过对质量行为的系统把控,达到对产品质量的宏观掌握。所以其主要重心应放在监督制度的构建上。制度主要包括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工程质量检举、控告、投诉制度、信用制度、建设档案制度等。
(2)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政府监督的重要补充。可通过加强舆论监督、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单位独立性和增加工程咨询单位在社会监督中的比重等方式保障社会监督。尤其注重拓宽舆论监督渠道,优化电视、电台、微信、微博等多媒体监督通道和举报平台,保证执法透明化并及时公开举报进度。
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是站在国家和公众利益的立场上,工程质量水平高低、优劣、执法力度的大小,将通过工程实体反映出来,必将直接受到社会舆论的监督。社会舆论导向不应当影响质监机构偏离执法原则,但应充分考虑其合理因素,通过内省,改进工作,提高执法水平,从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同时舆论监督的通道要与时俱进,比如增加微信、微博、BBS等网络新媒体即时监督通道,优化报刊、电视、电台监督通道,公开质量公众举报平台,及时公示社会举报处理进度和处理结果。
加强检测单位的社会性和独立性,通过政府采购形式采购其检测服务,通过充分竞争加强检测行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逐步增加工程咨询单位在社会监督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其独立的第三方的社会监督角色,以提供专业工程咨询服务,提升工程质量和品质。
加强监理单位的社会监督的独立性,使其尽量少受业主的影响,客观评价和监督工程质量。比如引进第三方招标和监理服务质量评价机构。
(3)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体现了质量监督的最佳成效。通过建立公益性质的行业协会,对参建单位进行行业信用评价,推进并完善公路行业信用评价相关方面的建设,增强诚信意识。鼓励行业协会或者社会中介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进行信用评价行为,开放信用评价市场,通过档案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个人电子诚信档案等方式激励、惩戒参建单位。同时公开信息,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配合,为其提供参考信息与凭证。
其中,通过以下措施加强信用评价体系建设:
(l)合同备案制。
(2)参建主体的契约信用评价。
(3)鼓励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第三方信用评价,以市场方式承担信用档案建立、信息征集、评价、发布和咨询。
(4)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5)建立信息曝光及质量举报机制,通过行政监管、社会监管相结合,强化信用评价管理。
(6)建立个人信用电子档案。
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诚信意识建设:
(l)通过优质工程的评奖评优,对工程质量标杆示范引领。
(2)通过优秀个人的表彰,提高行业内从业人员的质量行为品质。
3、加强技术支持
首先可以将业务办理程序进行规范,保证每一步骤按要求设计为一环扣一环,如材料抽检的封条引用了二维码做为二次盲样处理的主要手段,仅用扫描枪一扫二维码就可传递大量的材料信息,并把大量的人工编二次盲样码、找对、后期试验结果与标准校核等大量的工作交给了后台做自动数据处理,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规范、严格了业务办理,完善的流程设计从根本上避免了工作人员操作出错及违规办理的情况,还有利于监督人员摆脱人情和利益纠葛
其次,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效能,管理信息传递速度快,存贮量大,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对数据快速归类、分析、汇总,提高了信息的再生能力,同时数据向各管理部门共享并促进沟通交流,使决策者及时掌握有关信息,便于通过对历史信息的分析,形成有效的决策,实现信息数据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有机流动。
4、健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的法律法规
通过深入研究建筑工程相關法律法规,查阅工程建设领域相关资料,来分析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在建筑工程方面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随着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建设单位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在统计各类质量违法行为案件类型与数量时发现,由施工单位引起的违法行为的数量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试验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这与建设单位的纵容密切相关。在参建各方中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基本未被立案调查,没有相关数据,纠其原因有三点:调查取证困难;罚金数额较大,没有自由裁量权,导致执行难度大;且建设单位常常庇佑,助其逃脱法律制裁。法律法规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律的强制性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为此研究建筑工程在法律法规方面现状十分必要,可以更好的补充对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研究。
四、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应用
结语:实施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可以扩大单次监督的范围,减少了对单个项目总的监督次数,单个项目监督所用的总时间也比以前减少了;监督的手段得到了丰富,监督(尤其是安全监督)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其次,由于监督效率的提高,在未增加监督人员的情况下,更好的完成了质量和安全的监督工作,节省了政府的监督成本,更好的完成了政府监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邹其江.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 2015, 13(17):2.
[2]高九次力. 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可行性[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 14(6):2.
[3]姜旭.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集成管理的可行性分析[J]. 科技风, 2018(18):1.